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下以为写得很客观、冷静
佳作共欣赏吧~~
原载:http://www.advancededu.net
by duckchen
来英国半年后对英国教育的看法
duckchen
我是去年来到英国的。国内交大念完的本科,工作1年后来这里念博士。通过这半年对英国教育的接触,我想该写点什么说说体会。
首先我们比较一下本科教育。由于我给导师做助教,所以每星期都有机会接触本科生,同时也有机会可以接触他们的本科教育。这里的本科教育和国内的研究生教育或者大4的教育方式一样。最大的差别就是老师上课用的是讲义,国内都有专门的课本,老师上课就对着这个课本,里面包括了所有的细节。而这里,老师给的只是一本薄薄的讲义,里面只是一点提纲挈领的东西。所有细节问题要上课仔细听,从老师的笔记中获得,要不就自己找资料获得。第一种也不会很全,很多问题都是一带而过。所以,多数要从课外自己找资料获得。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就可以学会如何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料和信息。这对学生来说是异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但是,这种教育方式要求学生对所学科目或者知识要有一定的兴趣。否则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多数也就成了应付考试。这里的考试,相对来说是十分简单的,中国学生对考试是太顺手了。在国内要花20小时准备的考试,这里只要5-10小时就差不多了。但是这样的话,就产生了学过就忘。而就我接触的英国本地的学生,特别的大3的,他们大一学的东西,直到大3都不会忘。而且非常清楚这个公式,或者理论的应用领域。个人感觉是他们对这个是真正感兴趣。 而且,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学得东西可以现学现卖,不知道文科理科的情况,但从工科来说,你学完一门课,基本上就有相关实习的机会。国内由于资源有限,这种机会不多,尤其是经费不多的大学。 还有一点,就是这里学生的好奇心。他们会给你提出各种各样奇怪的问题,比如在我做助教的电路课中,他们有时会问你为什么电路要这么简化,为什么这里要加个电阻,等等十分奇怪的问题。这种好奇心到了下一阶段,比如硕士或者博士阶段就特别有用,下面我会提到。而这恰恰是中国的教育十分缺乏的。很多事情我们都认为顺理成章的,老师这么说,就一定有它道理,就不会去搞明白为什么这样。
下面谈谈研究生,英国主要有2种研究生,一种是taught degree,俗称授课式,获得的学位是MSC,MA。还有一种是research degree,俗称研究式,获得的学位是mphil,master of philosophy。授课式学位,不可否认,入学门槛最低,是吸引外国学生推出的一种学位。但是也不是很差,在我周围的msc中,的确有人混得,应付考试对中国人来说的确很容易,但是也有很多人是实实在在学东西。我有个学文科的flatmate,是从美国来的。这家伙一般都是2天才有一节课,而且也没有考试,但是每天他都忙得不得了,写一篇paper需要的reference在我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一篇5000字左右的paper,差不多需要20多本书的资料。试问,给你3个月,你要阅读20本书,这是什么样的阅读量,而且差不多每本书都有一半章节需要仔细阅读。对于一个英语是母语的美国人,读的都这么累,中国人能坚持下来,在我看来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当然,也有随便混混的,因为写paper,要做做手脚也是太容易了。但是,不可否认这个课程是真的有东西让你学的。还有,msc的课程有很多都是一个introduction的课程,我也去听几次,刚开始,我觉得这个纯粹骗钱,一点用都没有,我看看杂志也可以获得同样的知识。后来,由于需要,又去参加了自己研究领域的几个introduction 课程,突然发现,原来这个introduction都是lectuer的总结,基本上都是世界上这个领域的最新成就,绝对不是国内那种一套讲义用几年的introduction。特别是有些数据的总结,这些东西是从杂志上很难获得的。但是,这取决于你对这个领域的了解,知道越多,收获就越大。本科刚毕业的出来念msc的当然没有工作几年后出来念msc的收获大。
这取决于个人情况。至于reddleman仁兄,首先,你对这个领域知道多少。你不要期望学校里能学到所有的东西,学不学得到东西,主要不在于考试有多难,你成绩怎么样。试问,你在网上查过多少篇paper,你在半年里读了多少本书?国内由于考试比较难,有人逼你,这里考试容易,没人逼你,主要靠你自己。不要老看着别人怎么怎么,首先看看自己有没有努力去学。来英国,主要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学习环境,你可以免费进入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期刊杂志,也能借到原汁原味的原著。这都是国内没有的优势。具体怎样,就看你自己的了。
再谈谈博士,到了博士这个阶段,本人也刚读,写出来只是这半年的感受,如有不对,请指正。主要是对理工科而言,其他科目不太清楚。我觉得和国内最大差别就是项目多。这也是国内博士质量和国外有一定差别的主要原因。每个博士一定会有项目在做,找参考资料又好容易。英国钱比较多,支持项目的资金一般都不会少,有了这笔钱,你就可以把你的理论,思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实物,或者通过实验来体现。这比国内的博士项目只有理论和空想,没有实际结果要好很多,不过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这里的研究伙伴。站在别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