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初,如果你尚在学校里勉强着,肯定认识一个试卷上永远考不到的英文单词“Alternative”,而且知道一种字典里也找不到的解释——“非主流”,或者叫它“另类”。当时懂得这个词的人也确实属于另类——在学校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骑着自行车旷课找人翻录摇滚磁带,对美国的向往一点不比现在少。每一个人都在孤立中,努力搜索志同道合者和交流的快乐,同时为能早一天成为专业而努力,在课本的遮挡下翻译歌词,进行额外的英语修炼。
非主流的概念到来之前,资讯匮乏的中国听众几乎有着相同的信仰,过着一种普遍的精神生活:一边寻找和收集摇滚史上的经典唱片,一边向重金属强壮有力的胸膛扑去。重金属无疑收容了青春期的暴躁。在中国,它比革命性的朋克乐更早地占据人心,其功效性也让人爱不释手——乐迷可以先用它的吵闹赶走看不顺眼的人,再借它的辛辣和硬朗撑起自己发育中的身躯,并留起一头精心梳理的长发。
这时候,Kurt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一张坚毅得近乎冷酷的脸,帅气的双下巴,极富冲击感的吉他轰鸣,声嘶力竭的绝望哭喊,交织成一道无坚不摧的利刃,令人的内心在碎裂的同时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无疑,他代表着另一种音乐,另一种选择。
kurt是一个真正的朋克,他可以说是朋克的全部定义;可是他从来也没有过那种所谓朋克式的打扮:黑眼圈,刻意留下的长发与怪异穿着,狂放的言行举止。其实这些只不过是一种可笑的外在形式,就像那些留着长发的人,并不代表他是真的摇滚音乐的一份子一样,尽管主流社会多会这么以为,甚至视这些人为摇滚音乐思想的代表或产物。
kurt的一生在精神上是一个职业朋克。他在音乐上尽管很矛盾,但始终对旋律抱持着怀疑态度;在精神上他会求助于上帝,却不敢真的相信上帝的存在。在最久远的追求上,他始终认为只有艺术才是最后的救赎,如果艺术也不能救赎自己,那就只有一条路可走:用一杆热枪把自己的脑袋轰开……
说实话,有时当听到他歌词中的一些段落,会很为他感到心痛。 没有人会否认kurt是天才,我也同样因为他的才华感到惋惜;但我始终对那些歌词中流露出他内心最深处的挣扎更感到莫名的难过与同情。 Kurt完全没有我所追求的宽宏伟大的英雄性格与豪情,甚至会用死去逃避现实的压力,但我却无法对他的懦弱感觉轻蔑;我始终认为,kurt是一个演错角色,放错位置的人物。他本该是在台下挥舞着双手,尽情发泄的观众,而非在台上寻求解脱的悲剧灵魂。在他的作品中,他已注入了太多的血,投入了太多的他的“真生命”,也因此而得到无数人的共鸣。音乐和这世上其他的好东西一样,是为了人类心灵的自由而不是狭隘的生活而存在。人或许是需要宣泄的,但又更是需要慰藉的。 因为我们有灵魂。
我这里网速不是很好,所以没办法好好听歌~~
先来顶了,等会儿再好好听哦~~~
还没翻页 MV今天看来没法送了。。。
最近看MARS
喜欢听特别柔情的音乐
吼吼
没有起伏的情绪因为你出现后划破平静 震撼我已紧封闭的心冰山河雪在融解 回到初次的相遇 风在吹一个人独自美丽 灰的天空为何没有表情你的心相遇
再狂野的心灵魂的深处有你
从来不相信我的世界可以有多完美 痛苦寂寞还有一些疲惫 不允许找人随意进入我的零度空间 宁愿孤独懒的再去想谁
谁会抓住我的无力双臂 怎么会哭 不会再哭
走入零度空间等到一切分裂 就算爱的危险我们一起面对
来不及的防备 没听过的誓言
说爱我,在我的耳边轻声说
说爱我,用你的手心温暖我
[em10][em10]
呵呵 这电视剧这么风靡 凝mmMSN的名字用的也是这歌词吧
MV的首贴 考虑了很久该先发哪一个
褐眼男子
2001年的冬天 我第一次从某人那里听到这个组合的名字
记得当时 她从oicq上把这部MV的地址从学校网吧的这一端传到另一端给我 随着我的点击 我耳边慢慢的响起了这首歌柔美的旋律 跟着 故事就开始了。。。
这是我看到的第一部韩国剧情MV 也是我最喜欢最难忘的一部 尽管后来陪着她看了很多很多 但是只有这一部 甚至当时连名字都没记下来 却让我印象深刻得始终都难以忘记 如今 用它来作为这段音乐故事旅程的起始 更轻轻触碰起回忆的微澜
内心深处 的确美丽得让人觉得痛 美丽得让人不忍触碰。。。
[MP=500,500,true]mms://stuff.supernj.com/vod2/korean/brown.asf[/MP]
想找一个满含眼泪的表情
开始发MV了
英国的同志们可能会比较慢 站点都在国内 推荐第一遍时候把声音关掉 让它自己走一遍 第二遍有缓存会好一点
that is what i wanna
为什么我看不了????
不公平~~~~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排行榜|小黑屋|Archiver|UKER.net ( 沪ICP备11021479号-1 )
GMT+8, 2025-4-5 02:4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