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投诉及帮助: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英网论坛

查看: 99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食俱乐部] 上海高校美食地图...z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9-25 0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高校美食地图——上戏篇 上戏的学生提起5号来, 心头会油然而生又爱又恨的感觉。5号是方圆数里上戏学生光顾得最多的一家馆子,它的名声日益响亮,又是沾了上戏的光。 新生入校,上戏的老师毫无例外地会炫耀:“我们学校是前门华山路,后门美丽园的黄金地段。”新来的跟着自豪一段时间以后,就会恍然大悟,这根本不是一种幸福。黄金地段意味着什么?地价高,这地价高了,还会有物美价廉的好玩意在吗?所以上戏的学生历来就只有羡慕人家学校广阔的地理环境,尤其是东南西北品种丰富的小吃的份。 之前,上戏后门旁边有家昵称是“小鸡棚”的馆子,可以说是今天5号的师傅,它小,简陋,才得其名,上戏人对它蛮有感情。可惜红红火火的生意随着延安路高架的建设而进入衰亡期,几经挣扎还是寿终正寝。其实真正原因是建桥让它被迫换地方,一换就失去了根据地,没有个比较大的接待环境,只好搭出塑料棚子,真成了名副其实的小鸡棚,夏天热,冬天冷,根本不是吃饭的地方。5号就是趁这个机会进入上戏人的生活的,它就是老板家的一间房,在底楼,就是寻常住家用薄板隔开,一边住人,一边开店,狭小的空间刚刚只够摆5条2人型的小桌子,全坐上了,连转身都难。按惯例没有名字,就用门牌号码叫了5号,倒也好记。刚开始上戏人还是很坚贞地往小鸡棚去,任凭5号的老板堆着一脸笑亲自在门口招呼也不进去,后来鸡棚的条件实在太艰苦,就只好移情了。5号的生意渐渐好起来,最后竟然把开山始祖小鸡棚挤垮了。至此不爱走路又爱吃吃喝喝的上戏人别无选择。 上戏人是看着5号一天天发起来的。经众人吃饭之余的指点,5号可吃的品种是越来越多了,价钱也越来越贵,不时会有价格浮动、份量短缺的事情发生。但是只此一家,吃不吃随你,后来又推出了5角钱泡一瓶热水的服务,心里骂着,嘴里吃着的顾客就有增无减。 上戏人爱请客,日常天久,5号作为上戏的一大特色,名声被好事者传出去了,也是,你想,在这么破的一家小馆子里跟未来的明星们吃饭,周围又净是些特别养眼的俊男靓女,冷不防发现旁边就坐着王志文,或者程蓉、陈雷,能不新鲜好玩吗?5号的名气就这么响起来了,竟然有人打着“看美女”的旗号,专门去吃一顿。这生意就更火了。 2000年,5号又开辟了送货上门服务,只要一个电话,就把点菜送到寝室,每天好听的女高音浑厚的男中音不断,全是:“5号,来一份蛋炒饭!”之类的。看来已经把整栋楼买下来,请了十来个工人的5号,有意向集团化发展。 但是,5号的竞争对手也冒出来了,上戏右边,又冒出了一家小馆子,老板脸上依稀是5号最初的笑容,他们也推出了盒饭、点菜上门等等相同的业务,价钱就象当初向小鸡棚叫板的年轻的5号,还专门定制了一个大蒙古包,庇护上戏食客不受天气的困扰,其竞争决心不容小觑。上戏学生因为5号的存在,把他们叫做6号。 说起大学的小吃,上戏人就只有这么贫乏的一点谈资,左边5号,右边6号,但是有句话说浓缩就是精华,谁能说,这里的故事不多呢?(文/拉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顶 踩
2#
 楼主| 发表于 2004-9-25 04:40 | 只看该作者
上海高校美食地图——同济篇

    俗话说“吃在同济”,这已经是大学校园之间口口相传的的名谚了,众人皆知。
    没在同济生活过的人们大概会以为,这句谚语指的只是同济校内的那些餐厅食堂。确实,仅同济本部就有不下六家风格各异的食铺。可是对于大四的我们来说,大学校园里的学生食堂已经只是一个象征意义的存在。它们的存在只是为了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你可以在这儿毫无感觉的摆脱饥饿感,然后有力气去上晚自修--每天早饭中饭晚饭都在那么几个食谱单调味道时好时坏的地方进食,就这么吃上四年,你能忍受吗?
    告诉你们,那些遍步同济校外百米之遥的无数家街头小饭店,才是我们这些大学生心中最向往的乐园。
    便宜,热闹,随意,不用洗盆子和勺子,这些是我们中意的理由。类似这样的理由还有很多,比方说,你总不能和几个臭味相投的兄弟喝醉了酒在学生食堂里大摆龙门吧?还有,找个幽静的齐楚阁儿,和女友对坐浅酌,说些知心话儿,比在人声嘈杂排队能排得绕着你们桌子转个圈的学生食堂里局促不安,如何?
    大二刚到本部时,我们像一群压抑饥饿许久的野兽,被后门赤峰路上那一家连一家的小饭馆谗得暗流口涎。记得那天刚放下行李,宿舍里一帮兄弟簇拥着就冲了过去。那次去的地方是同济家园,很温馨的名字不是?可喜的是价格也像名字那么平易近人,菜又非常精致可口,直撑得酒足饭饱方才一路打嗝离去,半醉着相约,就是这里了,下次,就是这里了!
    现在想,那一次实在是被同济家园给蒙蔽了,耽误我们见识其它饭店里无数美食足足半年。大约半年之后,同济家园装修停业,食无去处的我们没能坚持多久,开始继续在赤峰路上寻觅好去处。很快,一家名字叫做“家常菜”的饭店就被我们发掘出来。与“家园”相比,家常菜的口味更为广泛,有各大菜系的代表。在这里,我们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曾经惊喜地找到各自家乡那些熟悉的口味,感觉像是回到了家一样。菜同样不太贵,味道出众;环境尤其别致,原木的桌椅,随意而独特。
    大三,有些返朴归真的年月。忙碌的生活和对未来不确定的展望,令我们初次认识到金钱的重要。渐渐我们不再像大一大二的孩子那样,过分注意饭店的环境和装饰,只想找个固定的地方,偶尔累了去歇歇脚。这时候,我们又发现了阜新路上的小山东羊肉馆和它对面的夫妻店。这是两个非常朴素的地方,小山东的菜式不多,羊肉为主,但很够分量,一份六块钱的羊肉汤够三个人的,一份同样六块钱的青椒煎蛋大得吓人。而夫妻店根本就没有名字,因为店主是夫妻俩,我们于是给它起了这个大俗大雅的名字。到了晚上,就算是冬天,小山东也会连门外也坐满人,许多人并不像我们一样穷,但他们还是打的赶来;坐不下了,就去夫妻店,那里虽然没有羊肉,招牌的京城牛肉味道也不坏。
    不知不觉就大四了。有时候夜深了,还坐在夫妻店里,喝杯可口或者不可口的啤酒,说些可有可无的闲话,看看这个我们生活了整整四年的城市角落,回想起从孩子变成年的过程,想到告别的话语就要说出。许多人许多事与年轻的我们相遇相识结缘,还记得那些小酒馆里欢乐的时光,是它们给了我们最初的温暖,啤酒和友情搀杂的温暖,是那样前所未有地令我们感动过。

3#
 楼主| 发表于 2004-9-25 04:40 | 只看该作者
上海高校美食地图——华师大篇

    去过上海西区的长风公园的人都会对一条不足200米的枣阳路印象深刻,"那里蛮热闹的,有好多饭店。"然后再补充一句,"华东师范大学边门就在这条路上,所以光顾的学生特别多!" 没错, 尽管这所大学有好几处边门, 但就数这儿最接近学生宿舍楼, 是河西的食堂和综合的生活小区。有些个年头了, 口碑不错。

    短短的枣阳路上##被过滤##着近20家大大小小的饭店,考虑到这里特殊消费环境,这里饭店价格都比较低廉,而亲切和蔼的中年服务员热情的招呼常让在外的游子想起远方的亲人。也许是为了适应这里的自五湖四海的学生,这里汇聚了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在"旺来餐馆"有故都西安的羊肉泡馍、不起眼的小铺子里有享誉海外的兰州拉面、还有"延边串烤"里喷香的烧烤;这里"四川酸菜鱼火锅庄"的麻辣、山西的酸醋、苏锡的甜糯;这里有为照顾回民的开设的"清真馆",也能在"云都餐厅"尝到在上海屈指可数的正宗云南菜肴;在"新疆风味餐馆"可以听着西域的歌谣吃着新疆手抓羊肉,把平时里父母告之的众多规矩抛在脑后;当然这里有本邦的浓油重酱,更有粤菜的清淡精致,鲁菜的豪放不羁。

    说实话, 如果将这儿的菜式和大菜馆的相提并论, 似乎还少些火候和道地。但对莘莘学子, 厌倦了学校食堂公式化的饭菜, 或是误了开饭时间, 晚自习后的自我犒赏, 或是老乡同学隔三差五的聚会, 校园情侣单独相处, 枣阳路确实是个不二选择。

    每天吃饭时间,这条枣阳路就活了,在摩肩接踵的吃饭大军里会遇到几张可爱的面孔,一声亲切的招呼或一个浅浅的微笑就匆匆告别,没办法!不赶早呆会就要等位子啦。坐在那,可以听到久违的乡音,更可听到海外留学生不标准的普通话。坐在对面穿校服梳小辫的小女孩手拿筷子,趿拉双肩懒懒地靠在靠背上,清澈眼睛时不时瞄二眼邻座再巴望着厨房,呵!依稀是我当年的模样。许是因为浓重的文化氛围和校园气息, 以及价美物廉, 所以不仅仅是学生, 已经工作的, 周围的居民和好奇的尝鲜者都纷至沓来。

    这里的饭馆都是经过近十年的竞争存活下来的,而且竞争也从未停止存在过,每隔段时间这里又会有家新店开张。

    不知当初是这条路上的餐饮消费带动了这条路上的日常消费,还是日常消费带动了餐饮消费,只知道这条路已在普陀区小有名气. 每年这里夏秋交替之季, 华师大的学生总爱在这里道声"祝福" 说个"希望",如今又是依依惜别时,在这里道个"珍重"后又会有多少故事?

4#
 楼主| 发表于 2004-9-25 04:40 | 只看该作者
高校美食地图——复旦篇

    多亏了复旦周围的餐馆,让学子们在饱受精神食粮的同时,也构成了自己的饮食文化,否则以校内那几个从50年代就出了名糟糕的食堂如何能留住挑剔的复旦学子?复旦周围的各式餐馆,不下50家,分布在学校周围的大小马路上。
    政通路地处留学生院附近。在这条曾被《申江服务导报》评选为上海最佳情人路之一的幽静小路上,错落有秩的分布着十多家具有异国情调的餐厅,酒吧。听听它们的名字吧:故乡、伊甸园、红复丹、随圆、百运、Mr. Pizza、Hard Rock、Paradise……伊甸园主要经营韩国料理,你可以在这儿品味到各类风味饭、小菜和口味相当不错的韩国烧烤。故乡除了有韩国烧烤外,还有日本料理。随圆、百运是学生们最常光顾的,因为这儿的家常菜、炒面、风味饭非常好吃,价格便宜,特别是他们的蛋包饭很有名。用筷子轻轻地拨开金灿灿、香喷喷的蛋皮,一股更浓烈美味的香气扑面而来,茄汁翻炒的饭里有鸡丁、胡萝卜。好看又好吃。 Mr. Pizza有各式各样的比萨、面条、沙拉和饮料,十多块钱一个6寸的比萨,而且有Pizza Hut 都没有卖的经典蘑菇Pizza。Hard Rock无疑是最具特色的,在这儿经常可以遇到一些说着怪怪中文的来自美国英国或日本的外国留学生,和那些校园中充满才气的玩音乐、搞戏剧的人,墙上涂满个性话语和画,最有意思的是这儿的小食居然是“炒米花”。这儿的餐馆都特别的精致、整洁,从老板到服务生都很热情,如果你在这儿消费得多,老板还会大方地送你些菜或水果。特别喜欢和朋友坐在政通路的街边,一边喝酒吃菜,一边谈天说地;一边看着身边走过的姑娘小伙,无论是金发碧眼,还是黄皮肤黑头发,都有一种迷人的气质。
    另外,在国定路的铁道后面有一排小饭店,非常好吃非常便宜,学校的燕园剧社演完话剧之后总喜欢会聚于此,喝酒唱歌到天亮;每年5、6月份则是这儿的高峰期,天天灯红酒绿到半夜,毕业班在这儿闹通宵。只是时过境迁,那排小店已在前一阵子夷为平地。邯郸路上也有几家规模稍大些的饭店,比如著名的“红墙”“绿岛”,味道都不错,是研究生们答辩论文后例行请客的规格场所。
    复旦东门的周围,以前每到晚上夜排挡声势浩大,各式的炒饭、炒面、炒年糕、砂锅小馄饨、西安肉加馍、烙饼、烤羊肉串、茶叶蛋臭豆腐……好吃而且非常非常的便宜。现在基本上都被取缔了,倒在东去边上开出一家比较高档的“学人邨”韩国餐馆和一家大众化小吃的“老巷”,都很受学生们欢迎。
    政肃路和国权路靠近研究生院。这儿都是些中式小餐馆,家常菜为主,价格便宜;还有几家纯正川味的小吃店、面馆。如果说政通路上的是三五知己聚餐聊天的好地方,那么在这儿可以好些朋友大吃一顿了,老板总会慷慨地给打个八折。有个叫“金凤园”的经常去,还有几个连名字都忘了。最声明远扬和悠久的菜是青椒土豆丝和虾仁庖蛋,几乎个个餐馆都有。
    另外一个著名餐馆是“兰州一拉”,就不用我解释是卖什么了,一看名字便知,它的辣味特别纯正,短短时间已在复旦周围开了三家分店,可见它生意的红火。
5#
 楼主| 发表于 2004-9-25 04:41 | 只看该作者
高校美食地图——工技大篇   工技大弹丸之地,要建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当然比不得人家东南西北,一二三四的星罗棋布各式餐厅。校门左侧两层楼的食堂,肩负解决全校师生几千人温饱的重任。底楼学生食堂,新生多半会眼花缭乱于菜单上五花八门的名称。日子久了,便是山珍海味也会腻,何况这几乎没有变更的大锅菜。倒是早餐供应的汁水鲜香的煎包和金黄澄脆的麻球,是寝室众姐妹四年如一日的不变选择。两节课后的里脊肉一度热销,去晚了,只有看人家吃的份。中午的蛋炒饭,排骨年糕也颇受好评。楼上教工食堂,靠里边的窗口有小炒供应。价钱翻倍,味道平方。只是平日里人满为患,要个菜得等上半小时。要想好好享受,最好打个时间差,避开高峰期,或者索性在周末,三五好友AA制,可以调剂调剂口味。   女生寝室楼下的小店面,不过几个平方,张罗着的是几位慈眉善目的阿婆,很亲切,做出的盒饭很有点家中的味道。经常去的,嘴巴再甜点,打饭的阿婆会帮你挑大的排骨,多加些菜,咖喱鸡饭上也会有鸡块多过土豆的可能。大概生意太好,店面又太小,所以现在在前面的廊里搭了雨棚,摆了几张印有百事可乐的桌椅,算是拓展了一大半的空间。上完体育课,在隔壁小店买点饮料,在此一坐,倒也颇有几分露天茶室的味道。   外贸与工技大一衣带水,步行过去不过几分钟,外贸食堂当之无愧成为工技大的第二食堂。有同学厌烦了本校食堂排不完的长队,宁可舍近求远在外贸用餐。自从一连锁快餐店进驻外贸后,外出者更甚。至于外贸的夜宵,则早就闻名。误了晚饭时间的,上夜自修的,嘴巴馋了的,常常一拍即合。炒面,馄饨,血糯米粥,萝卜丝饼,藕饼,春卷,小笼,绝对物美价廉。   至于校园外的美食,从小面馆到西餐厅,从大众小吃到精致茶点,从本帮特色到异国料理,无不应有尽有。入夜的虹桥,霓裳羽衣,酒绿灯红,每每让人顿生囊中羞涩之痛感。   仙霞路上,茶坊林立。仙踪林的秋千椅令人神往,可园果然园如其名小巧可人,花之林创意颇多,耕读园别具一格。我们去的最多的是可园,因其“近水楼台”,更因其物美价廉。可圆的酒酿圆子,出人意料的于迷你汤圆中包裹清香甜美的豆沙馅,堪称一绝。与可园几步之遥的雅朵园是西餐厅,其雅致和美丽也同样一如其名字。无数次涉足而过,从临街的窗口可见其典雅的布置,温暖的灯光,丰盛的餐桌,盛着葡萄酒的高脚杯在铺着苏格兰方格桌布的餐桌上泛着晶莹光泽,烛光摇曳中有佳人浅笑。观斯景也,令人生出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般的可怜心情。还好,再走过去的振鼎鸡,南京桂花鸭,以及颇受大众欢迎的贰圆店,让人多少有了一些安慰。贰圆多数点心仅二元一份,五六块钱足够吃饱吃好。咸肉菜饭加黄豆骨头汤属最佳搭配。毕业实习那会儿,那里差不多包下了我和同学的晚餐。   若朋友小聚,华德饭店和水城路口的火锅城不失首选。华德属那一带餐饮业的中流砥柱,旁边店面已沧海桑田,只它的门面一成不变。味道好,价钱不贵,是其致胜法宝。脆皮豆腐外脆里嫩,西芹百合赏心悦目,松子鲈鱼肉质细嫩,虽非名师掌勺,在我们这些尚未经世面的丫头小伙嘴里已是美味无疑。火锅城的生意也一向不错,课程设计后一组同学搞庆功宴,居然已有同系另二桌同学在,倒是英雄所见略同。男生们还端起酒杯煞有介事的互敬,好不热闹。(文/annie)
6#
 楼主| 发表于 2004-9-25 04:41 | 只看该作者
上海高校美食地图——华政篇   小草坪的鲜绿记忆、校园桥的浪漫名词、韬奋楼的古朴情思、梧桐掩映下的长长甬道——这份精致和美丽是华政的。那日偶遇华政的大学同学,正想和她说说毕业之后美丽的情怀以及美丽的烙印,她说是啊是啊我好想学校,想脆皮豆腐、想咕老肉、想咖喱鸡丁——好久没吃到华政的小菜了。思念的天平上,对于美味的想念更甚于景致,景致的美丽已有了铺垫,美食自然更值得期待了。   大一的时候,很虔诚地跑到大食堂吃饭,新鲜的感觉倒也把我们的心思网得牢牢的。虽然河西都是女生的天地,可是发觉大食堂的男性公民也不在少数。看着师姐们一个个光鲜亮丽,有滋有味地快乐着,很是体会了一把饮食男女的味道。后来渐渐不愿意去那个人那么多的食堂了,于是就开辟了其他的饮食新景线。   华政内部招待所的脆皮豆腐是师姐介绍的,第一次和它邂逅,因为从来没有过的感觉和滋味,自然成了美味。外面看上去黄黄酥酥的,吃起来香香脆脆的,还给牙齿一点点韧劲,里面呢,就是嫩豆腐的滋味了,白白的,柔柔的,有点江南的柔美和华政的秀气。从不知道豆腐是可以这样吃的,于是每次有同学来,总会以介绍华政的名义介绍这道菜。   40号楼后面的华政餐厅如今的名称是华政家常菜了,也是几经变迁。除了毕业那个晚上给了它很热情的眼泪之外,对它的感觉倒没有二楼上的餐厅好,那里比较平民化。很记得大三一天实习回来已经很晚了,要了一些东西正吃着,那个新老板跑过来和我们谈起怎么改进饮食的问题,说华政要有自己的特色和招牌菜,颇有点胃口兴亡,匹夫有责的味道。后来也看到了一些改进和便民政策,在七点以后也能吃到菜和小点心了。那时候正放疯了小燕子,伴着还珠格格的音乐,菜的滋味是无暇顾及了,对于校园倒是更多了一份亲近。和同寝室的女孩,也和一些朋友,会在那里一坐好久,认真地吃菜,很热闹地谈论一些和菜肴一样芬芳颊齿的话题和感觉。研究生楼的快餐很多时候只是应时之举。不觉得有特别的回忆,倒是时常会看到一些老外吃得津津有味。   对于河东那片男生的天地,唯一的一次美食记忆是中秋节晚上的饺子。那么一大班级,借了二楼的食堂,弄了好多的面粉和菜肉的馅,跟着北方的班主任和北方的同学包饺子。吃的是热闹,玩的是气氛,开始汇聚的是人气。很开心地学会了包饺子,这是第一次和北方的饺子全方位倾情接触。   走出校园,那是曾被《申江服务导报》写作情人路之一的万航渡路,路况环境优雅,也有胃口的好去处。学院的正门面对着的是中山饮食店,店面很小,也就三排桌子,可是生意却很好。老板娘也很热情,常常可以看到毕业了几年的学友来这边和她聊华政的物事。总是喜欢叫一客炒面来吃,酱油很浓墨重彩的,价格适中,分量看上去很多,在饿着的时候很喜欢这样的味道。   华政的西边侧门是华星酒家,同学聚会、老乡送行什么的在那里的很多。可以有家常的小菜,两三个人就可以坐下来吃,也可以是大桌的酒席,满满的酒菜满满的同学满满的人气。听说早晨的肉包味道比较好,于是我们寝室曾齐齐地去吃早饭,然后心满意足的离开。还有一次温情记忆是献完血后华星的老板也献爱心,发给我们一些营养点心券,接着就看到很多同学坐在外边的桌子旁喝红豆粥,凉凉的夜色,热热的粥点,很美好。   正门东边一点有个叫红米的茶坊,那好象是新世纪里登陆万航渡路的。六月的晚上天气郁热,六月的晚上大四的学生需要送火车,六月的晚上大家都不想在睡眠中浪费彼此相聚的时间,于是在晚宴后,在小草坪沾上露珠后,就会到那里,坐下来,喝杯茶。   穿过中山公园就是长宁路了,在华政学子经常光顾的麦当劳旁边就是鲜有同学光顾的必胜客长宁店,往往躺在寝室的床上大家一起想着要叫一个批萨外卖,然后再起床汲着鞋子拿着饭盒去食堂打饭……   河东的小摊头和河西大门口的煎饼、小馄饨都是华政的学生光临很多的小吃。每当冬天的晚上在河西下了晚自习,校园桥旁边那种飘香的煎考味道总让人不由自主地去亲近。有时买了一大堆拿去寝室,炸鸡翅、炸鸡腿、里脊肉、臭豆腐、鹌鹑什么的,大家各取所需,40号楼的楼道里久久的蔓延着浓烈的香味。早晨的煎饼也是很怀念的,总是派一个同学去买,卖煎饼的阿姨会很利索的准备好8个,然后一寝室的人一起享受早晨的美味。   这些美食细节其实都相当平凡,因为亲切,因为经历,因为有着校园这个磁场,于是小小的细节就大大地滋润着感动着校园中的日子。正因为有了这些细细碎碎的小小亲切和小小美食细节,校园的地图才显得如此清晰和生动了。(文/小花小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本版积分规则

QQ|排行榜|小黑屋|Archiver|UKER.net ( 沪ICP备11021479号-1  

GMT+8, 2024-4-27 16:1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