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投诉及帮助: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英网论坛

查看: 23718|回复: 1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闪耀英伦] 【图文】英伦生存纪实——三年的书写,翔实的记载,珍贵的回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24 0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伦生存纪实之一——初体验篇

终于成功完成了全程15个多小时的飞行加转机,在一个号称国际机场的狭小通道里推着一堆大箱子转来转去,就在人群里看见正翘首张望的高同学。

还在天上的时候我们就悲伤地发现我们估算出的这里的城镇面积都不过只有北京的故宫那么大而已。但由于高同学竟然神通广大地找了和他同住的老丁开车来接我们!这使得我对于英国的最初印象又稍微转好了一些。
考文垂是一个并不大的城市,老公的学校还是处于市郊的位置。这里的生活是幽静的,却也实在是偏僻得可以。我们的住所近旁最大的一条公路就是从伯明翰国际机场通往考文垂的唯一公路,往返方向各两条车道。连接我们住的小街和这条公路的是一条名为Standard Avenue的道路。如果按照当年老师教的来说,北京只有长安街和平安大街配叫做Avenue。而这条Avenue两边停满了两侧住户的私家车,中间只能再勉强容下两辆汽车相对通行。我为考文垂的小气而暗自窃笑。


回到高同学为我们提前租好的房子,一推门竟碰到了楼梯的第一级。我们的房间在二楼,是大概10平米的一个房间。看到了房东提供的“双人床”,心里庆幸我是这种型号,才不至于把老公踢下床去。另外还有布制简易衣柜,一张一半平面一半向下斜的小桌和两个小柜便是我们的全部家具。全家四间卧室,五个人共享这一所房子,而我们一个小屋的房租相当于人民币3900元/月!我不敢再窃笑了,窃哭还差不多。

好心的高同学和老丁又带我们回家去取被子枕头,又带我们去KFC给我们的异域饮食生活一个平稳的过渡,其间还跟我们介绍在英国的生存之道。那时是当地时间晚上7点,这光景已经是北京时间半夜两点,加上我是早上五点半起床去机场的,那个困就别提了,差不多进入全昏迷状态。他说的什么基本没记住,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赶紧睡觉。但我还仅存的一点理智提醒我,如果现在睡觉了,等待的将是明天同样的困倦,甚至还要延续到后天,整个星期……我可不想每天都活得那么没有生活##被过滤##,所以一定要忍住,忍住。。。唉,困啊~~~。后来我们还是九点多睡的觉,因为圈在这个小屋里和好多没拆开的大箱子为伴,不睡觉实在没事儿干。

高同学预料我们会醒得很早,不愧是过来人。第二天凌晨三点,我和老公就开始聊天了。

这一天的行程是高同学陪我们去学校和附近的超市踩点儿。上午去了学校,我唯一的感慨就是:这学校真是地儿多得没处用了,只好拿来随便种点儿草,由于气候原因也不用浇水,就找人定期剪剪就行了。所见皆是足球场大小的草坪,甚至有一个属于社区的草坪上树立着三对球门。这事儿要是放在了北京,不知道多少房地产商早就打破头了。中午去市中心火车站接了我一个特地坐两小时火车赶来协助我们安顿的大学同学。我心中其实是很感动的,为了同学们这种穿越时空的阶级友谊。可是我实在是困,所以表现出来的还是没精打采。我在这里郑重道歉,希望大家从此对我那天的冷淡之嫌一笔勾销,鞠躬。我们去了超市采购,我才真正领略到英国著名的昂贵物价。当我们花了相当于人民币26块钱买了6头蒜,他们还在喊好便宜的时候,当我们一帮人比来比去决定买比花生油便宜几十便士的菜籽油的时候,当我们挑尽了此超市里标有Low Price的超市本家生产货品却在付帐时还是肉疼地拿给她20镑的时候,我准确地体验到在这里做一个第三世界国家来的外国人的悲哀。其实如果只按当地人的收支来比较的话,这里的物价并不高,日用品和食品等基本都可以用几块钱就能买得到,北京除了劣质商品的2元店以外哪有那么多用几块钱就能买到的东西的?!但当你把一切开支都乘以13之后,心里的感受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所住的城市由于很小的缘故,没有什么中国商品店,这给我们的生活多少带来一些不便。听说最近的中国商品超市是泰国人开在伯明翰的,离这里要有半小时火车程。我们权衡之后,决定还是暂缓去那么远的地方,只好遍寻这里的超市之后用1镑多买了一瓶300毫升的淘大酱油了事。幸好从家里带来一小瓶味精和一小袋胡椒粉,还可以凑合炒几个菜。我们在来后的第三天才吃了正式的第一顿中餐,主食米饭,菜品为西葫芦片儿炒蘑菇片儿炒鸡肉片儿,餐后供应蘑菇片儿黄瓜片儿炖鸡汤。据我们调查比较发现,这里可以敞开吃的只有巧克力,牛奶,面包,果汁和鸡肉,所以未来两年内估计90%接触的肉类将会是鸡肉,而两人如不加强锻炼将会增重10-15公斤。

去哪儿都是走路,到这里的前三天我们除了中间在草地上坐下来吃点巧克力或自己带来的三明治面包以外几乎每天都要步行5-6小时。从减肥的意义上来说倒是很有利。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买两辆二手的自行车,但每次看到广告后火速打电话去时得到的回答象是串通好了的:Sorry, I’ve already sold it out. 于是我们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愣是从人来人往的超市门口拣了一辆车!其实当时的情况是,这辆车天天锁在超市门前的自行车停车区已经有一周时间了(至少被我看见已经有一周了),每天都保持同一个半躺半卧的姿势,没气,很痛苦地靠在那里。我解救它的愿望随着我见到它次数的增多而日益强烈,就在这样一个风和日丽人人戴墨镜的日子里,我再次路过它旁边,发现一直禁锢它的锁不见了!然后你就可以想象了,我当然义不容辞地把它救回家,准备给它一个重新展现光彩的机会。但很有趣的是,自从这件事发生以后,一切似乎都时来运转。下午学校的二手市场,我们又顺利抢购到一辆自行车,一台电视机,一台HP打印机外加彩色墨盒和三包A4纸以及一瓶酱油,共用95.40镑,并在学生宿舍的楼里楼外地面上共拾获现金20p,可买一袋1.5公斤装面粉加一袋85克方便面,解决两个人的好几顿饭,赚翻了~~~

我们很欣喜地发现,才过了两三天,我们已经基本度过了对当地人口音的适应期。记得第一二天我简直郁闷得想一头撞死,好象以前从来没学过英语,或者这里人说的根本不是英语一样,我和老公两个托福都考600多分的人竟然捆绑在一起还听不懂别人说的话的50%!我后悔在国内的时候没把原文版的哈里波特多看几遍。

这里的车辆都靠左行驶,这个习惯对我们来说很危险,因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过马路要先看左边后看右边。不过这里的开车人都很谦让,离着八丈远见到有人要过马路就要减速,到行人面前几乎就可以随时停下来了,所以即使跟汽车抢了路倒也不至于被撞到,只是很不好意思。

才来了不到一周时间,不能说了解,但对在英国的生存方式有了一个大概轮廓。我们已经历过找房子,讨价还价,买二手商品,去学校办理各种手续,开证明,银行开户,注册保险,上网查询地图和其它有用信息等等过程,与中国人外国人都已打过不少交道。加上来之前通过网上论坛和其他朋友的谈论对英国情况也已略知一二,我们有充分的自信可以很好地规划建设在这里的生活。目前正在找工作,已经拿到两个面试机会,明天就去,祝我好运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顶 踩
2#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6:15 | 只看该作者
英伦生存纪实之二——打工记



如果你曾有如下体验,你一定会同意我说的话——当你忙得四脚朝天没有喘息之力时,你在心里想的就是如果能让我什么也不干在家无聊地躺一天就幸福死了!可是如果你当真的失了业第一天赋闲在家,你就会立刻后悔你许的那个愿望而宁可重新陷入打仗式的忙碌生活,因为那样才能天天都有进帐。

同意吗?

我就是基于以上这种心理,而重新把自己又一次投入到扫厕所的行当里去的。但尽管拿到了钱,我还是得说——这扫厨房厕所的营生可真不是人干的啊!!!

现在还记得刚来的那阵儿每天为了没工作只出不入的状态终日里忧心忡忡的心情,所以每当出现一个工作机会,哪怕是再低等,我也绝不会轻易放弃。这恐怕也反映了许多初到一地的外地人/外国人的苦恼吧。于是很嘲讽地,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你可能这一小时在扫厕所,而下一小时就立马儿摇身变成高级白领。


言归正传,还是讲讲我的求职和工作经历。也许能给后人一点借鉴,或者仅供娱乐消遣之用。

本人目前驻扎英地历时一个半月之久,其间自失业三周后便开始了职业生涯,曾从事清扫、会展、秘书等职业。

清扫的工作还是我在国内的时候就联络了的,所以在我们一到达的当天就发现已经收到了让我参加面试的一封信放在我们租好的房间里。这里要提一句,所有这里的正规面试过程第一步都是寄一封信给你,给定一个面试日期和准确时间,附一张标明公司确切位置的地图,并要求你打电话确认你将参加这个面试。这在当时对于刚到此地的我还是有点困难的,因为英语水平的问题,但是我还是硬着头皮打了。反复询问确证之后我得到了面试的机会。按期前往,老太太还是很和蔼的。这个工作是临时清洁工,每天固定时间打扫学校里某个建筑的某些部分。但当时由于我们初来乍到,银行帐号、国家保险号码等等一系列与工作有关的东西都没准备好,她说等你们开好了帐号再来找我吧。结果谁知道这帐户一开就开了一个月,因为我们比开学时间提前了一个月来这里,本想熟悉周边情况,找找工作什么的,没想到第一个过程就因为这事受挫。在这里为任何机构工作如果没有帐户是不行的,因为没人会付现金。

有些垂头丧气地继续上网找其他工作,并积极准备开户的事。银行说开户要有一些文件,以下三种是可接受的:学校证明信、工作单位证明信或付到你名字的帐单。我们于是开始奔波。老公的学校告知必须等开学注册交了学费才能开证明让你去银行开户,于是这条路被堵死了。工作单位开的信里写了我是临时兼职工作人员,又废了。至于含有我们名字的帐单,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我们住的房子是房东包帐单的,我们总不能傻到去找他说以后你的帐我们来付吧!何况,没有帐户的时候谁会给你寄帐单呢?你拿什么付帐单呢??忙碌一周后的结果只有四个字:开户失败。

按照我的第二步计划,我应该看学校网站提供的一些职位空缺,择优申请。因为在前面的初体验篇中曾经提到,我们住的地方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农村,除了广阔的草坪以外就是各家的房子,很少见到商业性建筑。所以我只能把希望全寄托在学校的各个部门之中,希望他们脑门一热招聘个把秘书或办公室人员。就这样我在每天看网站每天填表申请每天梦想中度过了第二周,却没有再收到任何约我面试的来信。唉,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买东西的时候更要小心翼翼精打细算了。

计划C,我开始抛开地域限制的问题,向更广阔的天地去寻找机会。我开始利用我当年练就的上网搜索的本事,查询距离我们家20英里以内的各家培训中心。我来之前的心愿就是能在这里继续我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虽算不上老本行,也毕竟做过一年,有些经验。而且我始终觉得跟老外聊聊天就能挣钱,是挺轻松的一个工作。为了梦想成真,我闷在家里从周五到周日发了三天的信,把周围的培训中心骚扰了一个遍。当我坐在家里开始盘算美好的未来时,这些公司陆续开始给我回信,甚至打电话来泼我冷水了。他们的统一口径都是:对不起,我们这里不做语言培训的。或者: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汉语培训。不过他们大部分人很好心地帮我把邮件转发给他们的上级人事部门了,说他们可能有合适的安排。不幸的是好心办了坏事,导致的结果就是有个女人忍无可忍地恶狠狠地打电话来跟我说我们不做中文培训,你不要再给我们发信了!原来我发的许多培训中心都是下属于一个叫LearnDirect的培训机构的,看来他们是把信全转发到她一个人那儿去了。呵呵。其实我也很同情她。

好运气也恰恰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有一天我正在无聊地上网,突然接到手机电话,是学校著名的兼职工作安排机构Unitemps打来的,通知我下周去做协助全校学生注册领学生卡的工作。我兴奋,得意,憧憬,那种心情简直就别提了。因为这毕竟是我第一个正式上岗的工作,而且还是个半白领(只要工作时间能有座儿不是繁重的体力劳动我都管它叫白领)。结果去上班第一天我就傻了。这里的人说话实在是口音太重……同是Unitemps找来的临时工作人员加我一共有四个,两个就是在这个城市里长大的,另一个是个黑人姑娘,但已经在这个学校学习五年了,刚刚完成了她的硕士学位。跟这样的人在一起,打得火热自然是不用提肯定没戏了,就连他们聊天在说什么笑什么我统统都听不懂。学生注册,领卡,交费都是在这一间屋子里一站式完成,放眼望去,整个大房间里的工作人员只有我一个是中国人。我不知道我是该高兴还是悲哀。前来领卡的学生也是来自五湖四海,但由于我负责的是本科生区域,英国人还是比较多的。我于是一边努力听他们拐着弯儿的英语一边担心他们会咬着自己的舌头。偶尔也有一些走错地方的中国硕士学生过来问我,这种时候我就会窃喜,然后郑重地用中文跟他说你应该去那边。总之这个工作也有好处:工资相对清扫来说高一些,而且有凳子坐,有免费午餐,还有发呆的时间。做了四天,到结束的时候,我对自己的本地英语信心大增。

注册以后,帐户开好了,我们去找了扫学校的老太太,她于是分配我和老公分别去协助打扫学校的一个建筑。我在图书馆,他在一个系楼。时间是每天早上7点到9点。这个工作干熟了以后倒不是很累,只是每天得起得特别早,有种披星戴月的感觉。而且9点通常是后面一个工作开始的时间,所以造成每次都象从图书馆逃跑的一样,还是刚刚吸尘擦桌子拖地的弄了一通,所以每天都灰头土脸的。

就在学生注册工作结束那天的下午,我回到家,又接了Unitemps的电话,说下周有个整整一周的Domestic Assistant工作我是否愿意做。我不懂什么叫Domestic Assistant,但既然是Assistant想必应该不难,就答应下来。过了一会儿,收到他们发来的确认信,一看工资是5块多一小时,心里暗想:坏了。因为根据我的经验,在Unitemps刊出的工作机会里,凡是这个价格的一般都是体力劳动。果然仔细研究时发现信里面说是协助清扫学生宿舍的厨房和厕所。后来我才发现这里的人管家政类的工作都叫domestic。唉,今后只能吃一堑长一智了。好在老公和我一起去了这个工作,而且在我们的要求下我们俩被安排在一起工作。在扫这些厨房和厕所的一星期里,我深切地感到了强烈的节食##被过滤##和资本家学生的懒惰腐朽。而且更过分的是我们前一天刚刚打扫得一尘不染的厨房,第二天又被派去的时候竟然发现跟昨天没来过的时候一样!只三顿饭这些人就能重新把一个优秀的厨房造成地狱。厕所的事其实你要不使劲去想的话也还算可以忍受,除了遇到两个刚刚有人用过的厕所老公进去就出来了,跟我说:先放放味儿。这里的热水管子很奇怪,放出来的都基本上是开水的温度,戴了胶皮手套还给我烫得要命,要是皮肤是根本没法去接触的。不知道在水池前弄这么热的热水到底可以干吗用。洗手吗?我不信外国人的皮就那么厚。反正这时候我脑子一直想的就是一句话:死猪不怕开水烫……

还好,发钱的时候发现,我们俩一星期的劳动换回了相当于三个月的饭钱。强压了心头的怒火,权当参加了体育锻炼。
而且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这些清洁工很重视自己的地域概念,每个人负责自己的清扫区域,神圣不可侵犯。我有一次在给四楼的地面和向下的楼梯吸尘的时候就想借用三楼的一个电源插座都被老太太不客气地给轰了回来。而且他们之间的相互问候并不是我们学过的通常的“How are you?”,而是“Are you all right?”,翻成中文就是“你没事儿吧?”感觉就象是在问“你没病吧?”一样让人难以接受。这种时候我只能想,也许你在北京与一个工厂车间工人聊天的时候也会遇到不能融入他们的话题和习惯的这种尴尬吧。

下面一周,没人给我打电话了,我于是又在家开始上网。其实星期五的时候那个domestic的负责人问过我们下周是否还能干这个工作,当时我们俩斩钉截铁地说NO。可是到了星期一,老公去上学了,我一个人坐在电脑前面焦急上火的时候,才发觉其实人家的厨房也不是那么恶心的,厕所浴室其实也可以糊弄一下就过去的,每天30多镑的收入机会就这样被我一个NO给否决了,心里那个后悔就开了锅。如坐针毡之际,浏览了Unitemps的网站,竟然发现这个工作又在招新的人。说时迟那时快,我立刻写了一句话申请了那工作,写的就是:我就是上周的Cristina,我改戏了,想接着给你干,快给我打电话吧!于是2小时之后,我又得到了明天开始上班的确认。

得意和悲哀交织在一起。

但是似乎得意得有点早了。

过了半小时,Unitemps的另一个工作人员给我电话,问我明后天有一个招聘会,能否去做协助人员。这也是我今天刚刚在Unitemps申请的工作。我哭啊~~~ 可是已经确认的工作就不能改变,我只好遗憾地对他说放弃这个工作。在我心目中,虽然这个工作只有两天,但毕竟是脑力劳动居多的,而且招聘会是多好的一个机会呀,是一个可以帮我和老公找到未来的地方。

我正在哭,又接了一个电话!打来的人音色深沉,说话不象本地人,甚至不太象是英国人。他说他是Organics公司的,我猛然想起我在Unitemps申请的另一个工作正是此公司的兼职秘书。欣喜过望之余,他开始狂打探我过去在中国的相关工作经验。我当然是把自己吹嘘得比花还靓了。但是当他满意地问我明天是否能来上班时,我突然想起了我一小时前刚应承的扫厨房的事。我再哭~~~ 我对他说,你等我一天,我一定找到某种解决方式的。其实我当时就打定主意,宁可得罪了Unitemps我也得去做这个秘书。我知道在英国,一旦许诺了别人什么事,除非遇到不可抗力,是决不能变卦的。但为了我未来的商业生涯,我只能找个也许很愚蠢的理由去改变既成事实了。这时,还是我亲爱的老公——我太得感谢他了——给我提供了解决之道,让我既不失体面,又能两全其美。那就是——他将代替我去艰苦地再刷一周厨房厕所!我至今都在由衷地感谢他做的这个决定。因为如果他不去替我做这些工作的话,他将潜心专注在他的学业上。而这样一来,他只能白天清扫,下午3点回来后再学习。很累的,我知道,但是我只能安慰自己,也安慰他——这是为了我们短期的未来。如果我放过了这次机会,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下一次。毕竟在这里,没有第一次相关工作的经验,你就永远很难开始走上你希望的轨迹。而这一次的秘书,虽然只有2-3周时间,却足可以帮我认识这个工作的职责和所需知识了。

当天夜里做梦我都在想着这件事。

上班的第一天,果然让我尝到了当外国人秘书的不同之处。其实总的来说,秘书只是个打杂儿的,一般就是复印打字、装订整理、旅游预订、接听电话等等。就是这个接听电话,可让我费了老鼻子劲。第一是我不知道这里的规矩是接了来找本公司职员的电话第一件事就要问清楚对方是谁。我开始接的5-6个电话都没有问——毕竟我连这里的人都认不全,打电话来是找谁的我都得琢磨半天,哪还有那个闲情逸致问他是谁?!可是经过5-6次被询问后,我给自己写了个大大的note放在电话旁边,提醒自己问清对方姓名和公司。于是随之而来的第二个大问题就是:外国人的名字和公司实在是千奇百怪太难记了,加上他们全都飞速地说话,我怎么可能记得下来!这不比学校里的听力课,一遍不行再来一遍,还没听懂就给你一个一个字母地说。这方面说来,还是托福听力仿真一些了,只有一次机会,听没听懂反正就是它了。我采取的策略就是稀里糊涂。我就大概记个音,然后告诉被找的人说有个来自XXX公司的XXX先生打电话找你。我看一般他们也听不懂我在说什么,但是出于无奈只好接了。 上这个班果然比扫除轻松很多,除了接电话有点紧张以外,其他时间根本没什么精神压力,大可以无所事事地坐着,发呆时间明显增多了。其实这很不符合我的工作风格,也很让我于心不忍——毕竟我在拿人家7块多一小时的工钱。可是我实在看不出这个公司有什么必要非要请个临时秘书。也许只是为了装装门面。他们在招聘全职的办公室管理人员,但看起来并没有把我考虑在内。可能还是觉得我连话都听不懂吧。我为了让自己忙一点,只好自己没事找事干,前天整理了全公司的文件夹和软件光盘,昨天又重新安装了一个系统及所有附件,真不知道明天还有些什么事可以做。每当闲坐着,我就不停看表,希望快点到喝茶时间、午休时间乃至下班时间。我已经和办公室里一个叫John的同事混得比较熟了,因为我看他就象以前的我——在这个10个人的公司里,大小杂事全是他管:什么东西放哪儿了,哪个网站订办公用品,电脑坏了,局域网配置,甚至我接电话实在听不懂了,也只能求助于他。可怜。

目前接触的工作就这些了。经历了这些锻炼,我觉得还是在相关方面都有了很多进步。英语方面,既接触到了比较上层的英语(比如公司老板,或者学生注册时由学院办公室派来的监督人员),又接触了很底层的英语(比如一同打扫卫生的英国老太太们)。经验方面,我们已经练就了清扫的全套本事;我发学生卡的几天可以算作是一种客户服务工作,也可以算作会展服务;而当秘书的经验就更不必说了,培养的必将是一种帮助我找到全职工作的能力。现在我的兼职秘书还有两周要做,然后就会再次失业。但是我对未来的信心比一周前无疑又增强了许多。
还有一个好消息:我贴在学校语言中心门口的广告终于收到了效果,有一个人发来邮件希望跟我学汉语。这是迄今为止我收到的第一个来自本市的学习请求(其他均来自伦敦等较远城市,无法实施)。我在跟他装模作样地讨价还价了一轮以后就轻松敲定每周1.5小时20镑的中级课程授课。我真是太高兴了!

为了这个星期的成就,我和老公星期六吃水煮鱼。

可能你会说我很幸运,也可能你会认为我很艰苦。但我要告诉你的是:其实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我有孟子的话一直浮现心中,所以我才能获得如此的支撑和动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思是说,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某人身上,一定先要苦恼他的心意,劳累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体,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强他的能力。我愿意为了不久的将来去磨炼和提高自己的意志与道德品质来造就自己的作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6:19 | 只看该作者
英伦生存纪实之三——民以食为天

我是一边惬意地喝着英国茶,一边写下上述这个题目的。

来这儿快两个月了,写过的大小文章也林林总总,却始终未敢涉足这个领域,实在是因为这是一个门道很深的话题呀!而且,即便是到了现在,我仍然不敢说我已经充分了解了这个话题。

这是你到英国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切实需要你投入大量时间去关心的问题。出国,回国,打工,上学,说白了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已。

我们来的第一天是傍晚时分到达的,于是第一顿正餐就是著名的KFC。在国内没有人对这个陌生,即便是不喜欢也肯定是尝过几次后才得到这个结论。在这里,类似东西有很多,但对于我们全部被列入违禁一栏,原因当然是——太贵。初来,困,加上也确实没法造出无米之炊,只能破费解决。老公和我加上接我们的高同学,三个人买了一份在北京售价55的外带全家餐一共用了10.55镑,按照当前汇率计算差不多是150块钱。我知道不该这样去折算,但是即便是按英国当地物价来比较其实也是很奢侈的了。在这里用10镑你差不多可以买一辆破点儿的自行车了。不过我得说,这里的外带餐跟北京还是有点不同的——那个狂大的一筒鸡肉让我们俩后来吃了一个礼拜!


于是从第二天起,我们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惦记去购物,赶紧买齐菜肉米面好开火做饭。好心的高同学和Celia同学带我们去超市,告诉我们这个价格可以接受,那个东西便宜可以多买点儿。但是那天实在是很困,恕我无法精力集中,记住所有合理的价格。这在后来的日子里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因为我们又得重新浏览架上的所有相关物品并速算来比较单价。但是自己摸索的过程也有好处,就是我们得到了最终结论,任何打折商品也比不过标着超市自制品牌写着大大的“低价”的那种,无论是食品还是非耐用消费品,只要有Low Price,你就肯定不用看别的了。

一开始,我们跟所有刚来的中国学生一样,小心翼翼地计算,小心翼翼地选购,恨不能买遍全超市里的“低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购物次数的增多,渐渐地我们也开始买一些别的品牌,甚至电视广告里看到的物美价廉的东西。在英国,越是贵的东西便一定是同种商品里质量越好的。这是一个无庸置疑的事实。所以象面包、巧克力这种天天都要吃的东西,我们不想把自己吃出胃穿孔,因此不能冒险买最低价,只能买中档产品。各种罐装蔬菜、酱料、面条什么的,我看价格的区别大部分在包装上,自然就不用费劲比较。至于肉类,我们一般都买经过很少加工的鸡肉和猪肉。反正回家自己处理一下不会多费多少事,但如果只是因为让人切一切剥剥皮就要多花一倍的钱总是不值得的。不过说实话,猪还好些,至少已经是切好让人做饭用的“肉”了。当你买一只整鸡回来,在20分钟以内把它残酷地肢解并分装成6-7个小袋关在冰箱里冷冻的时候,心情还是不会太好的。而且更恐怖的是,这里的鸡好象平时都穿羽绒服,粘得一身毛,所以不光是肢解,还要扒皮,我觉得自己的行径简直赶上日本鬼子了。

这里的肉,用我的话说,全都臭了吧唧的。原因许多前辈都跟我解释过不止一遍——人性化的屠宰方式。这里屠宰场都不用刀而用电击,因此牲畜在去世的时候都没有被放血。经过比较,我认为鸡肉的臭味儿最小,猪肉最大。所以料酒花椒十三香成了我做肉类食品时的最爱。

所有有点国外生存常识的人都知道,蔬菜和水果在英国是非常贵的,这跟中国的国情正相反。原因是这里所有的蔬菜和水果都是依靠从西班牙甚至新西兰等国进口。这儿有大片的土地,空着,或者种草,除了让狗在这里拉屎以外没别的用处。真不知道这儿的农民一天到晚都在干吗。相比之下,只有胡萝卜、土豆、洋葱这老三样是比较便宜的,又不容易放坏,买来扔那儿两个礼拜一看还那样儿。所以我们的食谱便总是要围绕这几种展开。还有香葱和生菜,由于是每日必需,所以尽管有些贵也只能闭着眼睛买了。但作为一名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主妇,我深知每日补充维生素的重要性,于是我们几经比较后把日常维生素摄取锁定在西红柿、蘑菇、豆角等几种罐装蔬菜和一种常年打折的网兜装橘子上。有时候我们也买一些黄瓜、大白菜什么的,但这里黄瓜太大,白菜太小,反正怎么看都跟家里的不一样。还有一回买了一个西兰花,这在北京算是比较奢侈的蔬菜,在这里却是便宜一族。只可惜也许是我运气不好,回家发现里面密密麻麻布满了身长一毫米的小腻虫,要是硬给煮了吃实在觉得恶心,于是只能在水龙头下面细细地洗了40分钟,然后发毒誓以后再不吃这东西。

由于菜品种类的贫乏,烹调的色香百味就全靠各种各样的酱料了。这里每家超市都有极其丰富种类的酱料出售,可能英国人自己也实在不知道这些菜能怎么做出不同味道来,只好放些别人调配好的东西了事。比较多的是带甜味儿的诸如甜酸酱或番茄酱等等,还有汉堡里夹的cream,也有一些咖喱或辣酱。我们耳濡目染也仔细研究买过几瓶,但开盖后扑鼻的气味大同小异,一律是甜甜酸酸的味道,后来也就冷落了,还是吃家里从北京寄来的蒜蓉辣酱。另外这里的冷冻食品和半成品食品也很盛行,甚至有家连锁店专卖速冻食品,从比萨饼到炸薯条,各种肉饼,甚至甜点,应有尽有。后来我都已经不用看说明了,买回家,放在烤炉里20-30分钟,肯定就能发挥到该食品最美味时的状态。

比较麻烦的是当我们想吃面食的时候。原来在家,什么面条大饼烧饼油条满大街都有卖的,区别无非就是这家便宜那家贵,这家好吃那家没味儿。现如今,实在想念上述食品的时候就只剩一条路——自己做。恐怕现在的年轻人没几个会从头做烧饼的吧?偏偏我老公又是一个嗜饼如命的人……开头我还能拿疙瘩汤面条什么的打发他,后来上升到饺子馅饼,再后来就只能尝试烤烧饼蒸馒头了。还好经人指点我们买到了自发面粉,否则还要发面@#$%^&#$%^&*……

英国从某种程度上说来是很可怜的,就别提跟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匹敌了,事实上这里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带有浓郁本地特色的食品,连快餐也多是美国、印度或中国风味。堂堂的日不落帝国,在这一点上远远输给了他们看不起的国家。问遍当地人,唯一能皱着眉头提得起来的英国食品就是Fish & Chips(炸鱼和薯条)。来之前看过TIGTAG,有人大肆夸奖了这种食品。我们怀着无比的憧憬买过超市里这东西的半成品,简直难吃死了,要不是就着辣酱和番茄酱我肯定得全扔了。我想也许是因为不正宗,就象所谓保鲜装的烤鸭一样无法入口。所以我们决定还是等某些重要日子需要去餐馆改善伙食的那一天再尝尝吧,希望4镑一份的Fish & Chips会更容易接受一点。

经过这样的日子,我们也逐渐积累起一些生活经验。比如肉馅儿比生肉便宜一半,还没臭味儿;罐装蔬菜比新鲜蔬菜便宜许多倍,我们猜可能是用卖不出去快烂了的菜做的吧?不过吃起来并没有烂味儿。同时由于缺乏中国烹饪必须的一些原料,我们也经常发明一些菜的新做法,比如用咖喱粉加十三香来炖鸡和洋葱土豆;或者用煮了两个小时鸡翅的酱油汤加点甜酸酱再炒米饭等等。总之要将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地加以利用,绝不能浪费一丝一毫。

不过,我也要说句公道话:加牛奶和糖的英国红茶还真是挺好喝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6:20 | 只看该作者
英伦生存纪实之四——圣诞并不快乐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其重要程度等同于中国的春节。在这个隆重的节日里,英国人的一般习俗是要举家团聚,烤火鸡,并用圣诞树和收到的贺卡布置房间。

我和老公由于终日忙于学习和工作,没有发觉到他们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装饰商业场所的,只发现从11月在一些家居商店和大商场里就在卖很多圣诞饰品。说实话,不愧是拥有多年生产经验积累的老厂家,这里卖的这些装饰物比起北京的来不知要精美丰富多少倍,琳琅满目到让我流连许久几乎爱不释手。但我们目前既没有在这里定居也没有入教的打算,还是决定只停留在过够眼瘾的角度就行了。

说起节日习俗,我懒得去查各种网站,而宁可用我自己的观察来解释一切。很可惜我们错过了一个本来可能去当地人家里和他们一同庆祝圣诞节的机会,不过却换得了8天平静的假期,倒也不错。


由于没能进入别人家里,我们只能从窗外简单窥见一隅。并不是所有家庭都用很多装饰品来改变房间风格。比较奢侈的会在客厅内临街的窗前摆一棵高达屋顶的圣诞树,挂上各种挂饰和彩灯,窗外也挂成一个灯网,就象流星花园里的杉菜家一样,让它们整个晚上都在轮流闪烁。更多普通家庭只是会在大门##被过滤##一个松枝和槲寄生编成的花环,或者在二层的窗外放一个充气的圣诞老人向路人招手。也有丝毫没有任何变化的,我想那些也许是向我们一样,只是临时住在这里的人而已吧。

几周前我们去超市,那里在向顾客发放一本免费的圣诞菜谱,里面有60多种烤火鸡的制作方法。其实都是大同小异,基本方式无一例外地都是把火鸡掏空,里面塞满一些由蔬菜、肉类、调味料经一定方法烹制后的混合物(他们叫stuffing),再放入烤炉烤个40-50分钟。顺便告诉你,这里卖的火鸡都跟大象一样,恐怕没有20人同时就餐是不可能在一顿饭内将其吃完的。所以我本来是想学学这种传统食品的烹饪方法,也算不枉当半回洋人。可是我们俩实在对刚来的时候连吃一礼拜炸鸡的灾难记忆犹新,不想再吃一个月烤火鸡肉,只好放弃。

我是新来这公司刚2个月的员工,只能享受到3.5天的假期,但是圣诞节当天,12月26号的Boxing Day和1月1号是法定假日,中间加上3天和两个周末,连起来也有8天假期了,而且没有象国内过五一和十一时那种拆前后周末补足一星期假期的痛苦做法。这是唯一让我感到了一些些资本主义国家还算有人性的一点。

说到送礼,我可真是好心办了傻事。我们从中国出发之前,按照前人的教诲买好了各种带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小礼品用来贿赂身边人,却苦于没有借口送出。如今逢年过节,正是大好时机。我将能打包装的物品都尽量包装精美,有一些是景泰蓝圆珠笔,实在没法包了,也比较浪费纸(这里连包装纸稍微漂亮点儿的也要卖3镑一张,实在与国内2块人民币不成比例,无福消受),就直接挂在贺卡袋上送了。结果可坏了——与我的想像大相径庭。我是在同一天将这些花花绿绿的礼物摆满了同事的桌子的,满心以为可以闭起眼睛享受一片盛赞,对漂亮的中国工艺品,对我的细致和慷慨等等,然而每个人看到后都悄无声息地收起来,甚至有两个是我直接交到他们手里的,连个谢字都没听到。而你要知道,在平时,无论要求你做再小的事,英国人总是客气得要命谢不离口的!我很诧异于他们这种反应,却实在不知道这次又是哪里冲撞了他们的贵族文化。过了几天,我还是不得不上网寻找一些关于庆祝圣诞节的习惯时,才发现原来他们这里把12月26日称为Boxing Day,是拆开礼物盒子的一天。在这天以前,别人送你的东西都是不能拆封的,只能堆在圣诞树底下。所以我明白我犯的错误是:1,礼品没包装;2,包装没写名;3,直接送交对方手中。我还观察到他们同事之间只送了卡片。所以看来只有家人才会送实物礼品,其他人之间并没有这样的习惯。但在当时我还是很泄气的,我长这么大还从没见过有人对于接受礼物是这样类似很不情愿似的一种反应,而且还是一个公司里几乎全体的人!老板们还是比较国际化一些的,至少会跟我说谢谢啊,很漂亮啊,非常喜欢啊之类的,那些本地人则完全是很平淡甚至有点奇怪的表情,好像是我做了什么让他们很不可理解的事一样。而且英国人好像太高傲,不太屑于用电子邮件,导致在高科技横行的电子时代这里互送卡片的风气却还是出人意料地非常盛行。这让我清晰地想起中学时代。邮局在这个时期也由于人们大量互相寄卡片的原因而变得非常不可靠,甚至出现本应一日内到达的邮件被拖延了20天的事发生。

本来我们计划是在这节日放假的几天里去伦敦游览一番的,但发现车票、住宿的费用全涨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联想起国内的“旅游黄金周”,还是作罢。后来又陆续听说几乎这个学校在这里过寒假的外国同学要全体分头去伦敦旅游的消息和伦敦的公共交通在圣诞期间会全部关闭的消息,更是庆幸。我们这里到伦敦并不远的,1个半小时火车程,完全可以某个周末再去不迟。

圣诞节当天,我们发现已经吃完了冰箱里所有的蔬菜,穷到只剩下肉了。于是决定碰碰运气去超市买菜。阴冷的天气,小风飕飕,路上几乎一个行人也没有,汽车也只有平日的1/5。倒是别人家门口停的车增加了不少,所以我们推断所有人今天都待在家里。跋涉到超市门口,果然关门。路上发现KFC,麦当劳这些快餐店也无一例外地全部关门。不得不再次慨叹这些英国人真是不会做生意,也不得不再次疑惑他们一堆人都凑在家里能干吗。

电视广告有一些,不是很多,都在宣传Boxing Day大打折的消息。几乎没有什么专门关于圣诞制作的电视节目,和平时没什么大区别。

这就是我眼中的圣诞节,平静而清冷。也许是因为这是在英国一个小城市,也许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核心的缘故吧。总感觉自己和这个时期这里应有的气氛还是有些格格不入的,毕竟不是我们的节日,少了庆祝的##被过滤##,最多拥有的只是忙碌中对放假的期盼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6:21 | 只看该作者
英伦生存纪实之五——打工记(二)

打扫卫生的监工老太太几乎每天给我加新码;公司老板做起决策来完全没有过程,想起一出是一出,甚至我来之前的事也恨不得赖在我头上;我才请了一天病假他就会旁敲侧击地打探我有没有在家干活儿……我是一个很宽容的人,只要不欺压得太狠,什么样的罪责我都忍了,谁让我说不溜儿人家的语言呢。跟老板口语书面语不分也就算了,互相明白就得了。那群奶奶们的市井英语,我等之辈恐怕穷其一生也难跟她们共鸣的——这就跟住在北京的老外要是哪天能跟出租车司机搭上一个完整对话能美三天觉得自己中文怪不错的是一个道理。其实即便会说,我轻易也不跟人争论的。

但是,对这周我的感觉一直不好,总觉得仿佛有什么事要发生。昨天晚上做饭竟然被烤炉箔纸划破了手指,我就知道终于祸不单行了。


今天下午我正在焦头烂额地狂发email推广我组织的国际会议,一个“无号码显示”的手机电话打来。接听又是哇啦哇啦的速报家门。老外的这种习惯实在让我很挠头——每次陌生人打来电话,先是极快地说一遍他/她是谁,哪个公司打来的,但你在根本不知道对方来意的情况下,是基本不可能听懂他的家门的,只能敷衍说一些哦,酱啊,你接着说吧——找我的是一个女性,问我有没有每天早上在做一个清洁工作,我说是啊。又问,上周付你钱了吗?我说没啊,因为上周是新年后第一周,按照惯例应该是这周五付上周薪水的。然后只听得她说:很不幸,这周我们不能付你钱了。我就傻了。

她继续说,很不幸,因为你说你不做这个工作了,所以某人把你的合同给废了。

我如坠雾里。

用了2秒醒一下,我问她:这事儿什么时候的?她说你的P45表已经寄出了。

我于是想起这事的起因了。是现公司的财务在12月的某一天踱到我身边说,你从你以前工作的中介拿一个你的P45表给我吧,这样我就相信你没有欠税了。我说好吧。我就去要了一张这个表。那人说本周内寄到你家好吗?我说好吧。结果现在已经五六周过去了,其间我追问了两次,仍然没有任何上述表寄到我家,却接到了这个晴天霹雳电话。

聪明如我,才终于明白,这个P45表不是随便发的。你向别人要这张表的时候,就是在向他们宣布:滚吧,我把你炒了。

那女人还在说,很不幸,我们这周不能付钱给你了,我给你补些文件,下周开始恢复付钱,好吗?可是事已至此,我还能说不好吗?

挂电话,越想越委屈。不是为凭空失去的55镑,而是为每天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却莫名落场空的愤慨。

阴冷的英国雪夜,无情的世界。

甚至不知道该找谁去理论这件事。我是跟学校后勤部门直接签的劳动合同,却又变成了被那家中介终止。那女人的解释是——这是学校的运作系统。

在北京,虽然也从不去争辩,但从未有被人欺诈或鄙视的感觉。而在这里,感觉类似这样的事似乎每天都在发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也许是语言方面产生的自卑,也许是与他们的做事方式不尽相同,甚至也许只是自己的凌空想像。很奇怪,我无法解释这种现象。我烦躁,我郁闷,于是表现出来的可能就是更多的沉默和对一切的不屑。不屑理解,不屑学习,不屑分析,不屑接受。我知道这样是完全错误的,但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傲气。对于一件陌生的事,我可以完全卑躬屈膝地从头学起,但是如果在我认为可以接受的时间限度内还没能达到优秀的程度,我就会完全放弃。英语可能就是这种态度的产物之一了。从小到大学了20几年,还是无法与人流畅地交流,而现在的我,早失去了为考试而奋斗的勇气,懒得再学,任它自生自灭。

令我迷惑和愤怒的是,在整件事情里,没人告诉我P45事关重大到如此地步,没人解释过为什么学校后勤部和工作中介是如此的连体运作方式,甚至我始终都没见过那个要命的P45长什么样子,却已经承担了如此不公平的后果。

我知道我不该把这件事赖在英国人和英国薪酬制度的头上,不该赖在学校后勤部的头上,不该赖在财务结算中心的头上,更跟大英皇家邮局送件的可靠性没有关系。叹口气,赖自己笨蛋吧。

狂郁闷,写出来给各位一个警戒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6:23 | 只看该作者
英伦生存纪实之六——春节感悟

最近我把桌面图片换了一个鲜红的中国结,结果每个经过我桌前看到屏幕的人都无一例外问我:这是什么?

我不能说是英国人土,连中国结都没见过——因为这些老外同事里还有一个是西班牙人。

而且前天听见老板跟人打电话讨论去香港出差的事,说过一阵就是中国农历新年了,中国人都会放假十天的,可不能那时候去呀,我得先确认一下新年到底是哪天。电话挂了,我实在忍不住主动跑去找他:“你想知道中国新年哪几天放假吗?还是我来告诉你吧……”


虽然可悲地发现,无论中国年还是西洋年,今年对于我们是注定都不会有什么大的热闹看了,甚至22号的时候肯定还是象平日一样忙得焦头烂额,因为整个公司不能因为我一个中国人而单独给我放假——但在心底,随着这个日子的一天天临近,还是在不安地期盼起一些什么来。我想,就把它叫做春节情结吧。

想来其实这并不是我一生中第一个在异乡度过的春节。以前我们全家去佛山,去徐州,去河南老家过了无数次春节,我都没觉得有什么不适;去年我嫁人后第一次没和自己的家人一起过春节,我除了觉得自己当时显得有点多余以外倒也无所谓,反正第二天就能回家了——正如人们庸俗的感叹一样,节日的意义如今只不过在于放几天长假而已。但是这一次,真正离家万里,我和老公却开始认真地过我们两个人的节日。我们设法在网上找春节晚会看,我们想破脑袋除了香菜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包一顿美味的饺子,我甚至在想要不要给公司里每个人送一个中国结,省得他们对中国文化那么无知——可是发现我们实在是没带那么多!

终于到来了的时候,预谋了一个礼拜,我还是获得了一天假期——也算是为中国人争取到的合法权益吧。(呵呵,公司就我一个中国人,说什么都是代表中国似的。)我到处宣传明天我不来了,因为是中国的春节。我还给他们讲恭喜发财和年年有余是什么意思,福字倒贴是怎样的来历和向别人祝贺春节的手势应该怎么摆——可是当我双手抱拳说“Happy New Year”的时候简直想吐。

还去超市给我家白雪买了个绒球当新年礼物。

还买了一整袋的面粉,准备明天大包特包一堆饺子。

比圣诞节快乐多了。

有人说身在国外就对春节没有感觉,我却觉得越是这样咫尺天涯越有一种被远远的家牵着鼻子的感觉。每次看见天上的飞机,就在想,哪一次才轮到我呢?这几天在公司里兼做老板的中文翻译,协助他与山东一家公司接洽采购业务。尽管我不懂他们在讨论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玩意儿,但是我当着他面与山东的工程师打电话时的谈笑风生,全然摆脱了用英语跟人交流的那种紧张和词不达意,还是让我在心里觉得很得意的。每当这些时候,我就会想起教中文的日子,可怜起正在学中文和准备学中文的那些外国人来。只是比较不爽的是前一阵突然有几天狂想吃月饼,可现在不是中秋节,就算是在北京也没的卖呀。

春天来了,太好了,以后终于可以少下点儿雨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6:24 | 只看该作者
英伦生存纪实之七——公德·素质·国情

在大不列颠这个文明发达的国度里步行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遍地都是狗屎,让你不仅在大街上享受个够,还能带回家发扬光大。

一次我们俩去看电影,开演后不久我和老公小声说了几句话,边上马上伸过来一只手拿着装满爆米花的盒子在我们眼前哗啦哗啦猛晃了5秒钟,意思不言自明——闭嘴!我很不好意思,觉得自己扰乱了公共秩序。而这些道德人士在电影结束后华灯重放时,留在所见之处的尽是一地的食品包装、空可乐瓶、爆米花碎屑——还有刚才在我们脸前面招摇的那个盒子,就在旁边的座位底下。


最近有人反映我变得愤世嫉俗,我暗自一惊——有吗?!回顾自己写过的文字,才发现语气是有些强烈了。其实愤世倒不至于,就是看不惯一部分国人盲目崇洋的嘴脸和一部分洋人对中国的不屑和无知。自己刚来的时候,也总是战战兢兢,觉得洋人的世界一切都是高度自觉高度文明的社会,于是有时候在方圆100米都没车经过的路口闯了个红灯,心里十分过意不去,觉得自己扰乱了人家的社会秩序,破坏了人家的优良传统。在超市里一伸手指货架上某个东西而挡住了别人的路,都会马上低头认错。甚至在很多场所跟人对话的时候觉得由于自己英语说得不好而担心给人家理解我的意思带来了麻烦——毕竟这是客场,总是有种好生心虚的感觉。而很鲜明的是,从来到这儿的第一天就在发现被我唯唯诺诺地尊崇的这帮人,可以公然大摇大摆地把超市购物车一直推回家门口,然后随手扔在马路边上;可以任自己家一米多高的爱犬在马路上随地大小便后扬长而去,赫然留下一堆山一样的粪便;可以在图书馆人来人往的大厅里垃圾桶盖上吐痰,让我简直想不出用什么东西去擦。

英国人开车也很不道德,从两件事可窥一斑:一天下雨很大,这在这里算是少有的了——虽然英国雨水很多,但一般都是毛毛细雨,甚至不必打伞。我和老公骑车在路边人行道上正常行驶。途经主干公路旁边时,一辆双层巴士从后面呼啸而来,在我们旁边泼起一道完美的水幕,把我们俩淋漓尽致地浇了个透彻然后呼啸而去。很显然,尖叫之余留给我的震惊是难以磨灭的。还有一次老板跟我聊天说起英国人开车的习惯,他说英国人开车太不礼貌了,都开得很快,而且总是在千方百计地见缝超车。相比之下美国人就文明得多,每个人都放慢速度,既互相礼让又有效地减少了事故的发生。我于是联想起在路上总是能看见人们把汽车开出摩托车的声音来,就象赶着去投胎。

我天天早上在图书馆打扫卫生的时候,最恶心的事之一是拣大门口地毯上扔的烟头。每天最少也有十几个,最多的一次我看了一眼就晕过去了,爬起来一边拣一边数了数,一共51个。不得不提的是,门外一步之遥就有专用的灭烟器。最恶心的事之二就是两间容纳100人左右的教室里除了他们放假的日子以外每天一进门就能清晰地看到地毯上随处都是的碎纸、铅笔屑和粘上去很难抠下来的口香糖。还不得不提,每间屋子各个角落里都有不少于五个垃圾桶。

还有人说我一说话就悲悲切切,好像受尽天大的委屈。其实,我也不是没看到别人好的一面。在英国,每个人都很客气,这是早已举世驰名的。就象许多前辈描述的一模一样:如果我跟在一个英国人身后3米内距离通过一道需手动开关的门时,他/她一定等我走过来把门交到我手中才肯离开;如果有人向我提问,或者接受了我的帮助,那个一顿感激劲儿让我简直反而觉得诚惶诚恐;在超市里、在公司里、甚至在家里,他们从我身边经过的时候都要说一次对不起,不管离我远近,经过几次就说几次,弄得我觉得好像我总是站在不该站的地方。于是天天在这种气氛熏陶下,我也练就了打电话时先问“你好吗你怎么样我很好我感觉棒极了”当作开头和把“非常感谢,白”当作结束语,哪怕对方只是30秒钟打电话来问我一个问题,或者是拨错号码的老太太什么的。

公德,人口素质,这是与国情密切相关的一个长期话题。对这件事我的看法很简单——每个人都能管好自己的话全体素质自然就高了。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我国的人口素质是在缓慢提高的。比如我小时候走在街上吃瓜子就会随手把皮儿扔得到处都是,但现在如果再这样做,我心里就会很别扭,所以我决不会乱扔废弃物破坏环境卫生。我相信成千上万与我受过同等教育的人口会跟我的情况相同。如此说来,人口的综合素质与教育程度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希望工程的推行,爱心助学的蔓延,都在为我们的未来增添着光明。我并不赞成洋人素质无上高明论,原因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你觉得黄头发的外国人就一定不会乱穿马路,不随地吐痰吗?你觉得彩色眼珠的外国人就不会偷盗、掳掠、随便杀人吗?甚至——你觉得沾了洋味儿的天气就一定比我们的好,城市乡村都能更“适宜居住”吗?虽然我很客观地承认,国人有一些不如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地方——比如汽车从来不在斑马线前避让行人,最好的餐厅、电影院的厕所里却没有手纸,所有人在公共场合都扯着嗓门嚷嚷等等,但由于我是正宗的国人,我总是希望我代表的是一个最温文尔雅且彬彬有礼的民族,一个最谦和宽容而不卑不亢的民族,一个最敏而好学又出类拔萃的民族。随着世界聚焦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随着汉语热和东方文化热的迅速兴起,我相信不久的未来我必将看到一个崭新的时代——各国的鬼子们哭着喊着签个十七八遍也要把获得中国签证看成是最高荣誉,作为东方最为博大精深的文化代表和智慧的象征我们走遍世界任何角落都可以扬眉吐气昂首挺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6:24 | 只看该作者
英伦生存纪实之八——我爱我家

家的概念,对于我,一直就是四个人。

上大学的时候起,我第一次在除了家以外的地方有了自己的毛巾和刷牙缸子。那时候,学校在北京,可是家在西边,学校在东边。每周最快乐的就是星期五中午下了最后一节课,饥肠辘辘地往家奔;最不快乐的就是每周日晚上背起一包衣服一堆杂物再赶回学校。本来以为终于拥有了向往已久的脱离父母和同龄人一起的集体生活,却发现回家的意义在突然之间变得如此亲切起来。

毕业后,回家住了,过两年,又开始想离开。年轻,便总是有些不太安分。


又搬了,自己跟同事合租房子。北京太大,家在西边,公司在东边。为了上班近,租的房子当然也在东边。这回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生活。自己赚钱,自己花钱,自己维修,自己打扫。但自己下班后做一个人的饭又浪费时间又容易过梭儿,就干脆乱吃一些了事或者在外吃快餐。这样的时候觉得回家可望而不可及。

嫁人了,这是我不在家住的日子里住得离家最近的一个地方。仍然是每周回家一次,每次还是大包小包象搬家。然后总是发现多带了不该带的,而又落下了不该落的。

从小到大,我印象中的家,气氛总是很和谐欢乐的。难免出现的浮云也总是一夜散尽。家里人都喜欢明亮的光线,浅色的墙壁,到处充满着绿色的植物,还有欢歌笑语。得以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健康成长,是我成年后有过和不同家庭的比较才体会到的幸福。

来到英国,突然发现自己做的这个决定把家搬到了天边。这下每周都没法回家了,只剩下一根长长的电话线一头连着我,一头连着另外三个人的家。

一次星期天给家里打电话,说起我在这里上火上得厉害,带了一盒牛##被过滤##早吃完了。我爸说:那再给你寄点儿药吧。星期二收到电子邮件,说包裹已经寄出了,还是快件。过了一周就收到包裹。抱着满满一箱各种各样的去火消炎药,我坐在地上哭了十分钟。我能深深体会到天下只有父母才会永远维系的牵挂。

小时候觉得文竹啊、君子兰啊这些植物都难看死了,光长叶子不开花,养个什么意思呢?可是爸爸妈妈就特别起劲儿,成天折腾这些花盆和里面绿绿的一片。现在,我们自己在英国生存维艰的情况下,竟然也买了一盆花——应该是能开花的,但是也会开得很朴素。我竟发现自己也想念起文竹的纤弱和君子兰的风度来了。我于是理解为——经历过艰苦的人,才想到要寻找一些对生命,对美好的寄托。

还经常跟老公讲起依稀记得的一点点关于小时候的故事。筒子楼里的一间屋住了一家三口(那时候我家第四口跟姥姥住一起,弄得我六岁前一直以为自己就是独生子女),摆了一圈柜子床桌椅板凳缝纫机以后还有我一个跳舞的空地儿。我记得自己对着录音机唱歌跳舞的情景,记得抱着一本翻烂的三百六十五夜永远也看不完,记得发小脾气搁着桌子把瓷碗扔了几个滚儿却被那头儿的爸爸接个正着,记得不听妈妈劝告非要在床上乱蹦终于一头栽下来才老实。记忆长大的时候,宽容的爸爸妈妈变得蛮横,不准我说谎,不准我学习不好,不准我放寒暑假先玩后写作业,不准我乱花钱,不准我跟社会青年来往。

他们没要求我一定要考第一名或者一百分,只是要尽量保持名列前茅,这使我学会奋进争取,同时也明白天外有天。他们也从不夸我,至少从不当着我的面夸,不象我老公他妈那样每分钟都把这个宝贝儿子挂在嘴边上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的功绩。我得承认这在我成人最初多少还是有些挫败了我努力的积极性和自信程度的,不过幸好这些都得以从后来的工作中找回。而这种不夸奖的作风却酿就了我后来谦逊的中国人风格,展示成绩之后总是先奉上合作者的努力,如此反而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和赞赏。

由此,我要感谢爸爸妈妈在这二十多年里将我培养成一个聪敏多艺,知书达理,戒骄戒躁,永攀高峰的时代强人,在恶俗面前脱颖而出,在雍华面前不卑不亢。

目前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帮爸爸妈妈和菠菜小妹顺利办好探亲签证,让他们也可以到发达的大英帝国(这个被我称为破烂地方的国家)来领略一下它的湖光山色和风土人情。在我大学毕业以前,无论是回姥姥家爷爷家还是游历祖国的湖海山川,只要是离开北京的旅行都是我们全家一起去的,我要让这个传统发扬光大。

今年又逢闰年,谨以此文送给爸爸妈妈四年才有一次的结婚(不知道几周年,32?)纪念日。有了这一天,才有了后来的我凌空出世。希望他们一生都为我这孩子感到骄傲!

你是我记忆中忘不了的温存(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主题曲)
你是我记忆中忘不了的温存
你是我一生都解不开的疑问
你是我怀里永远不懂事的孩子
你是我身边永远不变心的爱人
你是我迷路时远处的那盏灯
你是我孤单时枕边的一个吻
你是我爱你时改变不了的天真
你是我怨你时刻在心头上的皱纹
你是我情愿为你付出的人
你是我不愿让你缠住的根
你是我远离你时
永远的回程票
你是我靠近你时开着的一扇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6:25 | 只看该作者
英伦生存纪实之九——开会记

跟老外一起开会,我可终于算是领教过了。

今天早上上班,一进楼门就发现到处都在张灯结气球,大条幅赫然写着庆祝科技园区成立20周年。所以老板在五分钟后冲进办公室时第一句话就跟我开玩笑说:气球是你弄的吧?

其实我们今天的确有个重要会议,但可不是什么科技园区庆功会,而是一个6小时的董事级会议。你要问我为什么会参加,答案是他们其实都是在“给我干活”的呀。嘿嘿……


打工记中提到我目前的工作岗位是组织筹备一个国际会议,预计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600人次参加,为期3天。为了这个3天的会议,我得筹备11个月。现在是我的11个月进行到第4个月的时候了,按照进度设计,这个时候该公布会议议程安排了。可是议程从哪儿来啊?要从前两个月征集到的论文中来。而这个8人会议就是为了选择论文的目的而召集的。由于我的辛勤工作征集到了多于往年2/3的论文数量,于是我只能不好意思地把他们的会议安排延长了一些时间。
我原本不认为我应该参加这个会议,也完全不认为我有必要参加,因为我对他们的讨论内容一窍不通,也根本不会对他们的最终裁决定有任何影响。我对于他们来说在整个会议组织联络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传声筒,信息收集中转的作用而已。但老板说让我必须在那儿坐着——他也是8人之一——那我就只好坐着看热闹了。原来老外开会的时候也是有些官腔的——尽管这些都是平时彼此很熟识的人,主持会议的主席还是拖着长长的声音用压低了的嗓音说:“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现在开会啦。首先宣布有几个人不能参加……(其实一共这个委员会只有11个人,加我12个,在座的有8个,谁来谁没来不是一目了然。。。)”接下来他们开始热情洋溢地讨论,我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的内容(全是很专业的关于论文本身的内容),但从他们的语气和表情看来他们还总是在互相开一些玩笑的,又全然没有了开始时的那种假正经和拘谨局促。

午饭时间发生的事在我看来简直就有些不可思议了。首先,这餐虽然是我昨天就预定好的,但我真是打死也没想到所谓的自助午餐竟然就是送到会议室来的这样简单的两大盘三明治面包和一小筐炸薯片!而那个主席还有些意外地说“比平时还好点儿”!!接下来大家全都起立,把椅子塞进桌子下面去。我假装在一旁专心地用楔子对付那个门让它保持开启状态以便通风散味儿(这些三明治马上就把屋子里弄得满是跟我早上打扫的图书馆餐厅里一样恶心的食物气味),一面在悄悄观察学习这些体面的女士和先生们准备怎样体面地进这一餐。只见他们各自取了一只盘子,捡了3-4块三明治放在里面,就捧着盘子站到一个贴墙的角落里开始极安静地吃。我效仿后怎么待着都别扭,觉得自己在经历第二次军训。面包中间夹的一律是酱料拌着各种肉糜和切碎的蔬菜,像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一样凉入心肺。我自从来到英国虽然每天中午也是吃类似的三明治面包作午饭度日,但我一般都会给自己倒一杯热水佐餐,从未这样透心凉地吃过一顿饭。旁边有热茶和咖啡,但这种站着悬空吃饭的方式离桌子八丈远,实在无法同时喝水,只好先忍着了。

饭后他们闲聊一会儿就继续开始讨论。6个小时对我来说简直就是煎熬,因为我实在没事儿干还不能走。我就纳闷儿他们怎么也不困那?!屋里用我的标准衡量还算暖和,很多人却热得脱掉外套只剩一件衬衫,甚至有人打开了空调冷风!!其间他们还派我回办公室去倒了一批茶来。八杯水抬到楼上还真是挺沉的呢。顺便说,老外公司里都有一个小厨房,里面有冰箱、微波炉、烧水壶,并常备着茶包、咖啡、牛奶等,还有各位同事自己带来存在这里的果汁、水果、面包、黄豆罐头什么的。平时白天他们会自己来烧水泡茶或咖啡,午饭有时侯会出去吃,有时侯就吃这里的存粮。柜子里有好多瓷杯和勺子,自己人喝水当然就从这里面挑个杯子用,客人来了倒水也是用这堆杯子。每天晚上下班后会有写字楼的清洁工来把所有用过的杯子都洗一遍,第二天大家就接着用,也不分你我,四海之内皆兄弟。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既环保又节约了经营成本(不用买好多纸杯),但一旦这里面有一个人罹患肝炎鼠疫艾滋病甚至感冒发烧恐怕其他十个人就都离住院不远了。本来要是依着我的卫生习惯是打死也不能跟他们共享这些杯子的,可是为了入乡随俗跟本来就不怎么热情的英国人沆瀣一气我就只能咬牙忍了,当然了——除了有两次别人帮我倒回来的水明显用的不是我刚才那个杯子我实在是咬着牙也喝不下去以外。

截至我写完这篇文章, 6小时已经拖到了8小时,我脑袋疼得要爆炸了,他们还在充满##被过滤##地讨论个不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放我回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6:27 | 只看该作者
英伦生存纪实之十——生活习惯篇

英国人的一日三餐恐怕是世界上最无趣的饭了。所有人都说任何国家的饭都比英国饭好吃。我们虽然来了许久,但一没钱去饭馆吃正餐,二没机会去英国人家里蹭吃蹭喝,只好道听途说地凑起来,权当是我的经验。

在我们还和我们的毛里求斯哥们儿一起租房子住的时候他曾经给我们做过一顿英式早餐,所以我可以说这个还算是我的亲身体验了。一般来说英式早餐是很丰盛的,比较正宗的话一般要包括吐司面包、培根煎肉、烤香肠、煎蛋和茄汁黄豆等。但是天天一早6:00起来就要吃那么咸的肉的话有点受不了,所以我们把它改良成了烤面包片抹黄油蜂蜜和微波炉热好的牛奶里加入一些脆玉米片。有时候还拿面包片抹酱豆腐当馒头吃。


一般正常的工作都是早上9点开始,然后到10点半左右,如果是做体力劳动的人会有一次15分钟的集体休息时间,象我们打扫厨房那会儿就是这样。那样的地方会有一个管理员提前来问你休息的时间想喝什么,茶还是咖啡,放不放糖之类,然后等你到那个休息室的时候你的饮料就已经热气腾腾地摆好了。后来在公司里上班,虽然不会再那么准时准点地集体休息,但秘书小姐或好心的同事会一天内数次过来询问每个人要喝点什么,然后统一烧水泡制。甚至在公司小厨房的墙上还贴着一张纸,上面列着全体人员名单和喝水的喜好,比如你会看到如下字样:

Dr Rob Eden Managing Director Tea+Milk (茶加牛奶)
Mark Moulden Engineer 2 x BLACK Coffee (2勺黑咖啡)
Mark Brandist Engineer Tea+Milk+Sugar (茶加牛奶加糖)

如此这般说来,我什么时间喝水,喝什么水还得别人来控制,太不爽了。所以我坚持自己倒水,变成了一个异类。后来发现这样有点不太仗义,因为别人喝水的时候都还是问我,于是变成了我一喝水就帮每人倒一杯茶。后来又觉得这样太累,那秘书小姐岂不是没事干了?于是又变成了白天上班尽量不喝水,晚上回家恶补。没办法,这就是国情吧?更让他们觉得奇怪不解的是我总是要喝“水”而不放别的任何东西。我承认他们的红茶加牛奶的确是非常不错,可是一旦放凉了就无法入口,所以一杯茶必须要在10分钟以内迅速喝完。而且一天之内如果老喝这东西,尽管不放糖嘴里还是觉得黏糊糊的。再想想一天得喝进去多少全脂牛奶我就不寒而栗。但是每次有人过来问我要喝点什么的时候我回答“请给我倒杯热水好吗?”他们第一次都以为是自己听错了一定要非常惊奇地重复一遍确认一下,第二次就诡秘地笑着说“热水是吧?”然后离开,第三次便开始拿这事开玩笑。也许在他们的概念中,热水怎么能是人喝的?那是洗澡的。西班牙人比较热闹,竟然问我你要喝几度的热水?我说那83度吧,等他端来时说对不起,可能现在只有82度了,因为我走过来的路上它就凉了。也曾有人认真地问我:你怎么能只喝热水呢?水有什么好喝的?我说我不想喝太多茶晚上睡不着觉,我们中国人都喝这样的白开水。这样解释着,我能看出他们的表情还是一副大惑,做出夸张的非常不可理喻的样子。西班牙人直接说我是一棵花儿。不过现在他们已经习惯了这件事,问都省得问了就直接给我倒一杯水来。

午餐一般是一天中最简单的一顿饭,大家的目的好像都是越快越好。在公司制度里规定是有半小时午餐时间,没有午休。所以有些人,比如我,会带些自己做好的三明治之类在办公室里吃,10分钟就够了。也有人现出去买一些面包或者快餐什么的回来吃。英国人吃午餐一般都很晚,比如公司里的同事和老板们一般都是1:30到2:00左右出去吃饭。

我接触到的工作里还没有哪个是明确规定了下午茶的时间的,这和我原来对英国的印象不尽相同。也许那已是几个世纪前的曾经沧海,经过了数年人家早已经把这个休息时段改到了上午吧?我联想起一些外国人对于中国人还是长辫子的印象,和我在两年前曾导游的一个纽约老头儿指着胡同里破烂不堪的平房对我说“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时我心里的震惊。

他们的娱乐一般放在周末,比较普遍的娱乐休闲方式就是去酒吧——他们叫Pub——找人喝酒聊天。很小的酒吧里挤满了人,坐着站着都有,高谈阔论。有些酒吧还有卫星频道可以看直播足球比赛。我很奇怪英国人视足球为生命,却为什么5个公共电视频道里没有一个是转播体育节目的。他们的几个频道都以新闻、电影居多,还有一些文化节目和知识问答类节目。我见过的连续剧都是没有片头没有结尾突然开始突然结束的风格,看了一集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演下一集根本接不上弦儿。而就是这样的5个频道,每年要收电视税116英镑/台电视。也就是说理论上讲你家有几个电视就要交几个税,否则被城管的抓住罚你5000镑也是有法可依的。也有家庭安装了卫星天线,那样可以看的节目就会多多了,专门的体育频道、教育频道、儿童频道等应有尽有,但我们无心咨询,也不知道要开到什么天价。

来之前看了一些书和网站的介绍,说英国人穿衣服很随便很朴素。但是来了以后发现也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土。每个地方自然都有艳丽和黯淡的不同服饰,但商店里卖的衣服在我看来都是非常不朴素的,花得眩目,怪得另类。这里的女人一般都会戴无数件首饰,项链挂3-4条,手链一边一摞,戒指没有10个8个也要有3个4个。耳洞穿一串儿的倒也不新鲜了,北京大街上有的是,但是男生穿眉环、鼻环、唇环、舌环的我在北京还真没怎么见过。这儿的女孩一般都喜欢低腰裙或裤装,短上衣,于是不可避免地露出可怕的腰间一圈肥肉,加上天生的白色皮肤……别人告诉我那叫“Sausage(香肠)”,我看比“游泳圈”还形象些。

英国人——也许是西方人——还普遍有一个非常恐怖的习惯,就是狂不怕冷。我们第一次来的时候刚刚9月,初秋的天气,时冷时热的。而且那时侯我脑子里还满是对北京盛夏的印象,所以看到满街的赤臂大腿还算可以理解,觉得人家的夏天就是比我们那儿凉快多了。随着圣诞节的邻近,冬天总该算是到了吧,那些袒胸露怀丝袜短裙们也无非就是在外面加了一件飘逸的敞开式风衣而已。甚至很多老太太拄着拐杖还穿着丝袜露出两条小胖腿满世界乱走。办公室里没有空调,冬天只有一个比较大的电暖气,还离我挺远。这里的人不是衬衫(有时候还是短袖的)领带就是长裙飘飘,一天到晚我这儿刚觉得暖和点儿他们那边蔫不出出地窗户就开开了,逼得我在屋里穿大衣、戴手套。后来还好点儿,蹭了个小暖风机摆在后边对着我一个人狂吹。开始几天里我还穿衬衫皮鞋去上班想努力混个职业形象,结果装了没两天就败下阵来换成里三层外三层小毛衣大毛衣加厚厚的旅游鞋。夏天倒是还没经历过,不知道他们在没有空调的办公室里挤那么多人将要怎样调节温度,反正我在两个屋子的墙角均看见了桌上型电扇!我由此已经开始想像一屋子文件满天飞的场景了。

英国人下雨不打伞,下雪的时候才打。因为这里下雨一般都很细而且东西南北风一起刮,但下起雪来却能铺天盖地让你绝对5分钟内变冰块儿。

英国人的不讲卫生在我眼里也算是登峰造极了。他们刷盘子从不把洗涤灵冲干净,全是泡沫就算洗完了;买回来的蔬菜水果一般都不怎么洗就直接吃了更别提削皮的事儿。和我们一起住的英国人和偶尔来找他的女朋友在家里都从不穿鞋,就穿着袜子甚至光着脚丫子到处乱走;每次他做完饭或者洗完澡弄的厨房一台面都是黑糊糊黏了吧唧的东西,厕所一地的水,到处一片狼藉景象。公司里的那帮人如果在工作的中间吃午餐或者零食什么的都是拿起来就吃,不管先前刚干过什么事,从来没有先去洗洗手这个概念——尽管办公室里一步之遥就有水池。甚至每天早上我都看见我的监工老太太和她的同事们在打扫厕所的间隙里喝咖啡——对呀,就是在厕所里喝!真纳闷儿怎么喝进去的……

来到此地半年有余,目前让我咋舌的基本只有这些。日后若有不同趣闻再作补充说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6:28 | 只看该作者
英伦生存纪实之十一——正宗的大不列颠英语

我们刚来的时候听不懂别人的英语,不是因为脑袋里词汇太少或者他们说话语速太快,而是因为那时战斗经验不足的我们对敌人的发音规律完全没有掌握要领。后经过了若干月接打电话和与不同阶层男女老少打交道的艰苦修行,我们终于略微摸到了一些门路,也由此打开了一些局面。

其实既然是叫英语,总体来说语法上与我们学校里所学相比是没有任何改变的。这就和我们汉语是一个道理——全国上下省地市县,哪能说话都一个味儿呢?除了在天安门及其很小的周边地区严格推广播音员标准的普通话以外,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各自方言。如果你不幸是一个来自北京城区的旅行者,那么如果到了河南山西黑龙江这些离开北京不算太远的地方还可以基本交流无障碍,但到了江苏上海就要开始心虚,如果到了广东福建海南岛,估计就只有瞪眼的份儿了。英国虽然没有那么地大物博,但这种地域差别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的。


我们住的地方是英国中部,西米德兰兹郡考文垂市。这里的本地人口音有些重,但掌握规律后还是基本能听懂的。幸亏我们去苏格兰的计划只是旅游几天而已,因为听说那就跟粤语和北京话的区别一样强烈摧残人的自信。

英国英语的妙处就在于它把一切我们已经从小习惯的发音规律基本上都给改变了。比如 /ə/ 他们会念成 /a/ ,/εə/ 念成 /e/ ,/æ/ 或 /a/,而 /Λ/ 又念成了 /ə/ 或者 /u/ 。同理地,/ai/ 成了 /oi/ ,/o/ 有的时候是 /o/ ,有的时候是 /u/ ——这全看说话者的高兴了。举例说明:

字母“U”读 /Λ/ 时的发音基本上会是 /u/ ,比如bus, set up, cup, rubbish 都会变成 /bus/“布斯”,/setup/ “塞吐扑”,/cup/ “库扑”和 /’rubish/“入比师”;有时侯变成 /ə/,如just /jəs/ “折丝”;可是有时侯又成了 /i/ ,比如computer我就听人念成 /compitə/ “康批特”。

字母“O”读 /Λ/ 时一般都会成为 /u/ ,比如double /dubo/ “督宝”和done /dun/“顿”;但是有时又读了 /ə/,比如month /mənth/ “闷死”和open /’əpən/ “饿盆”。

“are”的字母组合我们知道念 /εə/,而他们会把flare读成 /fla:/ “弗拉”, where读成 /wæ/“歪”。

“er”成了 /a/,如order /’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a/ “噢大”。

“ear” 应该是 /iə/,现在成了 /ia/。比如hear /hia/“嘿啊”。但我没听过他们说“耳朵”这个单词会怎么说……

字母“H”吹气吹得厉害,所以念出来就是 /heit∫/ “嘿吃” 。

还有一些就是我根本无法总结的规律了,听到也许也能理解,但会在心里发笑那种:right /r כit/ “若依特”;tomorrow /tə’murəu/ “特木肉”(木樨肉?)。

这种读音发展到极至就是把一个单词里两处(或以上)读音都念得与音标不符。这样的时候你一般就比较难弄明白他们在说的是哪个字了,比如number(号码),他们读成了 /’numba/ “弄吧”,“summer(夏天)”读成 /’suma/“素马”。但凡有点儿良心的给评评理——这个还能叫英语吗?这种英语搁谁能听懂啊??

关于读音,还有两个小典故:

把“A”读成 /כ/
有一次我听人家说了四遍一个妇女的名字以后还是没敢直接叫她名字还是一直跟别人说“前台那个lady”,别人大概觉得我这样特没礼貌,要不就是觉得我笨到极点了,于是很生气地纠正我她叫Bob啊,我茫然依旧——我虽然对英国人的姓名不甚熟悉,但是打死我也知道一个女的怎么也不可能叫Bob呀!后来又听了n遍后幡然醒悟——她叫“Barbara”。
还有一次,还是刚来第二天的时候,我去面试一个工作。前台没人,一个小伙子经过此处,我说我是来面试(interview)的,我按照美语的发音省略法念成了“inerview”,而那个小伙子吃惊地说“inTERview”???好你等一下哦我去找人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此外,他们的词汇特殊用法就更让你目不暇接了。

从最常用的说起:
打招呼的时候不说哈楼,说“Hiya”;
谢谢后面都说“mate”,意为“老兄”,使我想起小品里面山东人的“伙计”;
好的不叫“yes”或“ok”,叫“lovely”或“brilliant”;
打电话不叫“call”,叫“ring”;
谢谢不叫“thanks”,叫“cheers”;
展会上的展位不叫“booth”,叫“stand”;
安装电脑软件不叫“install”,叫“load”;
设法解决找出办法不叫“find out”,叫“sort out”;
地铁不叫“metro”,叫“tube”;
电梯不叫“elevator”,叫“lift”;
公寓不叫“apartment”,叫“flat”;
对不起没听清楚不叫“Pardon?”或“Excuse me?”,叫“Sorry?”
出租不叫“rent”,叫“let”——很多地方的房屋出租广告就写“to let”;
酒吧不叫“bar”,叫“pub”;
去机场接人不叫“meet”或“receive”等乱七八糟的词,而叫“collect”,又让我想起《鬼子来了》——“年三十儿午时黑夜过来取人”;
亲爱的不叫“dear”,叫“love”,他们会说“Cheers, love.”,“Bye, love.”;
你好吗不叫“How are you?”,叫“Are you all right?”;
说实话不叫“to tell you the truth”,叫“to be honest”;
试一试千万不要说“try”,太土了,要说“have a go”;
有些市井英语管午餐叫“dinner”,弄得我好几回一愣一愣的;
“pants”美语里是裤子,等于“trousers”,但在英国可千万不能在大街上乱说,因为那个是内裤的意思。
还有一些我本来也不知道怎么说的词,现在学会了:
夸你衣服职业化叫“you look smart”;
快递叫“courier”;
CCTV是监视器 (Closed Circuit TV);
接电话时的“hold on”更客气的说法叫“Can you spare with me one moment?”
接电话时问别人姓名我一般说“Can I have/take your name, please?”,而其实英国人的正式说法是“Can I ask who is calling, please?”
吸尘器金山词霸查出来叫“dust collector”——实在是高翻。这里人一般叫“hoover”,动词自然就是“hoove”。只有我的监工老太一个人管这个叫“vac”(注:此为读音,我不知道是哪个词,字典里找不到),天天让我“vac”教室的地毯。
搞定叫“sorted”;
我明白了叫“understood”;
问xx一事怎么样了除了说“How is …. going on”以外还可以说“What’s the story of ….?”;
还有他们的一些特定习惯:
“Up”:他们特别爱在动词后加“up”,如“wash up”,“phone up”等等。所以我也受到影响说一些,比如“I’m clearing up my mailing list.”;
“Right” :他们会在一边听你讲什么事一边说这个词,表示他正在听或者听懂了你的意思之类;
“Absolutely!”:就是他们在说“好啊好啊我同意!”这样的意思;
“And you!”:如果我说“Nice weekend!”,他们通常不说“the same to you”,而是“And you!”。并且这里“and”要重读;
“Outstanding”:他们更多用于“未完成的”这个意思,而不是我们通常看到这个词所理解到的“杰出的,显著的”这层意思;
“Chase”:可能是我工作的缘故,“chase”这个词听到和用到比较多。原意为“追赶”,他们一般都是用来“追赶”一些报价单或项目进展情况之类的;
10点半他们说“half ten”(半十点),而不是我们通常所学的“half past ten”(十点过一半);
与洋人电话打得多了,我也学会了一上来自报家门。但如果是初次联系的地方,他们也记不住你是谁的,一般都在谈话结束时再问一遍。于是他们一般说:“What was your name? and the company was….?” 给我的感觉好像是问我刚才叫什么名字,现在难道就不叫这个名字了吗?
“Happy Christmas”:这个最摧毁我对中学英语老师的信任了——我记得她们反复说和“Christmas”在一起的只能是“Merry”,只有“New Year”才能用“Happy”的呀!可是我曾真切地在一片“Happy Christmas”洋溢声中与大家告别节日前的最后一天。

连读总结得不多,目前只经常听到以下两句话:
“of course”变成“kosh”:如“of course you can”——“kosh you can”
问你喝水吗叫“Do you want a cup of tea?” 因为对他们来说喝水就等于是喝茶,只有一小部分人会要求喝咖啡。但是这个“a cup of tea”会被念得飞快,叫 /’kΛpəutei/。
不仅是读音,拼写方面也有轻微变化。他们写东西的时候,一切“Ltd”,“Mr”等之类的缩写后面都没有点儿,所以如果是000号信箱就变成“P O Box 000”,看上去好别扭。美语中“ze”结尾的动词基本都变成“se”,如“organise”、“analyse”;美语中“our”省略了“u”的地方现在都加回来,如“favour”或“colour”等;所有的“center”都写成“centre”。
在他们的语言中,反意疑问句使用频繁。如:
- He is not in today. (他今天不在。)
- Oh, is he? (哦,是么。)
以下就是我和一个同事使用这种句型的对话:
- I got up at 6 this morning. (我今儿早上6点起的。)
- Oh, did you? (哦,是么。)
- So I’m very sleepy now. (所以我现在狂困。)
- Oh, are you? (哦,是么。)
如果我说恐怕就只能是2个简单的“Really?”了事了,因为我算不过来该反哪个动词,哪个时态,哪个人称等等,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至此我只能写出我经常听到记下来的一些词句,鉴于我对语言学习的不深入作风,一定还有浩瀚的内容被我忽略。希望读到的人借此契机自行继续收集,掀起英语革命的新##被过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6:30 | 只看该作者
英伦生存纪实之十二——复活节去了苏格兰

4月7日 晴
4月8日 阴,傍晚有雨
4月9日 阴,有大风
4月10日 阴
4月11日 晴,下午转阴
4月12日 阴

于是你该明白为什么我们的照片和录像片全是黑乎乎的了。

英国放假都很科学,这点的设计的确比中国灵活。他们除了圣诞节和元旦是固定日期外,其余全部公众假日都随年度的不同而改变,通常安排在周五或周一,让你和周末拼在一起有一段完整的时间。复活节有两天公立假期,分别是周一和周五。我又请了两天假,得以去苏格兰旅行约一周时间。


在往返交通工具的选取问题上颇费了一番周折,最后的结果还是非常让人满意的——去程搭乘维珍火车,回程蹭老板的免费汽车。老板怎么那么好?待会儿再说。

订票的工作完全是通过网络完成的。不仅买了从考文垂去格拉斯哥的票,还买了格拉斯哥到爱丁堡。

为了省钱,买的票是一大早的第一班,6:05。是以我们要5点起床吃饭洗漱,走路半小时去火车站。真是困啊~~~~而且狂冷。英国的冷完全是由日光决定的——有太阳就热,没太阳就冷。到了车站发现还颇有几个候车的人,但多是体力工作者,穿着脏了吧唧的衣服,提着工具袋。英国人大都过着闲散的生活,恐怕没什么人会象我们这样为了旅行起那么早的。

伯明翰换过车又坐了5小时终于到达格拉斯哥。老公的好朋友陶陶同学来接站。他们小学是一个班的,也就是说跟我是一个年级的。我们一堆人从小其实都认识,只是不很熟而已。你还能说世界大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他目前在格拉斯哥大学上博士,今年就要毕业了。我们此行将要投宿他家。

当天下午便参观了拥有500余年历史的格拉斯哥大学,其雄伟坚固的建筑的确让人折服。学校的主楼像一座城堡,高高的哥特式尖顶挺拔而出。无论走到城市的任何角落,这个尖顶都能随时映入眼帘,指引着回家的方向。主楼分作对称的两个方阵,中间由一道门廊隔开。门廊内的拱顶错落有致,加上年久的黄墙壁中带着斑驳的黑,营造了别样一番洞天。学校正门口还有一座恐龙塑像,代表着著名校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1951年校庆500周年时,校方还翻修了校门,将瓦特、亚当·斯密等历届名人同学的名字镌刻在门栏上作为永恒的纪念。

第二日上午便去了苏格兰几大知名湖泊之一——洛蒙特湖。可惜天气的阴霾使得景色黯然不少。乘游船行驶在广阔的湖面上,听老船长时而用苏格兰式英语讲解一些沿岸景致的历史渊源——大多是一些古代城堡改修的豪华酒店,甚至迈克尔·杰克逊和肖恩·康纳利等人均曾在此下榻。虽不是海边,却有成群的海鸥相伴左右。

当晚,朋友的朋友在他家设宴招待我们,也请来了更多朋友的朋友们。尽管来自五湖四海,在国内也许很难说有什么共同语言,但在遥远的异地,亲切的“你好”融化了生分和隔阂。主人家是南宁的,所以尝到了广西式的火锅,发现我们原来太缺乏想像力——那么多东西其实都可以用做火锅涮料的!另外发现当地的中国朋友互相称呼名字都很奇怪,要么是名,要么是姓,只叫一个字。有点不适应,跟老外似的。纪录一下,当天见到的有陶陶和他可人的女朋友婷婷、主人高冈和勤劳的老婆蓉蓉,以及阳的一家——太太和三岁的乐乐。

后来一天去了几乎远在市郊的科技馆。借了陶陶的摄像机拍下了许多有趣的场景,不再赘述。但其中有一个非常高科技的分馆内由于规定及技术限制不可能留下任何影像,于是只能遗憾地身临其中留连一番。那是科技馆内的IMAX影院,我们叫立体影院。这样的影院在全英也只有4家而已,分别设在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和格拉斯哥。那里的3D电影使用世界领先技术,完全根据人眼的观察视角和视觉原理制作。观看者需要戴一只特制眼镜,两只镜片分别收集纵波和横波,将荧幕上的影像还原成3D图象。我们看的一场电影名叫“电脑世界”,模仿一台巨大的电脑构筑的内部世界,将其分为若干个小场景,由一名数码导游引领漫游。有的场景在海底,有的在蚂蚁家族,有的在辛普森一家,有的又到了巨人的书桌。林林总总,色彩缤纷。看过一个小时后简直沉浸忘返。慨叹着人类的科技水平,也期盼着下次的机会。

对格拉斯哥的城市印象还包括遍地的胖鸽子。它们不怕人,而且懒得要命。眼看着汽车就在眼前了还宁可在马路上用两条细腿撑着猪一样的身体飞跑而不愿飞一下。相比来说考文垂的鸽子可就勤快多了。

格拉斯哥有楼,这也是我觉得它比较象城市的原因之一。虽说在英国楼都是给贫民住的,有钱人都住独立的房子,还是觉得10层以上的楼房才是城市的标志。

格拉斯哥还有地铁,这更让我觉得它象个“大”城市了。因为只有城市大,人口多,车多堵车交通不便的地方才会有地铁的出现。这里地铁到达的范围其实很小,只有一个环线,沿线有大概20站左右。而且这个地铁真的是不敢恭维——别说跟北京上海没法比了,就是比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我看也强不到哪儿去。低矮的车站,霉味四起,双向站台只能最多并排站4人,车门要是不弯着腰进肯定给你撞一包。上车后就更难受了——嘈杂,气味,摇晃,陶陶说他第一次坐快吐了。他戏称这地铁叫“钻老鼠洞”。也许我以前在北京天天就坐地铁上班练就了适应力,我倒没觉得要吐,只是很不舒服。而且就是由于地铁时间没看好,我们离开格拉斯哥的那天不得不平生第一次在英国打了车。那天正好遇到星期天,地铁站要10点半才开门,而我们的火车票是早上7点多的。无奈1英里的路程竟然收了3.8镑!

离开格拉斯哥,来到爱丁堡,我得先讲一段故事。

我的老板叫Terry。

其实严格说他不是我老板,可以算是兼理人事部吧。他的职位是市场部经理,但是公司新来的行政类员工都由他起草签署合同,也都要向他报到。我的个案就更为特殊一些,我实际上跟这些同事根本都不算一个公司的——他们对外有两个名称,一个经营环保产品,一个专门组织会议。显然他们都是环保公司的,而我一个人就是会议公司。由于我只有一个人,在这里又是一个外国人,所以当我有什么事想不明白或者缺乏本地经验的时候,我一般都会先去问我所谓的“顶头上司”Terry,如果他没空再转向去问他的老板——也就是我们所有人的老板萝卜(他的名字叫Robert,大家都昵称他Rob,我听着就象“萝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事实上我是Terry一手招聘到这家公司来的,后来也是他将我极力举荐给萝卜我才得以继续在这家公司生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已经非常感激他。何况他平日里给我的各种提携关照,让我不知说什么好。渊源还是追溯到了圣诞节,我和老公为了表示感谢请他去中餐馆吃了一顿饭,他还感动得不行,说春天里我可以开车带你们去苏格兰玩玩。当时一笑了之谁也没当真,我知道他家住爱丁堡,而且他几乎每周开车往返于两个城市,所以——客气话么,谁不会说。但这一次,节日期间的火车票贵得要出人命,我想起了他曾经不经意的“承诺”,决定冒死去问他一问。

他这个人,用我们另一个女同事的评价原话说就是“too nice”(太好了)。他在每个人的视野里都永远是一副和善的面孔,微笑的表情,有礼的举动,客气的言谈,让你深刻体会什么叫绅士。不乏幽默,经常拿我开涮,但每次涮完以后会马上道歉说呵呵我在开玩笑呢。当我向他提出任何问题或需要他的任何协助,他总是会尽最大的努力配合我的需要。
所以当我委婉地提出我们复活节要去苏格兰玩,想蹭他车从爱丁堡回到考文垂时,他答应得痛快极了——就用一个他的口头禅字眼:“Sure”(当然)。更一件让我大为感动的事是他主动提出如果我们能带自己的睡袋去的话我们可以住在他家!

我们和他约好到达爱丁堡后再跟他联络,他会带我们去一些好玩的地方。由于我们是坐一早的火车,星期天早上9点就到了爱丁堡车站,所以就没有骚扰他,自己去了爱丁堡的城堡参观。

城堡的古旧风貌有些让人驻足留恋,不觉间比约定联络的时间晚了一点。回到火车站附近,给Terry打电话,得知他已在前来火车站的路上了!心中一愧,觉得明明是自己在求人家,还很不守信。如约见到,他依旧是一副春风满面。他说带我们和他的女儿去找他的朋友和朋友的女儿,然后一起去一个风景好的地方“walk”(走路)。这件事如果用一个恰当的比喻,就是一个外国朋友来找你玩,你带他去香山而不是故宫。

开车又开了一个小时,来到远离爱丁堡的一个苏格兰小镇。那里的山名叫“East Lomond”(东洛蒙特山),顾名思义,当然还有一座西洛蒙特山。两山相隔不远,但一个下午只能去一边。见到Terry热情的朋友,是个和蔼的老头儿。他说他在练气功,还准备过两年到中国去当助教。

后来的事我就没法平静地形容了,只能一个字——累。原来外国人所谓的“走路” 这种休闲方式就是指爬山!平日里他们走十分钟的路我通常要照着半小时去计算,所以跟他们一伙人一起爬山的恐怖感觉就可想而知了。连跑带颠儿上气不接下气还总是追不上……他们有时候会问:你们还好吗?我们也不能给中国人丢脸呀,只好说:没问题!(汗。。。)不过很有趣的是,由于当天是复活节星期一,一路上有许多踩扁的鸡蛋。我开始还以为外国人爬山都喜欢吃煮鸡蛋,可是不明白为什么又不吃扔一地。后来Terry解释才明白原来他们复活节的传统之一就是比赛从山上把彩色的鸡蛋滚下来。
当晚他又请我们和他的女儿一起去吃饭。这是一家英国的餐厅,我们于是终于真正吃了一回英国餐馆里的饭。果然如前人描述:哪国饭都比英国饭好吃。如果用我的话来描述就是:简直不是人吃的。一般菜单会分为开胃菜和主菜,当然还有些饮料什么的。你可以选一道开胃菜一道主菜,或两道开胃菜。那些食物的名字总是很怪异,每样里都有几个词永远也看不懂的。我于是找了一个只有一个字看不懂的沙拉,是菠菜、西红柿、草莓辣椒酱以及一种什么东西(看不懂的单词)拌在一块儿,我觉得总不会太差。端上来一看,那个看不懂的词白白的象豆腐。老板的女儿解释说是一种奶酪。我尝了一下,有点酸,但总的来说还可以接受。再尝,有点奶味儿,不太喜欢。再吃下去,越来越恶心,黏糊糊……大部分吃完了,剩了一堆那个白白的在盘子里。我很不好意思,但实在不想吃下去。主菜端上来,我简直!#¥%…—*”£$%^& ——盘子里整整齐齐摆了8块那东西和7片西红柿!这这这就是一道菜了?8镑(相当于120块钱人民币)?!我在心里吐了哭,哭了吐,可是表面上还得若无其事地把这些东西全吃进去,并且说“嘿嘿,不错”。

晚上我们如约住在Terry家里,他还很体贴地留给我们独自一个小时让我们洗澡收拾什么的,自己出去酒吧喝了一杯才回来。

第二天一早,他又带我们去皇家植物园。老实说除了跟着他急行军我几乎看不到什么景色——他走路实在太快了。而且当时苏格兰天气还比较冷,许多花都还没开,我只看到一堆树。让我比较惊讶的是园内竟然有一个专门的中国园(Chinese Garden),不过大部分的植物都是云南等南方省份的。也难怪,北方只有杨树和柳树,没什么漂亮植物,并不值得专门移植。只是没想到,Terry比我们还疯狂地热衷于在找哪棵树是中国来的。

终于,他说:我想我们该出发了。于是我们踏上了返回考文垂的征程。

他说要先去超市给他妈妈买点东西,然后去纽卡斯尔看她,然后才回考文垂。路程加上停留大概需要8个小时,要我们也给自己买点三明治在路上当午饭吃。

他开始开车了,天气一直阴阴的。有时候下点雨,一会儿就停,但从没见过阳光。路边全是广袤的田野和丘陵,由于季节的关系也是棕黄的一片。这样的环境很让人昏昏欲睡,尤其在连续不停走了那么多天路以后。Terry开始还在车里面放一些中国丝竹乐,是我从中国网站上买来送给他的,后来改成他喜欢的爵士,再后来改成收音机里播讲的侦探故事。看得出他也累了,想尽办法提神。两个半小时后到了纽卡斯尔,我们发现这里不是家,而是一个养老院。

他进去了40分钟,我们在外面乱逛了一阵回来等他,正好碰到他和他爸爸妈妈到外面买东西。他把我们介绍给他的父母。当我们跟他父亲握手说“Nice to meet you”,却分明听到他说出一句久违的英语“How do you do”。好传统的英国人!

重新启程,目的地考文垂。天还是阴,人还是困。收音机放着有气无力的音乐,车里暖暖的温度……回头看看,老公在旁边睡着了,我也觉得快扛不住了。可是看着前面开车人坚定的背影,我觉得惭愧。除了默默递上两块超醒口香糖,我不知道我还能做什么。反正我可不敢替他开车。脑海里回放着这两天受到的关照,一个感慨油然而生:幸亏我已经完婚了,还是被老公生拖来英国的,否则我说不定会爱上这个人!(那我不是一辈子烂在英国了。。。~~~)

路上又停了一次车,加油,买咖啡。看到路标中终于出现了考文垂字样,心底诞生的亲切感在当时的确是无法形容。有一种千里跋涉后终于回家的感觉。

出去了那么多天,累是难免的,但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一路感受的友情。从格拉斯哥的陶陶婷婷和所有中国朋友,到爱丁堡的老板Terry以及Terry的朋友马特。无论中国人还是英国人,素质高低,年龄长幼,都不会成为关怀的界限。感动之余,记述上文,期待来日能以礼相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6:32 | 只看该作者
英伦生存纪实之十三——伦敦惊魂之旅

借着一系列的缘由,利用又一个公立假日(其实只有一个周末加礼拜一一共3天而已)去了趟伦敦。

由于这是在我们着陆英国7个月又29天后第一次远赴伦敦,所以此行还是具有相当的划时代意义。而我给这一集起名叫“惊魂之旅”,一点儿都不言过其实。当你看过我们三天来的一系列经历就能深刻体会了。

行程的确定本来就有些匆忙,于是又没能如愿地订到提前14天优惠的火车票。周五晚上出发,周四下午回家才收到车票。周四晚上还要整理东西,还要准备第二天上班的一些资料,还要回复处理博客站的若干事项,还要看七龙珠……睡觉的时候已经是困得不行一睡就着了。

第二天的完美计划本来是5点下班,5点半到家,6点半做好饭,7点出门,7点半候7点40的火车。结果老公要跟老板谈的一场话由于前一个客户的废话累牍而不得不从4点拖到6点才开始……


晚餐改成了面包加水,急急忙忙抄起刷牙缸子和毛巾就跑,终于忘了带手纸和剃须刀。

还算按时,仍然提前10分钟到达火车站。清冷的小站上一个多余的人也没有,我简直担心如果不挥一下手恐怕火车会径直开过去。我们先坐4分钟的火车从市郊到考文垂站,再转车去伦敦。感觉就是还没坐下就得站起来。

8点多,天色渐渐暗下来。9点半到达伦敦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步出车站,第一个感觉是——晕,可回到城市了!真好……

出国半年有余,每日在乡间里过一种退休后的生活:6点起9点睡;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路途、坐定,工作、回家,一切都规律到以分钟计算;没有惊喜,也没有惊恐;除了看熟的房子马路就是花花草草。这样的日子也许有益健康,但的确可称平淡无奇。作为外貌还像中学生的我,对于过早步入这种静若止水的人生时常唏嘘不已。我怀念北京,长安街,国贸,地铁,机场,人声鼎沸,热闹繁荣。

于是此时在我眼前的,满是我向往的“高楼”(其实顶多6层而已,但比起“风吹草低”来说已经足够高了)和花花绿绿的车站、广场、路灯、商业广告,车流不息,维修工地——一切都印着一个大大的标志:城市。

第一站是去我们在伦敦的朋友家投宿。于是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乘坐错综复杂的伦敦地铁。

早在3000多年前,伦敦地区就是当时英国人居住的地方。公元前54年,罗马帝国入侵大不列颠岛,公元前43年,这里曾是罗马人的主要兵站并修建了第一座横跨泰晤士河的木桥。这个城市的真正兴起是在16世纪后,由于英国资本主义的繁荣引发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伦敦地铁始建于1837年,经历了将近两个世纪的维护和建设,已开通11条线路,并还有2条正在建设中。地铁不仅可通往城市及周边的各个角落,还可以连接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服务,将伦敦与世界轻松接轨。这样庞大的地铁系统,不可避免地造成几乎每一个车站都是换乘站,都可以换乘到其他线路去往其他地点。甚至最多的车站同时有3-4条线路经过,换乘的时候要么是要走很多路去基本上已经处于地核的底层站台,要么就是站台不固定,不等到车来的那一刻你不会知道它到底停靠在哪边。所以坐这样庞大的系统里的车,你首先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拔萃的智力、坚定的信念、迅速判断事物的能力以及优秀的英语听力才能准确按时地到达你的目的地,其次还要经过统筹安排的综合能力考察,才能找到最近最快的路线。

看过地图,投币买票,果断上路。我们到这个城市还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已经被3个人咨询如何乘坐地铁的问题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约见到小新的时候,感觉终于找到了依靠。她带我们回家的一路上每50米就会有一个拐弯或者岔口,所以她不厌其烦地指给我们五六个标志物。结果标志得过多了,加上伦敦的街道大街小巷都是弯道,第二天晚上自己回家的时候还是迷路了。

五一劳动节,国内的同志们正在享受7日黄金周的第一日,我们已经踏上行军的征途——老公的姐夫从美国来出差,我们去火车站会他然后一起游览市容。由于前面提到的车站广播没听清的原因,加上没看车站公示的原因,加上点儿背的原因,我们要去的方向在整个周末停运!而我们是错过了3趟车后才发现这个事实的!!没办法,只能手持小地图飞速查找绕路的方法。最后转了三趟车,问过一个乘警和一个乘客,迟到了半小时后才终于抓住了正在火车站大厅里牌子底下来回溜达的姐夫。

姐夫只能有一天时间在伦敦游览,所以我们要尽量陪他多去一些经典景点。实际上地图看起来这些地方之间都不远,站在一个楼旁边也完全可以清晰地看见下一个目的地在那边矗立。可是当你把泰晤士河过来又过去地走个好几遍,把牛津街摄政街##被过滤##街这些主要商业街都走个底朝天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腿还是有点儿软地……统计一下,一天时间内,从早上9点半见面开始,到晚上6点半地铁站分手,我们一共去了西敏钟、国会大厦、伦敦眼、白金汉宫、圣詹姆斯公园、唐宁街、大英博物馆、##被过滤##街、皮卡迪立广场、新旧牛津街、摄政街等处,观看了皇家卫兵换岗交接仪式、饱览了伦敦全景、聆听了大本钟的余音绕梁、穿过了公园宁静的草地、痛斥了八国联军掳掠的中国珍宝、浏览了最繁华商业街的旅游品和日用品展卖、并在全英国最大的##被过滤##街内吃了赴英后第三顿餐馆中餐。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白金汉宫前人山人海的皇家卫兵换岗仪式。周一至周六每天上午11点,周日10点,白金汉宫前会有成队的卫兵交接换岗。他们集合队伍从侧边的林荫路上在行进军乐的伴奏下走来,并在宫殿前的广场举行一个简短的交接式。类似天安门每天清晨的升国旗仪式一样,慕名前来的旅游者早早就挤满了广场及宫殿大门的周围。我只落得在人缝里看到他们军乐队及仪仗队闪过的一个片断。还是觉得很威风的,而且还是喜欢看他们红红的军装和高高的黑熊帽子。

下午去逛伦敦城最热闹的摄政街和牛津街一带,仿佛回到了黄金周的王府井,人多得迈不开腿。而且由于英国古怪的左行法则和大部分游客在自己本国的右行习惯相冲突,弄得我们不知道该靠哪边走,怎么走都觉得自己在逆行。

中国城很大,完全可以在这个范围内不用说英文也能正常生存。街区的四个向外方向均设立有一座门楼,高高地写着“伦敦华埠”。中国城里主要是中餐馆和中国商品超市。这里饭馆的中餐实在是不敢恭维,好好的烧茄子除了油味儿没别的味儿。因为英国人餐馆里的饭都是完全没味儿的水煮青豆油炸整鱼什么的,吃的时候自己放盐胡椒番茄酱,所以按照英国人口味改良的结果就是炒菜基本不放调料。这种中餐要是在中国一定得倒闭了。中国超市里倒是规模大商品全,考文垂甚至伯明翰的店与其相比起来实在相形见绌。我还找到了芝麻酱!以后可以吃正宗点儿的火锅了,不用老拿甜了吧唧的花生酱代替。但仍然还是没有我找遍英国也买不着的黄酱。看来天下只有北京人吃黄酱做的炸酱面,而且只有我们两个在英国的北京人想吃这玩意儿。无奈,只能以后回家背一皮箱来。

第二天一早起来跟一个也住在伦敦的以前初高中同学约好在塔桥见面。(嘿嘿,我的同学足迹真是遍布天下呀。)他的火车晚点了,比我们绕路坐地铁过来还要慢,我们俩就围着塔桥上下左右照了个够。在我心目中,只有大本钟和塔桥代表着英国,所以对这座建筑还是颇有好感的。

一路走去Tate Modern现代艺术馆,门口看到一个街头艺人在吉他弹唱。他的歌曲柔和舒缓,极富感染力,我快走不动了。我说如果我们出来的时候他还在唱的话我就给他1块钱。

现代艺术馆里面,其实实在不是我该来的地方。铁链、麻绳和河里捞上来的碎瓷片、酒瓶子、没毛的牙刷把儿统统都算艺术品,把布贴墙上泼盆水就是抽象画。我的感觉是我站在这些艺术中间唯一想到的两个字就是轻蔑。请原谅我说话无遮拦——打死我也欣赏不到这些艺术的精妙所在,唯一不得不佩服的是这帮人超凡的想像力,什么东西都能拿来摆在玻璃盒子里或者挂满一面墙并起个怪诞名字。

他果然还在唱,围观的人也多起来。我放下1块钱,站在旁边听了一会儿。微风吹拂,他的电吉他和话筒在音箱里合奏出美妙和谐的音,泰晤士河静静地流过,古老的塔桥在远远地发着微光。我终于有点迷离。我跟老公说:我想买他的一张CD。他的身旁就有一箱CD,是他自己录制的11首单曲。有翻唱的,也有自己写的。我们取了一张CD,放下10块钱,微笑一下,转身,走了。我从不追星,在店里当红歌手的正版CD卖到8.99镑一张被我痛骂“贵得杀人”的时候,我竟然花10镑在河边买了一个从没见过也不会再见到的歌手的CD,一向看家的老公竟然也默许了我这样的行为。我觉得我们有时候还是挺浪漫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河边回来,又去了商业街。给人买礼物,给自己买伦敦纪念品。大都是英国的名品店,只能在外面经过让自己受受刺激而已。有点累和无聊。

跟着老公走进一家鞋店,他给朋友买带回国的礼物,我只有四面乱看。正在百无聊赖之际,回头蓦然看见一张狂熟悉的脸孔,接着他镇定地跟我说你好,并向我伸出手来。

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晕,这是哪里?!

第二个反应是——伦敦。哦那有可能有可能。

此人是我的大学同学,有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叫李腾龙。

其实严格说起来,他不是我很近亲的同学:我是西语班的,他是法语班,所以只能算是一个系的而已。上学的时候在一起上过几次公共课,由于他和我们班男生的关系不错,也一起聊过。仅此而已。但由于他毕业后和我从事了基本类似的行当,所以我仍在北京工作期间曾和他有过较为密切的接触,还曾合作过一笔生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对他就并不陌生了。其实细想想发生在大街上碰见他这样的事的几率还是存在的——他的工作是带团出国,我又正好在他的路线国之内。可是再想想这样的几率又是非常小的——他到英国只在伦敦停留3天,我此生第一次赴伦敦旅游也是3天,而伦敦又是一个相当大的城市,我们所在的商业街虽说是伦敦最繁华,却也有数百家店铺……反正在此之前我只听说过国内做导游的同学在上海南京路上碰见过原同学,没想到首例跨国邂逅竟然就发生在了我身上。

我说:你想吓死我呀!他说:是你先吓着我的。

后来聊了10分钟他就急着跑了,但我心中意外升腾起的兴奋还是久久不能平静。回来后在MSN上跟几个同学说起这件事,每个人的第一个反应都是一个“O“形嘴的表情符号,第二个反应都是问他在那儿干吗?第三个反应都是感叹:太神奇了!太强了!太夸张了!太牛了!……

晚上在中国城买了些火锅涮料,带这个朋友回到那个朋友的家,4个中国人加她家一个法国人凑在一起吃火锅。(国外的中国人一般凑在一起吃饭,除了出去撮以外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火锅,可以不受用餐人数、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方便又热闹。)由于我们都是北京来的,所以在一起聊天觉得特别开心。只是她家没有专门的火锅,甚至连替代品电饭锅也没有,只能在炉子上煮一锅搬过来大家吃10分钟再去煮第二锅。席间不吃辣的法国人安静地坐在一旁,但数次凭我们的眼神和动作等信息获知了我们正在用中文交谈的内容,让我们觉得好生恐怖。

第三天一大早,下大雨了。

在英国虽然基本上每天下雨,却很少碰到需要出门的时候下那么大的。而且阴阴的天空没有一丝会短时间内转晴的迹象。我们撑起雨伞,告别寄宿了3晚的小新家,一边走一边抉择是去3D影院还是蜡像馆。这两个都是伦敦比较著名的高科技展览场所,立体影院应该是和上次在格拉斯哥看过的差不多,但今天换了不同的片子。上次看过后喜欢的不行,我曾立志要把英国这种立体电影的片子都看遍的。蜡像馆是19世纪后期就由一位图索德夫人捐资创建,所以馆的名字也以她的名字命名——Madame Tussaud’s Wax Museum。馆内陈列都是按照当代名人真人比例制作的蜡像。由于下雨没法再急行军,原本两个都去的计划落空,现在只能去一边了。权衡再三,去了蜡像馆。

后来简直后悔死我了。

地铁站一出来,看见一个球状屋顶在马路那边。我们上网查询过知道蜡像馆在天文馆旁边,所以就径直朝那个地方过去。一看票价,倒吸一口冷气——也许今天是假日,也许今天是闭馆装修前的最后一天营业,反正没有往日的几档票价区别,只有赫然的大字:成人20.99镑。(21镑?!300多块钱人民币?!)后来才知道,这个票价里已经包含了逼着你去参观馆内的一个“现场区”和旁边的天文馆的门票。无奈既然来了,只有继续往前走吧。跟着人群排队买票,一排就排了近1个小时!已经有8个月不曾排队的我见到满门廊攒动的人,心里一股恶气就向胆边生……

好不容易买好票存好包混进展厅,一地的人分不出哪个是活人哪个是假人。不过在人群中霍然发现熟悉的明星面孔还是很好玩的一件事。完全开放式的摆放格局甚至会让你不小心撞上蜡人还要道歉,然后发现——啊,这个不是汤姆•克鲁斯?!

在不同的展厅里,摆放着影视明星、政治要人、体坛健将等当红人士原人重现的蜡像。从面目到眼神到动作无不栩栩如生,不得不感叹科技的发达竟能将人复制到如此逼真的效果。甚至我拉着他们的胳膊照相的时候都有些敬畏到不太敢去碰他们。大部分是英美人,中国人只见到##被过滤##和##被过滤##喇嘛。由于觉得后者不是好人,就没跟他合影。

到了那个“现场区”,发现原来是一个模拟地牢会闹鬼的地方。有点打鼓,不敢往前走。他们这里蜡人做得都跟活人一样,谁知道鬼得做成什么恐怖模样!硬着头皮走进第一层,低着头偷偷抬眼皮,看到的全是十八层地狱里折磨人的各种方法。第二层门口,有工作人员把守,说“接下来的场景是非常非常恐怖的,请大家做好准备。”我几乎准备转身逃走了,被老公拖进去。前面的两个老外不仗义,竟然转身支支吾吾地说你们先走好吗,我们……那个……但是…………我低着头,拉着老公的衣服。从看见第一个满身缠满纱布的人向我扑过来的时候就开始竭尽全力地尖叫,使劲往老公衣服里钻。后来想想自己当时挺没出息的,但我也很不理解自己为什么会极端恐惧到那种地步。也许是前面气氛渲染得太多了,也许是自己提前想了很多恐怖的视觉片断把自己先吓个半死,也许是场景布置得太逼真。反正我就是把那里当成了不折不扣的真实地狱。

出来后照镜子,眼睛红的跟西红柿一样。腿软,走路不顺溜。至少1小时没说话。我觉得自己真的是把魂儿丢在那个地牢里了。

缓过来已经是在回来的火车上,暖暖的车厢,外面天晴得象什么也没发生过。眯起眼睛看看太阳,我才能慢慢从寒冷里找回了自己。暗自发誓这种活见鬼的场所以后一定死也不能再去了。至于那个丢魂儿的蜡像馆——除非把我的蜡像摆在里面,否则也不会再去——也太贵了!

3天游历,感觉伦敦充斥的完全是一种国际化都市的忙碌节奏——决不能代表英国本来风貌的节奏。大街小巷,地上地下,各国游客把英国文化破坏得淋漓尽致。再也不见了客气的风度,有礼的举止,从容的脚步,闲适的表情,而是满眼人脑袋和匆匆走过身旁撞你也白撞的趾高气扬之势。追赶公共汽车的人更是成为伦敦一景——他们远不象正常的英国人那么平心静气候车,老老实实排队,而是连跑带蹦,在路口红灯汽车减速时纵身飞上车,看得我目瞪口呆。我记得这种对人身安全极不负责的情况在北京应该是有明令禁止的。国内尊崇的“高素质”的洋人,一样在名胜古迹上到处乱写乱画。不同的是他们不仅用刀,还用涂改液。我相信这些应是游客所为,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固执地认为这些农民都是意大利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反正我在考文垂可从没见过谁胡写到此一游的。

从火车站骑车回家,又回到周而复始的安静生活。甚至回家的路和每天下班的路都是一样的,使我产生一种很恍惚的错觉,不记得发生了什么。

都回到家了,嗓子还在疼,才记起刚刚在一个国际都市尖叫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6:33 | 只看该作者
英伦生存纪实之十四——行遍英国

衣食住行之所以能并列成为生存的四大元素,实在是因为这些都是维持健康生命所必须的首要条件。而这之中,“行”只落得排在了最后一名,说明它虽然是必须,却还并没有那么重要。在英国,对于本地人来说,行的问题根本就不称之为问题,因为基本上每个成年人都开车,每个未成年人都有开车的成年人护送。但对于外来人口,尤其是没有车的人口,每日的出行就显然成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回想刚来的那几天,由于天天步行好几小时,我穿着运动鞋脚还起泡了。我和老公应该算是很幸运的了,来的第二周以内就比较顺利地获得了两辆自行车,于是得以逃离了行军拉练的日子。和我们同住的毛里求斯哥们儿在英国已经混了8年,有个自行车却一般只用来淋雨,自己则无数次在早上起晚了的时候梦想能在10分钟以内奔到学校去上课。我家附近到学校倒是有一路公共汽车,只是那车站在反方向10分钟路程的地方,加上等车的10分钟、车上的10分钟和下车后的另10分钟……恐怕还是行军来得痛快些。何况,考文垂的公汽比起伦敦来还有个更狠的地方,就是上车最少0.85镑交来。这个起步价格在伦敦应该是0.7镑的说。


到英国至今有小一年了,让我一直头疼不清的事就是过马路。如果是一个天天经过的路口还好些,毕竟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分辨;如果是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街区甚至陌生的环岛,麻烦就来了。以前提到过英国的车辆都是靠左行驶的,所以正确的做法是过马路先看右后看左。这只是针对于双向车道的马路,如果有环岛,有斜向的路口,有朝向四面八方的红绿灯分别指示着机动车和行人的时候,我就只能低着头,完全依靠地面上人行道中间写着的“看左边”/“看右边”来分辨我到底该看哪边。

自行车
其实骑车在这里也算比较稀的景观了。自行车在英国人的眼中算是一种健身工具,很少有人骑车代步。即使有人从你旁边骑车掠过也是戴头盔,蹬护膝,身上穿得跟北京街头的清洁工人一样鲜艳,以时速不低于40公里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驰而过,非常鲜有我们这样一边骑车一边聊天一边观景的。也正是由于骑车人很少的缘故,这里并不象北京的马路那样在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之间留有专设的自行车道,而是在人行道上用白线画出细细的一条儿来,画个自行车的符号,你就只能走这儿了。对于我这种骑车七拐八绕的人来说,那么窄的路实在太不爽,而且已经发生过数次骑着骑着掉到马路牙子底下去的事故。当然并没有人真的在监管你走哪里,但交通规则是要大家共同遵守维护的不是?而且和行人共用一条行车道的结果就是如果你不幸跟在了一个行人的后面,你就得无言地等着他慢慢走,知道他发现你给你让出一边来,或者你只能勇敢地从边上松软的泥土里轧过去。因为他们的绅士风度从不用车铃去恐吓别人。其实英国的大多数城市道路都多是上下坡道,并不适宜骑车。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自行车没有发达的原因所在。但我宁可拼命以比静止仅快一点儿的速度骑上一个大坡出一身汗然后再轻盈地享受降落的舒畅也不愿弃而步行——骑车的话至少能节约15分钟,还保持了体型。

公共汽车
这里的公共汽车我只坐过有数的两三次,一是太贵,二是我们有自行车,三是考文垂太小。公交车一概是双层巴士,但是想坐上层的人一般得经过海员素质培训,还要有瞬间面临咫尺危险却临危不惧的气魄,因为这里的司机大都象F-1赛手出身,而且路边的树长得有点矮……不过乘客还是值得表扬的——这里的绅士风度表现在良好的候车秩序上。即使在高峰时期,人们也会自觉排队。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一个车站有几个站牌,所有人都站成一队。自己要乘坐的车来了就挥手示意,然后出列顺序上车。否则司机确认本站无人上下就会径直开过。下车的人也要提前到后门处按铃提醒司机,自主性非常强。如是这般,你经常会在马路上看见人用打车的动作拦住了一辆双层巴士。车上一般无报站,且车外站牌狂小根本不是给人看的,所以只适合对路线非常熟悉者乘坐。与国内不同的是,这里的公共汽车间隔比较长,一般要15分钟甚至半小时左右。于是在每个车站的候车亭墙壁上都会贴有此车的路线和时间表,网上也可查询。所以只要能记住大概的时间规律就基本不会错过了。另外,还与国内不同的是,公共汽车票价的安排也很让人头疼。除了按路程远近分为不同档次的票以外,不同的城市会有数种不同的优惠政策。单在考文垂,公车就有提供单日内不限次乘坐票、单日内往返票、单日家庭套票、月票、季票、年票等不同种类。在格拉斯哥我曾看见驶过的公共汽车车身上写着“一周乘坐”的字样等等。顺便提起格拉斯哥的地铁,也分为单程、当日不限次往返、10次单程和20次单程等几种。如此这般,初到一地的游客面对众多的选择如能不眼花缭乱当场晕倒者算你有骨气。

火车
火车在英国恐怕是除去汽车外的第二大交通工具了,其便捷程度的确非国内火车可比。首先的优势是这里铁路网发达,无论大城小市均可到达。其次,相邻城市间的火车半小时就有一趟,感觉跟地铁差不多。车票到站现买,一两块钱一个往返,便利又舒适。但有时候车票会有奇怪的打折,我们就曾真切地被骗到过——考文垂到伯明翰的单程车票£2.36,往返车票却优惠到了£1.50!如果出远门,一般火车票要在网上提前预定。为鼓励人们合理安排出行,越提前预定就越能享受折得狠的票价。如果你能提前14天就把车票预定好,享受到的优惠价格绝对不及临时买票的一半。另外,提前7天和提前3天分别还各有不同程度的优惠。

到了火车站,初来者比较容易晕菜。所见除了乘客,没有任何工作人员或查询处,而皆是大大的指路牌和一堆悬空电视。你要在上面列出的全部待发车辆里找出你那一辆停靠哪个站台。这里让我觉得不解的是,英国人一向谨慎到给所有文档、项目、甚至恨不得说出的每一句话、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建立一个号码体系以备查询,但唯独火车从不标示相应的车次,而仅以出发时间来分辨。如是屏幕上列出的全部待发车都以时间在前的方式显示。如果时间相同的车,你就只能以运营公司来分辨了。一般来说同一站的不同车辆应该不会有同一分钟出发的现象,但我们就的确碰到过由于一列火车临时改变了时间跟另一车重叠而导致我们不知道该去哪个站台的事情发生。

如果是乘坐一小时以内路程的短途列车,感觉就象上了地铁。除了两侧的座位以外,中间通道及车门和车厢连接处都有很宽的空间。乘客可坐可站,还可携带自行车乘车。长途车相对条件会好些,座椅舒适,车厢封闭良好,座位上方设有小型行李舱、自控电灯及电子滚动显示屏,可显示座位预留信息等。座位旁边侧壁还会有供手机充电和笔记本电脑使用的电源插座。每站有车长人声报站。乘坐火车旅行的一个好处是可观赏沿途风景。如果初到英国,又是在合适的季节,你会被窗外的景色深深吸引而不觉时间的逝去。遍布全英的广阔草场,或黄或绿的低矮山丘,偶见一片悠闲的绵羊或乳牛,天高云淡,对于从小见惯了人群的城市居民来说的确可称得上是一种奢侈的视觉享受。

短途的火车上一般没人查票,长途倒是有可能会查。乘客全凭自觉和良知购票。其实如果匆忙也可以先不买票直接上车,查到你再现刷卡就可以——当然了,如果不嫌贵的话。

听说某些线路或地区火车晚点严重,但我们从没碰到过。

飞机
英国国内次日起往返机票都可以在网上预定,但如果是当日内买票就只能打电话预定了。查询出的价格都根据时间不同分几个价格段,不难想像一大清早和漆黑的半夜里肯定票价是最低的了,白天的正常时段会比这些打折时段高出好多好多倍。我曾经瞠目结舌地看到如果你肯在早上6点05从伯明翰出发飞去格拉斯哥的话,机票价格是2英镑;而同一天以内上午10点左右的票价就回复到68镑了。不过要想赶上6点05从伯明翰起飞的飞机,恐怕4点从家里出发都不嫌早,也的确是件很辛苦的事。另外买机票的时候都有一个固定的附加税,目前是18镑。

从英国到欧洲大陆也经常有各种折扣机票,并有几家航空公司专营这些低价线路而口碑颇盛。EasyJet,Flybe都是不错的选择。我曾看过他们网站的促销价,伦敦到阿姆斯特丹只要十几镑,巴赛罗那也不过39镑而已。但有个问题是这些航空公司在英国出发机场较少,需要先在国内旅行一段。

自驾车
租车服务我们还没用过,只帮同事预定过一次。打电话或上网就可完成异地车辆预定,指定好提车机场和还车地点,使用时限,车辆等级等信息即可。不需要预定费、押金或任何形式的预付款,所有费用都在还车时一并付清。在电话预定时也并不需要检验驾照。只是由于对他们的车型不熟悉,只能随便指定一款某价格档次以内的车型,感觉不爽。
如能驾车自助旅游,省钱的同时又能灵活掌握时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驾照的问题比较难解决。国内驾照要在本地更换成国际驾照,并只有一年时效。如果考本地驾照听说极其严格,法规及各种路标多得象天上的星星,考一次30几镑的费用,估计驾照还没考到手签证就已经过期了。

而如果在英国买车就更不是我等留学生之辈可以负担的了——新车且不去谈,二手车虽从几百镑到几千镑不等,但一辆车一年的保险金就高达一千镑以上,加上75便士/升的汽油钱和几镑/小时的停车费,工资全栽这儿了可能都不够用的。
还想说一点,我们刚来的第一天,惊喜地感受到这里真的比北京三环路旁边的汽油味儿小多了。但是过了几天就发现如果你走在多于双向四车道的公路边上时,还是能清晰地闻到汽车尾气。原来欧标再环保,也还是有味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06:34 | 只看该作者
英伦生存纪实之十五——让我难受的工作

公司里搬桌子,一切服务器下岗,没法上网对我来说就意味着工作停止,世界宁静。

唉,用记事本单机排个邮件列表吧,电脑频频死机?!

既然所有事都跟我作对,干脆明目张胆地写一回,充足的理由是——你们没提供给我足够的生产资料。

我现在明白了简单的体力工作并不能适合所有人,就象清洁工的工作非常不适合我一样。


也许是我的监工人品太差,弄得我对这个行业的人都失去了信心。我觉得她那样愚蠢的人竟然也可以做到这么大的官儿(手下掌管着10几个人),那这一行注定是没素质了。作为在如此高科技的发达国家生存的居民,一个50多岁的老太太连笔记本电脑是什么东西都没听说过,这让我多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这样的一个人却有权每天对着我横挑鼻子竖挑眼,不指责我点儿什么她就浑身不舒服。我设法躲开她,她还老是找上门来找茬儿。我只能不理她,当她空气,她还在那儿不识相地叨叨个不停。在她的眼睛里,永远充满着对世界的不满,别人就没有任何正确的地方——把她能看见的地方都打扫到一尘不染那叫理所应该,被她看到楼梯扶手和墙缝儿之间有1克尘土就能板着脸批你2分钟,严酷如寒冰。

而另一个相对于我的智力素质水平来说比较合理的工作本是适合我的,我却不知道我为什么最近老是烦。是因为可以对我发号施令的人太多而决策时刻他们又都互相推卸责任吗?是因为这工作本身需要太多本地生存常识和技巧我都不会吗?是因为我厌倦了日复一日的无聊推广工作吗?我也不知道,我只觉得每天都越来越烦不可遏。最近开始频频做错事,早上来这个办公室的时候心情也远没原来那么兴奋了,总是对不该说的人说了不该说的话,却又漏了该说的没说。你别小看一个会展筹备工作,好像很后台很不起眼的样子,只需要你细心就够——其实满不是那么回事儿。它就象秘书工作一样需要你掌握很多常识,而且是在本地生存的常识而不是我早已熟知的那些。这样一来等于我的脑袋比别人都落后十好几年。所以许多事本来对一个女同志来说应该是轻车熟路,但到了我这儿就要多费好多劲。跟别人侃价啊,跟别人客气撒娇啊等等,我都不会,甚至一着急连人话都说不利落。每次拿起电话就心惊胆战,感觉自己比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还差得远。

这种时候我哄自己的办法就是假设如果自己是一个老外,生活在北京,会是什么样的心理感受。但假设来假设去,发现自己的大前提出现了一个严重偏差,就是这事儿其实根本是不可逆转的。老外在北京,不管你是男是女是黑是白,中国人一般都会谦和地对待。他们会努力改变自己去配合你的习惯,给予最大化的支持,也会容忍你的一些非正常做法。如果一家公司里有一个外国人,全公司人都会争相给自己起个洋文名来方便他的使用,避免了洋大人想要叫你名字的时候想不出来你叫什么的尴尬或者念错读音被人耻笑的风险。但是在别的地方,中国人是万万不可能得到同等对待的。他们才不会为了你把话说慢点儿,总是跟吃了枪药一样,也不管你接不接得上弦儿就是一通轰炸。道德点儿的会在说出冷僻词汇后改口尽量让你听懂,但通篇都得查字典的email我还是每天都能接到。

很坦诚地说,语言的确仍是我的最大障碍。我没法鉴定我写的文章好不好,语气对不对,因为我的精力全停留在检查语法、单词拼写和词汇选用上,能做到不要有歧义,不要词不达意就够万幸的了。如果是交付印刷或大批发送的东西,我必须得请别人给我改过。要是有人老这么让我改东西,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赶紧把他换了——这个人连自己写的字都不敢肯定,还能指望他什么?!跟人对话便更是如此了。如果什么时候我能听懂对方说的每一个字我就得大放焰火庆祝三天三夜了,这样的情况下注意力全集中在听清他说的内容上,还怎么能分出大脑去思考他话里话外的含义?!幸运的时候我只是停顿个几秒就能对刚听过的一段话做出应有的回答,可能顶多让人觉得我反应迟钝;倒霉的时候就全篇没听懂,只能很臊的说请你再说一次好吗?这种时候不用想也能感觉到对方突然发现自己正在跟白痴对话的那种怒火中烧。

而且,据我所知,老外在北京没有当秘书的。除了拿着一张脸去唬人的以外就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常识不够早晚得被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本版积分规则

QQ|排行榜|小黑屋|Archiver|UKER.net ( 沪ICP备11021479号-1  

GMT+8, 2024-11-23 13:1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