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投诉及帮助: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英网论坛

楼主: cristina_c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闪耀英伦] 【图文】英伦生存纪实——三年的书写,翔实的记载,珍贵的回忆

  [复制链接]
76#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8:25 | 只看该作者
英伦生存纪实之七十三——矛盾的英国人

英国人对别人的冷淡众所周知,一般来说,我个人的感觉是如果我不理某人他绝对不会主动理我,甚至我理了他还以为我在理别人。但这里面也有例外。以前住考文垂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回家门锁突然坏了,从外面拿钥匙死活也开不开。家里没别人,把我和老公冻的跟柿子似的。万般无奈,我们最后从一楼住户的窗户跳进去的。在我们俩对着那个门使劲鼓捣的一个小时里,一个出来遛狗的邻居几次路过这里(我后来甚至都觉得他是故意从这条路走来走去的)都来问我们要不要帮助。这个人基本上每天早上都能正好碰见我们俩骑车去上班,所以知道我们俩不是小偷而是住户。这件事弄的我当时还是挺感动的——虽然他知道自己也帮不了什么忙,总不能帮我们把玻璃砸了,但人家的确来来回回地在急人所急。还有一次,以前的文章也提到了,我做会议的时候一次批量发出的几百封邮寄信件抬头纸里全部写错了一个单词,有好几人专门打电话来通知我这个错误。其实这是跟他们完全没关系的事,可他们宁愿浪费这个时间和钱只是为了来跟我说一声。

英国人尊重别人##被过滤##众所周知,似乎不仅英国,西方人给人的概念都是如此。事实上呢,起码我已经发现我的同事都巨爱看热闹。我们办公室在5层,窗户正冲着一条大马路,外面有点什么刹车声或者哪怕是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呼啸经过,立马就有至少一半儿人跑到窗边去看,简直唯恐天下不乱,并对此还有一个颇为“得体”的解释——如果下面发生事故需要有目击证人啊!其实如果真的发生事故,等他们跑过去看的时候恐怕也就只能目击吵架而已了。联想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Big Brother完全就是靠出卖别人的生活##被过滤##赚钱,极好地证明了从主办方选角儿到收视民众##被过滤##完全就是为了看别人吵架。老公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平时马路上看不见别人吵架”。由此更印证了一个事实——人的好奇心都是一样的,甭管中国外国黑毛黄毛,只不过英国人在表面上装得更道貌岸然一点罢了。


英国人的悠闲众所周知,他们买东西、超市付款、乘车、寄信、取钱、问询什么的不管排多长的队堵多长的车都从没见过一个人露出一点儿焦急的神色来,很多人还能大白天就坐在大街上什么也不干喝茶看人玩儿,也不知道都是靠什么赚钱生活的。然而当他们走路和开车的时候,那个节奏却都是一副动画片里最常见的脑袋周围一圈儿脚的架势,无风三尺土,平地草上飞。于是很想不明白他们死乞白赖抢回了路上这点时间能干吗?就为了接着无聊地坐着度过人生?

英国人的礼貌众所周知,那种绅士客气劲儿甚至让你老觉得不好意思,但有一次我竟然被人当众问到“你在哪儿买衣服”这个问题的时候弄得我实在好不尴尬。那是一同事,男的,冷不丁直接问我你是在女性服装店还是在儿童店买衣服。我能感觉到自己当时脸红得跟中国结一样。我不知道他们对自己国的女人是否也这样说话。不得不承认,面对这种侵犯个人##被过滤##的挑衅性问题,我永远是缺根筋,总是傻乎乎的被他们看热闹。更不要提的是有太多次我听到他们在电话里对人客气的要命,放下电话就骂这是什么bloody woman。于是我可以想像我已经有多少次在跟人语言沟通不畅的时候也被他们在背后bloody过了。

英国的货币最值钱众所周知,人家那GDP一块钱顶人民币15块钱。可是我接触过的英国单位和同事真正工作起来效率可以说是极其低下的。我用了这个限定语是因为我不愿对没经历过的事胡乱发表评论。上述单位主要指的是我工作过的ZF部门和大学人事部以及我求学过的学校相关部门。每次要去学校办个什么证明就得专门请假,因为人家都只有工作日工作时间上班——我上班他上班,我下班他下班。求了爷爷告了奶奶,等了n周还有可能最后收到一张把某个项目写错了的废纸;更不要说每天上班接听的电话里有一半都是替各位领导接的,而他们本人就在电话前面坐着,却愣能对找自己的电话铃充耳不闻。如果GDP都是这样去创造的话,总有一天中国会超过英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8:29 | 只看该作者
英伦生存纪实之七十四——签证经验大总结

说来我也算签证专家了,恐怕这世界上有的签证种类里我就差一个工作签证没有申请过了。

商务签证
以前在北京上班,工作就是协助别人办理商务签证。那时候对于各国使馆的各种无理要求(当然首当其冲就是美国)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事实证明正是这种心态极大程度上帮助了我在后来面对其他签证意外的时候也能在从心底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泰然处之。来英国后仍旧情难却,帮助以前同事办了一单商务签证。可惜办砸了,拒签原因据说是邀请函被怀疑造假。天地良心,我从拿到发邀请函请求到真正发出只经过了三天!因为那之后就马上过圣诞节了。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又得自行编写,又得请各层领导签字画押我容易么我?最后竟然被以“信头纸是打印而不是印刷的”为由拒我?唉,谁让我已经被拒太多次了呢,对于诸如此类早就不放在心上。只是在心里觉得很对不起我那北京战壕里的战友。后来做会议管理的时候又给中国人发过一次邀请,是一位大连女士想来参加我们的国际会议。邀请函是经过老板严格审查以统一通用格式发给全世界一切需要签证人士的,结果又拒签了。究其原因,答因为签证官嫌那女士不会英语。无语,以头抢地——我的国际会议全部以英文为通用语言,又是在英地举办,不会英语您来干吗啊???显然是骗子!

所以,上述问题的出现应该说原因都不在我身上。又所以,我经手可以控制资料质量的签证至今还没有一个出现闪失。


陪读签证
来英国前,老公的学生签证由中介办理。说是中介办,其实大多数资料还是需要全部自行准备,中介只是管帮人送签而已,免去亲自面谈的程序。而这样的一个服务竟然收费好几千人民币,在那双双失业的日子里,这对我们可真是一笔不小的钱啊。于是决定,等他的签证签好后,我的陪读签证将全部参考网络资源自行办理。

说到这里还是不得不推荐滴答出国资讯网站。可以说我此次及后来的签证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这个网站及时有效的资讯和论坛服务。它的签证资讯文章提供最新的签证动态讲解,互动论坛更是帮助广大不同类型的签友找到知音,资源共享。

年代久远已经记不太清楚了,根据史料记载那时候准备的签证资料除必须填写的表格和护照、照片以外还有:

老公的学生签证和他的录取通知(那上面写了在华威大学生活一年需要多少钱)
我的工作收入证明和停薪留职证明
我妈在职和收入证明(因为是由我妈提供资金)
银行存单(半年以上存款历史并与收入证明所述月入相符)
学生签证
顺利达到英国,顺利找到工作,顺利生活的一年之中,我如愿申请到了梦想的曼彻斯特大学,所以在一年后的7月回国转学生签证。

这个相信每个留学的人自己都相当门儿清了:录取通知、学习计划、资金证明、银行存单、住宿合同。不过我在提供了这一切并经历了两次死亡排队之后,还是被抽了面谈。我不得不把买好的回程机票花760大米改了日期,在预约的日期重新来到使馆面谈了两分钟,拿到签证。至今仍然很迷惑——他并没有需要任何补充资料,只是问了几个签证表上都有的白痴问题,为什么要我面谈?

在英国把学生转为陪读签证
8月回到英国,9月开学以后,开始着手给老公转签证的事。他持有的学生签证有效至次年1月,按理说在失效前一个月内续签就可以。但自从我们9月底搬到曼城以后,学费交了,立刻急需的就是一个全职工作才能养活两个人。而学生签证规定在非假期的日子里工作不能多于每周20小时,否则就违法了。无奈只好提前到11月去改签。此签证跟续签差不多,可寄签也可面谈。我们预约在离曼城较近的利物浦签证处,费用250镑。

由于是转为我的陪读,所以需要的资料大都跟我的学习有关:
两人护照
两人照片,学生1张,陪读人2张
两人警局注册记录
两人结婚证及相关公证书(因为有英文翻译)
申请表——[注意]是FLR(O),我们就填成了FLR(M),只好去了重新填的
陪读人近三个月的银行对帐单
学生在读证明
陪读人已完成学业证明(因陪读人原持有学生签证)
住宿合同

探亲签证
3月复活节前夕,我给我妈和我妹寄回资料在北京办理了探亲签证。那时候正好北京刚修改了签证规则,建立了新的签证中心,除了多收220申请费以外我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好,起码可以不用到使馆去看那些狗腿子的臭脸了。

国内探亲方需要准备的材料:
签证表(附白底色的护照照片三张,一张贴表右上角预留位置,两张用曲别针别在护照上);
护照;
申请人身份证、户口簿及翻译件;
申请人工作单位允许外出探亲的准假单;
本人职务及收入证明;
银行存单。
留英方需要提供的材料:
护照和签证复印件;
在英国当地JC局注册证明的复印件;
邀请家人来英国探亲的信函,中英文对照,需要包含有在英国的住址、电话/承诺安排在英国期间的接机、住宿的内容;
房租合同;
在英酒店预定记录;
学校在读证明/工作证明;
在英国银行信用卡的复印件,最近三个月一直到寄信的那一天为止的信用卡对帐单;
如其中用到他人名字(比如夫妻账户等)就还要提供此人在英的相关信息。

HSMP高技术移民
我们申请的时候还都在28岁以下。当时的条件是以28岁为界限划分的。总的来说跟其他国家移民的申请是类似的,都是以积分的形式衡量申请人资格。在英国,这个高技术移民的积分主要由学历、工作经验、薪资水平、学术成就、配偶学历及工作等几方面组成。积分达到65分就有移民的资格,不过还要通过内政部审核批准。不能面谈,只能寄签。从资料寄出到收到批准,这个过程短则几周,长则数月不等。我们很幸运地只等了1个月就拿到了批准信函,之后由老公持此信回国办理两人的签证。

我们的申请方式是由老公为主申请人,我为附属人。所以准备的资料大都是他这方面的,基本包括:英国硕士学历证明、中国工作经验证明、婚姻证明、工作证明及配偶工作和学历证明几项。我们过去都没什么学术成就,中国的薪水折合成英镑简直就拿不上台面,所以这两项就直接放弃了。好在当时的条件对于28岁以下的申请人还是相当宽松的,所以顺利通过。现在这个政策已经进行了n次重大改革,早已面目全非。

通过这个申请拿到的签证为期一年,之后还需要续签3年。

申根旅游
我毕业那年的8月底,我们报了旅游团到西欧5国游览,所以办理了申根旅游签证。

由于大多数国家在曼城都没有领馆,而我们设计的路线里又没有意大利和西班牙两个国家,所以最终是在荷兰使馆申请的签证。

申根签证表是可以从使馆网站下载的,每个国家都是一样的,但每个国家的签证规则要求的资料可能都略有不同,因此需要仔细研究使馆的说明。总的来说一般都需要如下几样:
护照;
申请表一式两份;
照片;
旅行路线安排及沿途酒店预订记录;
能覆盖在欧洲停留天数的旅游保险;
工作/学习证明;
银行帐单;
如果学习/工作在赴欧旅行后三个月内即将结束,则还需出示回国的单程机票。

申根国的选定也有一定原则,应该为首站入境国或停留时间最长的国家。我们干脆把行程设计成仅在荷兰停留一周,所以就没有遇到任何盘问而##被过滤##关。

高技术移民的续签
这是我们在英国申请过的最后一个签证。提供的资料比第一次申请的时候容易了许多,个人基本资料(比如护照什么的)就甭说了,其他比较重要的就是包括过去一年的工作记录(或找工作记录)、交税记录、银行记录等。拿到了这个签证,终于可以在三年以内自由往返中英两国了。其实如果能保持三年内完整的工作和交税记录,三年后应该可以获得英国的永久居留权,甚至考虑加入英籍。我们俩骨子里当中国人当得很激动,所以这个不希罕,放弃了。

于是还有两个月,我们就要启程回国当海龟。眼界开够了,该回家过日子去了,也终于不用再签证了。

需要声明的是,签证的政策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尤其是英国,不胜其烦。但其实签证这码事儿干多了就发现基本上就一个宗旨:说清楚我去那儿干吗,证明我有钱,并证明我喜欢中国喜欢的要命。就够了。很多签友在论坛上到处问我的资料这样行不行那样行不行,感觉似乎总是关在盒子里考虑问题。解决方案就是——跳出这个盒子,假设你是签证官的话,你看这个人行不行?这不很简单的道理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8:39 | 只看该作者
英伦生存纪实之七十五——狭隘的英国人

有一次跟中文的学生上课聊起天,他说他的同事不明白他怎么每天早上都要急着跟香港的同事联系。他解释说因为中国时间离下班只有两个小时了,他必须在两个小时以内去完成一天需要跟中国方面确认和交接的事。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他的同事竟不能理解!

于是完全可以想像的是,尽管满城的中国人在眼皮底下晃来晃去,他们没去过中国的英国人仍然还是只知道自己的那点习俗, 只懂得自己的生活习惯,完全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去了解英国以外的世界。只会说英语,只会吃自己的食品。
即便是我的中文学生,计算机专业毕业,从事财务经理工作,公司业务涉及中国100多个城市,每天跟香港和北京的同事发无数email联系,自费来跟我学说中文,可以说对于中国文化已经够有兴趣的了,却还是对于电脑能敲出汉字而无数次发出感慨。

昨天看电视,一档汽车节目Top-Gear里面的主持人Richard复出了。前一段他在主持这个节目测试赛车的时候发生了事故差点连命都没了,现在终于基本恢复了,这是第一次露面。他的同事——跟他同台主持的搭档Jeremy——回放了当天的事故录像,发现事故是由于爆胎引起的。J说:你作为一个开车的,怎么能没注意到你的车胎就要爆了呢?那能不翻吗?R解释说当时的车速是280英里/小时,一切都只发生在0.4秒之内。他的精力全放在驾驶上面,怎么可能看到车胎?J还在旁边不依不饶地说如果是我我一定会发现云云。我突然很想吐,我一下就联想到了坐在我对面桌那个让我恨之入骨的经理。

我于是明白了,不是同事不会做人,而是这个国家的人都是这样做人的。我们中国人的古训是“吃亏是福”、“沉默是金”,而他们这儿就变成了得理不饶人,小人得志成英雄。以前我跟这俩同事打交道的时候他们总是损我,弄得我还挺郁闷的。通过我这两个月在他们身边工作的接触和观察,发现他们对任何人都是如此——只要有人过来请他们办事,第一句话一定是挤兑人家,第一件事一定是抓起桌上一个不知道哪儿寻摸来的破木头棒子作打人状。弄得别人都得低三下四猛陪笑脸,似乎他们不跳到别人头上踩两脚就显示不出他们的高人一等,就白活了。

本来我在跟他们一起工作的过程中还企图跟他们交好,企图混个“最危险就是最安全”的境界,甚至在他们圣诞节前请我吃过一次饭以后还异想天开着企图改变他们的性格。我送给他们我的手工作品,企图让他们了解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很无私,心灵很美好的。很遗憾,我的这些努力仍然抵挡不住他们隔三差五地来挑衅我的耐心和民族情绪。电视上的公众人物让我在瞬间看透了这个民族的劣根性,于是我决定及时敬而远之。

还好上帝是很公平的,让这样的小人在40岁就长了一副60岁的模样,而且绝了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8:39 | 只看该作者
英伦生存纪实之七十六——曼城的春节

2007金猪年的春节,是我和老公在英国度过的第四个春节,也是我们过得最热闹的一次。

这个节其实从06年圣诞就开始策划了。开始只是因为快回国了,看到箱子里剩下好多中国传统礼品,想不出送谁不送谁,遂决定干脆一视同仁一人一个。接着的问题是僧多粥少不够分,只好买红布自己动手飞针走线了一个月把数目补足,顺便连老公的同事也算上了。

大年二十九是星期五,我早上上班的时候就把我精心准备的中国传统礼品带到了单位,还群发了email给全体同事请他们到公共休息区自己挑选一件喜欢的礼物,并附上了几个解释春节传说和传统习俗的网址。我希望能以这种方式简单地诱导他们对中国习俗的重视和了解。那天我一共收到了8封回复的电子邮件表示感谢和祝福。我的桌子本来在办公室最犄角旮栏的地方,此时竟然有人排队来听我讲解这些物品和符号的吉祥含义。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最先跑过来的好几个人手里举的都是我自己缝制的那几件礼品,因为他们说想要在我离开以后还记住我。

圣诞期间到朋友家去吃饭,邀请了他们除夕来包饺子。等到这一天终于临近了,心里也开始激动起来,加上与更多的朋友和朋友的朋友邀约,最后小小的家里竟然挤了6个人。正好房东这一周不在家,我们肆无忌惮地挪开家具,摆上电脑,包饺子、看春晚,在一起按北京时差乍乍乎乎地度过了一个热闹的除夕之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一年从开头就实在是好运连连:除夕是星期六,初一是星期天,正好是法定假日,所以连假都不用请了。春节的前一周滴水成冰,节后上班的周一一大早又开始阴风惨惨,惟独周末的整整两天都是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每年春节前后适逢周末的时候曼彻斯特的中国城都会有大规模的庆祝中国年活动。今年正好有朋友来访,所以我们也在大年初一来到中国城凑热闹。往日平静的市中心在这一天里张灯结彩摩肩接踵,还有老外组成的龙狮队##被过滤##,中餐馆外面也一早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虽然去年也参加过中国城的庆祝,但在满是老外的人群里见到财神当头,锣鼓齐鸣的时候,看得我仍然这叫一个激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今天又得上班了,一早在单位例行的员工通告里看到一则新闻,曼彻斯特将于6月28日至7月7日举办一年一度的国际文化节,今年的开幕式主题为“齐天大圣”。目前工作组正在招聘一名兼职音乐制作人领衔制做一部同名音乐剧。此开幕式将持续45分钟,届时有马戏、杂技、音乐、舞蹈、武术等表演。文化节期间还将由中国社团举办不同形式的中国文化宣传活动,将中国文化和中国传说以故事会、戏曲表演、脸谱绘画、木偶戏、化妆、音乐、传统及现代舞蹈、太极、武术、话剧及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呈现。

看到中国文化正在走向世界,我由衷地高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8:41 | 只看该作者
英伦生存纪实之七十七——英国的市场

我见识过的英国市场有四种。

第一种是在大中型城市,比如伯明翰曼彻斯特什么的,逢周六天气晴好,市中心广场就会有一片售货亭密密匝匝地搭建起来。但一般每周只经营这一天,别的日子是看不到的。这些露天市场卖的一般也都是小食品或工艺品鲜花一类,有时也有布艺日用品——比如桌布啊枕套什么的。这些商贩大都是小本经营,商品也比较单一。

第二种在乡间小镇才见到过,比如我们以前住过的考文垂。每逢周日天气晴好(英国其实很少有真正意义的晴天,只能叫“不下雨”),我家旁边一片橄榄球场的草坪上就会有一个“早市”开张。这个形式名叫car booth,大部分都是附近的居民开车带着家中的闲置物品来到这里摆摊儿。他们把车后背箱盖儿掀开,或者在车后支个桌子,就可以把二手物品一一陈列出来。大到家具、电器,小到工艺品、锅碗瓢勺,五花八门。我记得我们在那个市场里买过一块旧地毯,花了50便士,竟还用了大约两年。这样的市场,其中虽然间或也有几个卖菜的,但主要其实还是一个市民处理二手物品的跳蚤市场。

第三种在各个市镇基本都有,是一种长期设置的室内摊位,在真正意义上与中国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比较接近的类型。商品的类型也比露天市场丰富得多了,服装鞋帽、食品日杂、宠物用品应有尽有。不知道这里是否有假冒伪劣商品,反正看上去质量都不会太好。所以除了新鲜的水果蔬菜以外别的都从没敢在这儿买过。


提到这种固定市场,就不能不说一句印巴区里的Flea market(跳蚤市场)。这个市场是在我们搬到曼彻斯特以后才见到的,别的城市不知道是否也有。在曼城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印巴人聚居区,进入这个领地感觉就象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度。路边的商店和招牌上大多是不认识的字,或者即便是英文也是拼得让你很难读出来的字;行人女的都是长袍蒙面,男的个个看着都象恐怖分子,甚至伴着我的想像还有一脸苦大仇深的表情; 满地垃圾,环境卫生极端脏乱差,甚至连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一股久久不散的咖喱味儿。总之感觉完全不象是在一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跟我家旁边那个丰台海淀交界处差不多。那里的房价虽便宜很多,但治安状况堪为令人担忧,我们去的时候就有几个十几岁的印巴不良少年站在路边打量行人,我很怀疑如果我们俩当时不是被一个膀大腰圆的英国人带着去的是不是就会大白天当场被抢劫。所以我和老公决定,打死也不能住在那儿。这个市场就开在这个区里,主要商贩和顾客也都是这个区域的居民。
还有一种是时效性比较强的,一般每年一次,发生在圣诞新年期间,为期一个月左右。每到11月底曼彻斯特市ZF就会公布当年的圣诞点灯日期和市场开业的消息,我们一般也就会至少去凑一次热闹。这时候市中心的市政厅广场和每一条小街都会挤满欢乐的人群,穿梭在大大小小的商亭前,有的是现烤德国面包和大香肠,有的是各色巧克力和糖果,有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圣诞树,有的是充满浓郁印巴风情特色的布艺挂毯和背包,而更多的则是来自世界各国的手工艺品。顾客们也许大多跟我们一样只是为了看个热闹的,但不得不承认满天的彩灯映着人们的笑脸,再和着空气中烤香肠烤热狗的香气,还是为节日的到来增色不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8:42 | 只看该作者
英伦生存纪实之七十八——网游天下

有网络的日子,天涯咫尺。

如今高科技横行到一定地步了,世界人民的生活不可避免地被整理得十分便利。我们在英国,家人在中国,免费的网络视频电话随时都在打。想想这事在几年前简直就是闻所未闻。

我是从1998年4月底开始触网的,网龄算算到今年五一的时候就满九年了。记得刚开始那时候,会上网和有条件上网的,甚至听说过互联网的人都还很少,电子邮件也远远没有普及。仗着家里的便利条件和我对高科技产品的疯狂热爱,我得以比大多数同龄人早N年开始了我的internet之旅。但我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按照说明书建立了拨号连接以后除了拨了断断了拨享受一下MODEM刺耳的拨号音以外都不知道“上网”还可以干吗。后来经人指点才知道原来连接以后浏览器不会自己蹦出来,要手动打开,并在他的帮助下申请了第一个hotmail个人信箱。后来和广大菜鸟网友一样陷入聊天狂潮,彻夜打字不睡觉。再后来逐渐申请了第一个ICQ号码,第一个QQ(那时候还叫OICQ)、MSN、Yahoo Messenger、网易泡泡、新浪UC、Skype;注册了一堆自己都记不住的email地址;享受了第一次网上购物;申请了第一个网络硬盘;上传了第一个个人主页;当上了第一个论坛版主;发布了第一期个人博客……网络的好处,在我眼里就象永远点不完的链接一样繁衍开去。


8848曾是我知道的国内第一个网上零售的网站,尽管开通之初跟现在的网络购物比起来简直可以称作“简陋”,商品种类有限,价格也相当昂贵,但由于这是一种购物方式的突破性改变,彻底便利了我的生活。我99年第一次在那个网站购物便高兴得一口气买了一大堆东西。还记得当时是冬天,临近年底,所以除了一般日用品以外还买了两个圣诞节的装饰花环和一个松枝烛台。送货的人来的时候扛了一个大箱子,把整个办公室都给轰动了。大家都兴奋地夸赞我敢于追赶科技潮流,竟然忘了批评我如此浪费钱。

在网络蓬勃发展的时代来到英国,发现了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的一面。在这里,电子商务已经发达到前所未见的地步,几乎只要你能想得到的,一切东西都可以上网购买或查询。我们从开始的注册互联网接入账号,买音箱电视电脑PDA,出门旅行时的签证须知旅游保险酒店预定,找工作的应聘到现在工作中招聘别人,基本全部是依靠网络完成的。跟北京家人的通讯也大部分通过网络电话,甚至可以在任何能够无线接入互联网的地方拿PDA+Skype的组合当手机打2毛多一分钟的国际长途。

最后一次搬家的时候,忙不迭地转电话转宽带转一切地址,于是又一次经历了半个多月没有网络的痛苦。从硕士毕了业正式工作开始,上班的电脑当然都可以上网,但也都有诸多的权限限制,比如现在的单位,电脑不能写中文、不能装软件、不能看视频。何况这毕竟是工作的地方,虽然无聊,自己玩得太多了不务正业总是不好。所以我的个人娱乐,信息获取、友情维护大部分还是依赖于晚上下班后的几小时挂在网上的时间。我知道n多人说过太依赖网络有什么什么不好,但还是忍不住,一天不碰电脑就跟要死了一样。每次跟老公讨论起什么专业性强一点儿的话题,天文地理古今文化甚至饮食烹饪时尚潮流,几乎后边都要跟着一句:“等会儿啊,我上网查查⋯⋯”我这人有了互联网就是万事通,没有互联网就成了大笨猪(猪招我惹我了?)。

有时候也有网上查不出来的东西,比如以前在City Council工作的时候那个同事实在唠叨得我烦得要吐了,就上网查“同事太罗嗦怎么办”,结果使出我检索资料的全部当家本事搜了半小时也没找到相关文章。回家告诉老公,他大笑道:“你也太依赖上网查了吧!”自己回想一下也是,这怎么可能查得到呢!转念一想干脆我写一篇得了,也算填补世界一个空白⋯⋯

在国外的日子里,忙碌总是少的,无聊是多数。老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工作性质又是早出晚归成天不着家,陪伴我的就只有无尽的网络链接和一跳一跳的MSN小人儿。如果我象郑渊洁那样会写童话,早晚有一天会幻想出我钻进电脑虚拟世界的奇遇记。可惜我只会说实话不会编故事。

马上就要回国了,虽然国内网络购物方面可能不能如此方便,但其它方面(例如资讯查询和传递等)相信还是一样四通八达。不知道过个几年我会不会由于怀念英国而象现在每天读新浪文学城那样反过来读BBC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1-2-24 0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8:43 | 只看该作者
英伦生存纪实之八十——鸣谢篇

归期已定,越来越近,已经可以掰着手指头倒计时了。

在寒冷的日子里想念北京的酷热,在寂静的窗前想念北京的繁华,在破烂的诊所里想念北京的白大褂,在被老鼠惊吓的泪水中想念北京的猫咪,在不伦不类的舞龙队伍面前想念北京庙会的煎灌肠,在永远都只能看买不起的水果摊前想念北京5块钱3斤的樱桃。

每次英国的同事朋友问起我以后是否还回中国,我的回答永远是坚定的Sure(当然)。问为什么,我的回答永远是一句话:Here…it doesn’t feel like home(这儿不是我家).

中国人的感情是深沉含蓄的,尽管年轻一代早已开放了许多,我却永远也做不到老外那种喜怒哀乐全显在眉眼里的夸张。相比起来似乎南方人比北方人外向,东北人又比北京人豪爽,比来比去,说是城府大气也好,或是淡漠木然也好,作为北京人,我终归是一个不会把感情这件事轻易放在嘴边的人。

有人羡慕我们拿到了移民签证,有人羡慕我们找到了全职工作,有人羡慕我们赚了钱,拿了学位,买了车,学了驾照,得到了工作经验,融入了英式的生活。我只能淡然一笑忘却。这些都只是修炼途中拾到的宝藏而已,而修炼的目的却还在前方。


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享受和贡献,成就和失败,满足和奋进中寻找心里的平衡。对于我,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一个熟悉和支持的环境。诚然,所谓的熟悉是任何时候都可以重新建立的,但当熟悉也不过只是在提供阻碍,便不是由“适应”二字就可以一带而过了。

很多没有在国外生活经历的人,甚至是只有在国外短期求学经历的人,不免对发达国家的世界充满了向往之情,言辞之间流露的无不是赞赏与憧憬。许是我从事的工作始终技术含量太低,离不开与人打交道的层面,于是导致我丧失了中国人一贯赖以取胜的聪颖勤奋优势而加强了对语言弱视的渲染——我在这里居住、学习、工作三年有余的经历中接触到了学术、商界、教育、ZF从低到高各色各级的各国人,却极少感受到丝毫以往在中国曾经并不缺乏的亲切与热诚。如今移民签证到手了,与大多数人的愿望相反,我选择的是放弃。

先进也好,和谐也罢,即便是留下来便可以拥有没有压力的生活和“舒适”的气候,这个社会仍然不属于我。面对漫天的黄沙和柳絮,喧闹叫骂不绝于耳的堵车闹市,我还是义无返顾地热爱我从小长大的北京。流浪了三年半,老子就要回家了!

谨以此篇作为英伦生存纪实系列的结束,并衷心感谢在过去的三年半中一切帮助过我们的人。也许有些不曾记载,甚至已经忘却,但曾受到关怀和帮助的心情却让我一生都感激不尽,并将在今后转化为继续帮助别人的永恒动力。

感谢我和老公的双方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各位亲属。在我们出国前父母和亲属都借我们婚礼之机帮我们筹了很多钱,这些资金的每一分钱在我们后来的留学生涯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次我们回国到机场接送都是由二姐、姐夫和燕子哥哥担当,二姐还在接到求助电话后第一时间给我买了国际展览组织筹备的工具书,解了我工作中的燃眉之急;妹妹帮我们交了三年手机月租费才保存了老公出国前一直使用的手机号不被消号;远在美国的大姐送了我无数化妆品,姐夫来伦敦还陪我们一起逛了一整天把他给累的够呛⋯⋯细节是叙不完的,而感激只有深藏在心里。

感谢小武在我们决定出国留学之际就介绍了金吉列留学中介的吴小姐给我们认识,直接确保了后来老公的学生签证申请过程准确无误。

感谢妹妹大学的高同学帮我们提前在考文垂的学校附近租好房子拿到合同,我们在北京才能顺利地双双得到学生和陪读签证,远赴重洋。初来英国,我们还受到了他的热情接待和很多无私帮助。直到一年后电视台采访那次还是依靠了他的帮助才得以圆满完成,并由此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在此只有深表感激并致歉了。

感谢我的大学同学小侯和她老公,在我们刚来的时候特意从别的城市赶来协助我们安顿,并把很多日用品送给我们。在英国的第一顿自助中餐还是他们俩在谢菲尔德请的。

感谢毛里求斯的哥们儿Amil和他的中国老婆兰茹。我们刚来到英国的时候和很多人一起合租房子,Amil就是给我们帮助最多的一个同屋。他教我们很多有用的英国生活常识,还专门制作了他们国家的特色小吃请我们吃,并在搬走的时候留给我们很多生活用品。后来我们游览他们家搬去的城市还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接待。几个月前他们家刚刚搬到曼城,我们两家之间的往来和交流就更为频繁了。

尽管并不情愿,我还是要说感谢华威大学的后勤处长官Christine Campbell和图书馆清洁工监工Olive。我在出国前在网上填表申请了华威大学的清扫工作,在我刚抵达的那天就已经收到了Christine请我参加面试的信,并在面试后同意我来上班——那是我在英国得到的第一份工作。而Olive尽管很不厚道,却毕竟是我第一个工作的经理,教我很多当清洁工的知识和技巧。

感谢老公的小学同学(其实也可以说我也是他们的半个小学同学啦)陶冶刚、婷婷和陶的两个室友——一位叫刘奕,另一位我甚至没有记住他的名字——他们多次在我们北上苏格兰的时候热情招待我们住在他家里,最大可能地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和协助。

感谢我在考文垂工作的Organics公司里的两位经理Robert和Terry, 以及同事John。两位经理给了我第一个在英国宝贵的全职工作机会,而他们三位都在我来英国工作的第一年(也就是最傻乎乎的一年)期间给我最热情的协助并容忍我的错误和无知。

感谢北京电视台的三位工作人员来英国拍摄了大型纪录片《留学生》,把我和老公的经历介绍给国内更多有志赴英留学的同学们。从此我们也算多了个人生经历,还在国内成了个小名。

感谢我在曼彻斯特大学求学一年期间结识的全体老师和同学。他们中无论是在人力资源领域的资深人士还是新从大学本科毕业的年轻学生,都无私地传授过我业内知识,给予过我无穷的灵感,并带给过我不曾体验的新感受。我与他们中的很多人一直保持了联系,也许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还少不了烦劳各位的帮助。

感谢老公在华威的同学陈志秋(Tony)和陈宇亮(Michael),他们在我们回考文垂参加毕业典礼的时候招待了我们,Tony还在后来搬家到另外的城市后接待我们去他家小住,我们一同游览、休闲、烹饪、畅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感谢曼城著名的华人旅行社王潮集团的老板和全体同事Helen、Jimmy、Jane、Julia、Ruby等等等等,从赏识我的文章到赏识我的才能,从刊发我的稿件到接受我成为王潮的一员,他们不仅在我需要一个工作的时候及时为我提供了最大的帮助,更是为我提供了在英国感受到的唯一一个快乐而熟悉的工作氛围。

感谢曼彻斯特市ZF的领导和同事,给了我短暂的ZF部门工作经历体验。他们是很善良的人。

感谢我原来在北京的两位同事金姐和滕姐。她们一直在关心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还提出了很多有用的生活建议。

感谢先后跟我学习中文的两位绅士Nathan和Tony。尤其是Tony,竟然能风雨无阻地坚持了将近有一年之久。感谢他们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热诚,也衷心期待能有一天在北京招待他们。

感谢阳光团队的全体朋友以及其他网友和同学,大家平时有空就经常在网上与我互相切磋交流,有时甚至熬夜仅仅是为了陪我聊天,排解郁闷和思乡的情绪,给了我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持和面对挑战的极大勇气。在这里深深鞠躬。

感谢我最后工作的单位曼彻斯特城市大学人力资源部的全体领导和同事(名字太多就不一个个列出了)。他们帮我熟悉了这个环境,带领我进入人力资源行业的大门。我今后的职业生涯就要从这里起步,从这里获得的每一个知识和每一条经验都将成为我走向今后人生的奠基石。

感谢老公,带我来到英国,陪我经历了所有这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8:44 | 只看该作者
英伦生存纪实之——尾声

在英国生活、学习、工作了三年半,得到的一大收获就是《英伦生存纪实》系列的面世。

而我想说,其实更大的收获在于这段不寻常的日子教会了我如何生活。

尽管在一种近似艰苦的环境中生息、创业,我仍然欣喜地看到我和老公作为一个团结的集体一同缔造生活并享受生活的情调。我们一起研发各种食品,到处旅行;也用写作、摄影和录像片断记录下生活的精彩。如此种种,在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过程中不断超越着自己,若不是因为这个环境,也许是终生都不会去尝试的事。而在这样的时空里滋生的这种相濡以沫的情感,则对于我们的一生都成为一种空前绝后的坚实保障。

写这个系列最初的想法只为记录生活,不想生命中那么特殊的一段时光朴实无声地滑过。后来却渐渐发现,为了记录而记录的做法反而使我开始认真观察、思考。我不再主观地凭着一件事一个人一句话去评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优劣;也不会轻易为表面现象或道听途说所煽动,而是坚持用自己的眼睛和头脑做出相对客观的分析。尚且不论正确与否,这种既细致又宏观的锻炼,想必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我今后判断、分析事物的能力。

留学,移民,旅居海外,在许多人眼中只是一种不同的生存方式。而我要说,经受过这样不同的洗礼之后,我发现胸怀的豁然开朗已经绝对超过先前的想像,而这段生活对我终生的改变也将是无法估量的。毕竟,要用最短的时间学会别人已经掌握了二十余年的生存技巧,忍受压抑,被视作异类的同时还要兼顾自己的传统风格和浪漫情调,绝非那么容易的事。

现在,我们总算可以自豪地说,运气也好,努力也罢,我们共同经历过了。

为我们的坚韧喝彩,并为我们的日子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11-2-24 08:53 | 只看该作者
很棒啊! 不知道能附带一些照片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11-2-24 08:56 | 只看该作者
嗯 看到了 现在已经回国了吗? 学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11-2-24 09:04 | 只看该作者
哇 很精彩啊! 先顶一下 继续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9: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his is 于 2011-2-24 08:56 发表
嗯 看到了 现在已经回国了吗? 学姐

嗯回了,2007海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11-2-24 09: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ristina_cn 于 2011-2-24 09:04 发表

嗯回了,2007海龟了


嗯 感觉国内的就业形式怎么样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本版积分规则

QQ|排行榜|小黑屋|Archiver|UKER.net ( 沪ICP备11021479号-1  

GMT+8, 2024-12-23 14:5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