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投诉及帮助: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英网论坛

查看: 58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环境·文化·差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0-22 1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什么有的人在美国生活得很好在国内就混不出来呢?为什么有的人喜欢上海而有的人喜欢北京?这是因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在中国能过上好日子的人,不一定在别的地方也可以,同样道理,在其他地方能过上好日子的人,在中国也不一定有戏。

如果你打算在国内生活,并且过得好,那么你就要了解你生活的城市和你周围的人,不要给自己树立太多的“敌对势力”。

我和朋友搭了一个旅行社的团去泰国玩,朋友看中一个晚礼包,是用一整张白鳄鱼皮制成的,要价1500元。不算贵,也不算便宜。朋友很犹豫,就征求旁人的意见。因为他是要送给女朋友,所以旁人也不好发表什么意见,倘或他女朋友善解人意还好办,万一赶上一个野蛮女友横看竖看不喜欢,怎么办呢?岂不成了我们的罪过?谁出来玩不愿意多事呀?我们全部采取了明哲保身的态度,一言不发地等着他做决定,那边司机急着要走按了几次喇叭催都没人响应。最后我们团中一个年纪大的妇女对我的朋友说:“你想想你这个包,你的女朋友什么时候用?”我的朋友说:当然是搭配着晚礼服了。那个年纪大的妇女说:在需要穿晚礼服的场合,带这样的包能让你的女朋友觉得骄傲吗?

我的朋友想不明白。于是那个年龄大的妇女继续开导他:“你的女朋友有机会穿晚礼服,一定是在国内而不是在国外,国内什么样的人才会开那样的PARTY呢?一定是一些准上流社会的人,他们一般都急于模仿而不是创新,他们的标准是时尚杂志给定好了的,他们左不过认来认去就认那几个牌子,即使你这是一整张白鳄鱼皮又怎么样?没有牌子!最关键的是,有几个人认得白鳄鱼皮?你不能把白鳄鱼皮写在晚礼包上面。你的女朋友拿着这样的晚礼包去参加一次这样的晚会,就会觉得没有面子,以后这个包她可能永远不会再用了。所以你要送你的女朋友,不如送一个平常用的包,她拿着上班,跟熟悉的同事炫耀说这是我男朋友从泰国带来的,没准儿能收获一堆“羡慕嫉妒恨”,因为在办公室里大家相熟,有机会给自己的新手包做一个丰富的说明,而在穿晚礼服的场合,没有这样的机会。这是办公室文化和晚礼文化的区别。人觉得满足的一部分原因是能够在熟悉的文化中得到认同而不是排斥。

我的朋友豁然开朗,放弃了那个白鳄鱼皮。是呀,与其送自己心爱的人一个晚礼包,让她在珠光宝气的晚会上不被认同,还不如送她一个日常用的手包,出出入入的时候得到同事朋友的赞扬。

我说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想说明“好日子”是分地域的,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好日子,一个在办公环境被普遍认可的手包可能在晚会场合就遭到排斥,所以重要的是,你打算在什么地方开始你的好日子,你了解这个地方的文化吗?你愿意被这种文化所认同吗?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入乡随俗”,其实这是教导我们过好日子的一种方法。我有一个朋友从美国回来,看到一本海外中国人写的教育孩子的书,当然这本书在国内出版的一大目的是教育中国的家长改变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先说说那本书吧,书的作者是一个嫁给了外国人的中国女人,这个中国女人和她的洋老公生了一个合资的孩子,从小孩子就接受了双语教育,但是在针对一些具体事情上,这个中国女人发现了她老公与中国家长完全不同的教育观念,比如说,她的那个外国老公明确表示不要让孩子有什么理想负担,长大了哪怕是当一个农民,只要自己快乐,大人就不应该干涉。

我的这个从美国回来的朋友对我说,她一点都看不出这本书对于中国的家长有什么借鉴的意义。原因很简单,中国家庭和合资家庭的文化不同,中国家庭根植于中国,在中国哪家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去做一个农民?再说在中国农村做一个农民和在丹麦瑞士德国山区做一个农民一样吗?人家是福利国家,即使没有工作,也可以喝啤酒娶老婆,生的孩子还可以由ZF养大,中国可以吗?谁愿意拿着最低生活保障缺衣少食地过一辈子?任何一个家庭如果决心过好日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使自己的家庭文化和自己生活所在地的主流价值取向一致,如果是逆流而上,早晚会遇到暗礁。当然,如果你有英雄气概,像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中的老人,逆流就逆流了。可是仔细想一想,英雄的生活与寻常人说的好日子是一回事吗?你长了浑身的虎胆了吗?让你像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似的,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出入虎穴,你成吗?所以还是回过头来,看看周围的人都怎么过,想想怎么过得比他们“领先一步”,这是正经事。

为什么有的人在美国生活得很好在国内就混不出来呢?为什么有的人喜欢上海而有的人喜欢北京?这是因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在中国能过上好日子的人,不一定在别的地方也可以,同样道理,在其他地方能过上好日子的人,在中国也不一定有戏。如果你打算在国内生活,并且过得好,那么你就要了解你生活的城市和你周围的人,不要给自己树立太多的“敌对势力”。

还是说说我那个在美国生活的朋友吧。她一直在为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而痛苦。她的孩子出身在美国,是个小美国人,跟美国孩子一起上学读书,喜欢美国孩子喜欢的一切,比如运动游戏等等,而她和老公是百分之百的中国人,她跟老公商量教孩子背诵唐诗学习中国话,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顶 踩
2#
发表于 2004-10-22 19:3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听错了歌,突然想家了,想家里人了,思潮澎湃,无心睡眠,来到这里看见这个被推荐的帖子。我想起女朋友对我说,她的希腊室友得知她不信奉任何宗教表示非常吃惊。我以前就知道,在美国如果你表示自己不信任何宗教,那么别人也许给你投来异样的眼光,因为在他们眼里,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无疑于野蛮人,未开化的人。事实上,绝大部分中国人,由于种种原因(不作引申),信仰缺失,不信奉任何宗教。

我讲的跟楼主推荐的帖子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了。且听我说完:隔壁一个信奉早期基督教教义的马来人给我一本圣经,上面序言里面说,“Midway along the journey of life i woke to find myself in a dark wood, for i had wandered off from the right straight path.”“life can leave us feeling disoriented, even alienated from time to time,grasping for answers to the questi##被过滤##"who am i" and"where am i going?" what we all need to help us along the way are some clear and reliable signposts.”很经典。每个人都有无法摆脱的时不时闪现的虚无感和孤寂感,所谓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也就是灵与肉的疏离。在我们迷茫的时候,需要一个singpost!

人是最复杂的动物,因此人在探讨自己的时候,永远是没有休止。“爱情”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但已经是公认的永恒的话题了。

我们这些人,经历中国太多的变化,价值评判标准也在经受极大的考验,在不断的调整以适应形势。who am i ? where am i going?的问题,每个人都会难免问自己,或许你没有plan, 或许你也不想有什么大志向,过过小日子就行了,但是如果你周围哪位朋友突然说些高深的东西,突然表现出彭湃的##被过滤##和宏大理想时,你也许会有一种恐慌,你可能跟那位朋友表态,或者暗示我没有什么理想,满足于小日子就行了,你此举无非是一种心理自我保护机制,让朋友不要高谈阔论了,以免自己不舒服。你真的满足于现状吗?如果你不是ostrichi,如果你never look back,那么你应该欣然接受这样的事实“落后就会挨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必须随着对手的策略之改变,而相应作出变化,否则你的利益就会受损。

“门当户对”“木门对木门,竹门对竹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正常,你富人,我穷人,你当然记不起穷朋友,你凭什么在我身上花时间?你跟我打交道,机会成本太大了。你把这些时间放在其他同等地位的人身上,那你不是可以获取更多资源吗?我作为穷人,一无资源存量,也无潜在价值的话,我凭什么要求你在我身上浪费时间?

关于穿衣,关于名牌,就像雄巡鹿头上的角,就像孔雀开的屏,越是大,越是漂亮,那自然越是发出一种强烈的信号:我有资源,我有利用价值。当然这个信号,也有其成本,如果成本高于收益,那么自然不合算,所以说在上海的中产阶级,更会打扮,不打扮不行,不买名牌不行啊,上海一千八百万人口,谁来认识你?谁有空来慢慢发掘你的价值?你必须先声夺人!所以说老女人不喜欢买名牌,而小姑娘穿得气质一点,还要钓金龟婿的。

楼上的文章,对我来说比较粗浅,只是对社会现象做了简单的分析整理工作,远远没有上升到理论角度,远远不能用于指导实践。没有普遍适用性。有的时候,我们必须去改变,我们必须面对不同人说不同话,面对不同文化做不同事情,就像我自己为了更好的发展来英国,就要面对新环境,有什么好说呢?关键我们如何做好?如何对付不同人不同文化?世上本有事,庸人不自扰,我最看不起的就是行尸走肉般的人,就像一个民办高中的生活放荡的十七岁的女生问我“为什么不去韩国?”我反问,“为什么去韩国?”“韩国帅哥多啊!”昏掉!我问她“你为什么打过胎,如此不小心?”“因为我不喜欢橡胶,感觉不好”。再次昏掉!这种女的,虽说还是小孩,但毕竟十七岁了啊,脑子就象被枪打了,无语!这帮b, 信仰缺失的厉害,精神层面基本上空白,家教太差,父母层次太低。

回到最初说的宗教信仰上,宗教归根结底产生于 对支配我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的无知, 无知不可耻,我最喜欢苏格拉底的一句话“我之所以比别人聪明一点,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无知”,西方人都知道上帝其实不存在,但他们很多人都信基督教,伊斯兰教,虽然内部派系有所不同,我们不一定要信仰某个宗教,但是如果没有 “精神” 这个“生命的真正支柱”,那么生命就会空洞得多,你不会快乐,即使你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ur mouth,因为折磨你的可能不是物质上的匮乏,而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你会因为在克服自己生命的短暂的战役中过早失败而郁郁寡欢。

现在很晚了,以后再也不听让我想家的歌了,我写这种文章不知道有几个人看?真是何必?美国人自扫门前雪还是有道理的。

3#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6 17:19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好。

这个年头的中国大城市,发展快,不稳定,形成的人文环境也容易影响其内的居民们,浮夸,浮浅,张扬,也就如此而来了。这样的环境下,或许人们也来不及平静下来去研究和追寻合适的信仰了,取而代之的是吸引自己或他人眼球的代表性人物或是状态了。所以有条件的还是应该走出去看看,不是为了多一份可以夸耀的内容,而是为了了解人与人、环境与环境的近似和差异,是为了帮助寻找合适自己的合理目标和追求。

4#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6 17:21 | 只看该作者
人小家阔难抵诱惑 中国小留学生是"留学垃圾"?
2004年10月25日 16:19

  人小家阔难抵诱惑 关注中国学生海外犯罪

  在他们开始观察一个世界之前,他们已经被告知世界是怎么样的。对于大多数事物,他们先是想象,然后才是经历。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穿梭注定是充满曲折和艰辛的……

  新西兰的中国小留学生生存报告

来自惠灵顿的真实故事

  据新西兰大使馆公开的材料,教育出口已经成为该国第四大出口产业。2002年,新西兰教育出口收入为17亿新元。不过,令人稍感意外的是,中国人贡献了其中的8亿。2003年时,新西兰海外留学生总数为8.2万人,其中中国学生有3万多,占到36%。

  然而,若不是2003年1月间,《中国青年报》在《谁来清扫“留学垃圾”》一文中,公开提出“留学垃圾”概念;若不是当年新西兰几所语言学校的突然倒闭,导致许多中国小留学生梦断异国;若不是在新西兰的中国小留学生之间惊爆的凶杀与绑架案件,恐怕没有几个普通的中国人会关注这个南太岛国,关注在这个国家的那些特殊的人群,关注这个人群对所在国的影响。

  在这种异样的关注中,“留学垃圾”这个异常刺目的字眼赫然出现在眼前。

  所谓“留学垃圾”,主要出在自费小留学生身上。他们基本是靠父母资助,主要分布在私立中学或语言学校,也有少数开始进入大学。有人将“留学垃圾”的常见症状分为三类:一是吃穿奢华,挥霍无度,比富斗阔;二是私生活缺乏约束,道德堕落;三是精神颓废,吸毒、##被过滤##、犯罪。

  “留学垃圾”现象从1990年代后半期逐渐显露,并在21世纪的初期出现一个##被过滤##。国人对“留学垃圾”的斥责直接使包括新西兰等国在内的留学生产业遭受重创。

  “留学垃圾”现象是的确存在的。我们关心“留学垃圾”产生的种种政治、社会、经济背景,并试图消除它。然而,在我们能够以具体行动消除这种现象之前,我们也许更应该关心这些在两种文化之间辛苦穿梭的孩子,如今他们中的许多却又要徘徊于道德的谴责与救赎之中,茫然无措。在采访中,记者经常能够从这些孩子身上发现一种落寞的无奈。“垃圾”或“非垃圾”?激烈的指责与争论之中,我们或许忽视的恰恰是“人”。那么,究竟什么是小留学生的真实故事?

  发自惠灵顿寂寞中成长

  一个17岁的中国小女孩站在惠灵顿一间女校的教室前,满脸委屈,她用蹩脚的英语反复和身边的老师争论着。

  “我不能参加这次考试,我刚来一个月,是插班的,这个星期还在感冒,我实在不想参加这次考试。”她一次又一次向老师说明她不想参加这次考试的原因。“你应该参加这次考试,亲爱的,你会很好的。”金发碧眼的女老师和蔼但却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她用手势鼓舞着这个中国孩子。

  “可是我感冒了,我不希望我的成绩出现在成绩单上。”

  “亲爱的,我向你保证这个成绩仅供参考,不会出现在成绩单上。”

  “但是老师,同学会取笑我的。”

  “亲爱的,他们只会因为你努力尝试过而为你骄傲,我只是希望你尝试,尝试是很重要的,经历过一次考试你就会有了经验,不是吗?”

  长达半个小时的拉锯之后,孩子答应来参加这次考试,老师舒了一口气。

  第二天上午,老师来到教室,却看见女孩空空的座位。

  成绩对于小留学生总是显得很重要,他们到新西兰的第一课要学会的往往是如何承受低分的压力。

  另一个小留学生在留学之初的一次考试中获得了一个低分,这是一个她从没有经历过的失败。她拿着卷子,伤心得只想躲起来哭,而这时候老师从她身边走过,却兴高采烈夸了一句:“棒极了!”这一下,她越发伤心了。

  她告诉自己的同学,“老师在嘲笑我!”

  而比较有经验的同学却告诉她:“外国老师习惯于鼓励,他看到你虽然不及格,却也获得了一些分数,认为你做得不错,夸你是希望你下次更加努力。”

  伤心的眼泪很多来自这类误会,许多孩子在其中逐渐领悟,走向成熟。

  一个17岁的女中学生在她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本版积分规则

QQ|排行榜|小黑屋|Archiver|UKER.net ( 沪ICP备11021479号-1  

GMT+8, 2024-9-29 06:1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