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投诉及帮助: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英网论坛

楼主: ray88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商科,金融和财会,最好要提前预习做准备

[复制链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0 18:59 | 只看该作者

商科专业英文练习

14. 率(1Exchange rates

Match up the half-sentences below

1. To “peg” a currency against something means to

2. A clean floating exchange rate

3. Exchange controls used to limit

4. Speculators buy or sell currencies in order to

5. ‘Market forces’ means

6. “Hedging” means

A. the amount of a country’s money that residents were able to change

into foreign currencies.

B. fix its value in relation to it.

C. Make a profit by making capital gains or by investing at higher

interest rates.

D. is determined by supply and demand

E. trying to insure against unfavourable price movements by way

of futures contracts

F. the determination of price by supply and demand (the quantity

available and the quantity bought and sold)

47#
发表于 2005-10-18 23:38 |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05-10-20 22:1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49#
发表于 2005-10-21 21:4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商科
50#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0 19:26 | 只看该作者

上个练习的标准答案是:

14. 率(1

1 B 2 D 3 A 4 C 5 F 6 E

51#
发表于 2005-11-18 22:08 | 只看该作者
靠,这样的好贴不顶?
5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0 05:27 | 只看该作者

商科专业英文练习

1. 会计(1)

For questi##被过滤## 1 to 10 there is only ONE correct answer.

1. "The firm must be treated as financially separate and distinct form its' owner(s)". This rule is known as:

(Select one answer)

(a) The accounting equation

(b) The dual aspect concept

(c) The business entity concept

(d) The balance sheet

2. A firm buys stock for £100 by cheque and intends to sell it for £200, so the double-entry should be:

(Select one answer)

(a) Debit bank £100, Credit Stock £100

(b) Credit bank £200, debit stock £200

(c) Debit Purchases £100, Credit Sales £200

(d) Debit Purchases £100, Credit Bank £100

3. The system whereby we make two records for each transaction is known as

(Select one answer)

(a) Balance Sheet accounting

(b) Double-entry

(c) Dual aspect

(d) Management accounting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liability?

(Select one answer)

(a) Creditors

(b) Debtors

(c) Stock

(d) Vehicles

5. A 'trade debtor' of AB ltd. can best be described as:

(Select one answer)

(a) A person or firm who bought goods from AB Ltd on credit and has not yet paid.

(b) A person or firm who borrowed money from AB

53#
 楼主| 发表于 2006-1-26 02:48 | 只看该作者

Please accept my season's greetings and best wishes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May many fortunes find their way to you! ...

54#
发表于 2006-2-22 09:24 | 只看该作者

哦耶,我全部都会~~不过要不要先补习数学?我去念金融.那个专业要考CFA1,2级的,数学要求会不会很高呢?谢谢~~

55#
发表于 2006-2-22 22:58 | 只看该作者

up up up up up up up up .............

56#
发表于 2006-2-24 00:21 | 只看该作者
555555`````听楼主这么一说```偶大受打击~~~~~虽然知道出国读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是心里还是很有憧憬要去闯一闯的~~打击啊打击!!请楼主介绍一些做准备的方法~~我是在西南财经大学学注册会计的,现在有想法毕业后去英国读有关专业~(除商科)~~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不知道学哪种和会计结合的前途比较好呢~~感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3 22:34:38编辑过]

57#
 楼主| 发表于 2006-6-16 06:36 | 只看该作者
老外眼里的中式英语

在各个英语学习论坛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关Chinglish(中式英语)的文章,但一般都是中国人写的。不过我看到一篇长文,也是有关Chinglish的,但却是美国人写的,很有意思。这篇长文的标题是Chinglish 2 English(从中式英语到标准英语),作者是浙江大学的美国外教Chuck Allanson,内容则是Chuck在中国五年任教期间所听到、所看到的各种Chinglish说法。

比如Chuck第一次来中国,下飞机后,负责接待他的东北某大学英语系陈老师说:您刚到,我们吃点饭吧。我们要点Chinese dumpling(饺子)和Chinese beancurd(豆腐),您看可以吗?Chuck以前从未听说过这两种东西,但出于好奇,就说可以,结果饭菜端上来一看,原来就是ravioli(饺子,来自意大利语)和tofu(豆腐,来自日语)。Chuck当时心里暗想,这两种东西,国际上早已经有通用的说法(ravioli和tofu),他们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那种生僻的说法呢?以后Chuck跟陈先生混熟了,就问他,当初你为什么不说ravioli和tofu呢?陈先生听了大吃一惊,连忙解释说,我真的不知道这两个词,而且我们的《英汉词典》上也没有这两个词。

于是Chuck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英语教师、英语课本、甚至英语词典肯定存在问题,否则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在中国五年的任教期间,Chuck收集了大量的Chinglish说法,从中挑选出一组最常见的,编写了上面提到的那篇长文。下面就是这些Chinglish说法,其中每行第一部分是汉语说法,第二部分是Chinglish说法,第三部分则是英语的标准说法。

① 欢迎你到... ② welcome you to ... ③ welcome to ...
① 永远记住你 ② remember you forever ③ always remember you(没有人能活到forever)
① 祝你有个... ② wish you have a ... ③ I wish you a ...
① 给你 ② give you ③ here you are
① 很喜欢... ② very like ... ③ like ... very much
① 黄头发 ② yellow hair ③ blond/blonde(西方人没有yellow hair的说法)
① 厕所 ② WC ③ men's room/women's room/restroom
① 真遗憾 ② it's a pity ③ that's too bad/it's a shame(it's a pity说法太老)
① 裤子 ② trousers ③ pants/slacks/jeans
① 修理 ② mend ③ fix/repair
① 入口 ② way in ③ entrance
① 出口 ② way out ③ exit(way out在口语中是crazy的意思)
① 勤奋 ② diligent ③ hardworking/studious/c##被过滤##cientious
① 应该 ② should ③ must/shall
① 火锅 ② chafing dish ③ hot pot
① 大厦 ② mansion ③ center/plaza
① 马马虎虎 ② so-so ③ average/fair/all right/not too bad/OK(西方人很少使用so-so)
① 好吃 ② delicious ③ good/nice/tasty/appetizing(delicious在中国被滥用)
① 尽我最大努力 ② try my best ③ try/strive(try的本意就是try my best)
① 有名 ② famous ③ well-known/renowned/legendary/popular(famous在中国被滥用)
① 滑稽 ② humorous ③ funny/witty/amusing/entertaining
① 欺骗 ② to cheat ③ to trick/to play a joke on/to con/to deceive/to rip off
① 车门 ② the door of the car ③ the car's door
① 怎么拼? ② how to spell? ③ how do you spell?
① 再见 ② bye-bye ③ bye/see you/see you later/later(bye-bye有些孩子气)
① 玩 ② play ③ go to/do(play在中国被滥用)
① 面条 ② noodles ③ pasta(noodles有些孩子气)
① 据说 ② it is said ③ I heard/I read/I was told
① 等等 ② and so on ③ etc.
① 直到现在 ② till now ③ recently/lately/thus far
① 农民 ② peasant ③ farmer
① 宣传 ② propaganda ③ information
58#
 楼主| 发表于 2006-6-21 21:26 | 只看该作者
行动起来,向不规范英语宣战

一、不规范英语存在的普遍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门向世界敞开,欢迎世界各国的宾朋到中国来访问、旅游、经商,各条战线的对外宣传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我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对外宣传工作方面由于英语翻译水平所限,还存在不少问题。错误的英语、蹩脚的英语、不规范的英语无处不有,无所不在。这些五花八门的英语错误,即便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也是比比皆是,在外宾来华访问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他们的足迹所到之处随处可见。

二、不规范英语带来的后果
在公共场所、宾馆饭店、旅游景点或博物馆等的英文简介或说明中,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错误的或不规范的英语。这些错误百出的不规范英语已经泛滥成灾,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有的甚至成了外国游客中的绕口令,让他们感到啼笑皆非。

早在1988年,就有一对外国教师夫妇给《中国日报》来信说:“我和我丈夫在中国已经工作了15个月。我们热爱中国,感到中国人民热忱慷慨。因此,当我们看到为旅游者印制的告白和小册子时,就为中国人感到难堪。英文译文几乎总是充满了拼写和语法错误,更不用说用词不当了。印刷的数量很大,造成了成千上万元的损失。对英语读者来说,这些材料给中国造成了一个可怕的形象┅┅在一份约有130个单词的材料中,我们竟数出了28个错!多可怕的浪费!”

三、不规范英语产生的原因
翻译人员的英语水平不高,工作态度不够认真负责,不懂得翻译(尤其是汉译英)任务的艰巨性,是上述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有关单位的领导,对翻译并不懂行,以为某某人学过几年英语甚至十几年英语,肯定能够翻译的好。如果要追根寻源,这些翻译错误的产生应该归咎于英语教学工作脱离实际,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务实的翻译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在打好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上,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训练他们的翻译能力,尤其要培养他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四、不规范英语的种种表现
第一种情况:说到不合格的英语,首先想到的当然是英语拼写错误。英语拼写错误事实上是随处可见,例子不胜枚举。例如:
京津塘高速公路上某服务站的英文牌子上写着SERVIVE AREA(应为Service Area)。某机场售货厅手工艺品部的英文牌子是Ants and Crafts,成了卖蚂蚁和手工艺品的地方。

第二种情况:望文生义,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翻译,即“中式英语”。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例如:
把“不准拍照”译成Don’t take picture(应为:No photography);
把“当心碰头” 译成Be careful, head(应为:Mind your head / Lower your head);
把“步行街”译作foot street或walking street(试比较:pedestrian street/precinct);
把 “京城大厦”译作Capital Mansion,把一座高楼变成了一个宅子。译为The Capital Plaza比较合适;
把“科技旅游”译成technological tours,这给人的印象似乎是,旅游本身是技术性的 (参考:science-theme tours);
把电视屏幕上的栏目名称 “第一时间”翻译为 “first time”(应为prime time); 把“看世界”译作 Look the World,(试比较:Around the World / Window onto the World / Across the World 等);
把“摸着石头过河” 译成 crossing the river by feeling the stones,让外国读者看了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 可以考虑: “wading across the stream by feeling the way,” so to speak.)

第三种情况:不符合国际上通用惯例的翻译,这主要是指一些常用的专门术语。这方面的例子也不胜枚举,例如:
把“外向型产业”译成external directed industries (比较:export-oriented manufacturing/industries );
把“保税区”译为tax-protected zone (比较:bonded zone 或 free-trade zone);
把“追求卓越管理”译为working for brilliant management (参考:in search of excellence in management / commitment to managerial excellence );
把“小商品博览会”译为small goods / commodities fair (参考:general merchandise show / expo);

第四种情况:意思走了样的翻译,即译文同原文说的不一样,有的差别不大,有的则差别甚远,例如:
把“旋转果盒”(一种可以转动的盛糖果的圆盘)译为spinning fruit box (试比较:rotating dish for nuts and candies);
把“进出口商品结构”译为foreign trade structure (试比较:the make-up 或composition of imports and exports);
把去机场的班车译成 Airbus, 与欧洲制造的“空中客车”飞机雷同。(应为:airport shuttle bus 或 airport shuttle);
把空调公共汽车译成air bus (应为 air-conditioned bus)。
某旅游景点把“注意防火”翻译成Take care of fire,要人们把火照看好。“护林防火人人有责”翻译为Fire prevention is up to you,意思是:防不防火你看着办吧!

第五种情
59#
 楼主| 发表于 2006-7-9 04:30 | 只看该作者
一起学习一下丁衡祁教授曾发表过的文章(一)

行动起来,向不规范英语宣战

一、不规范英语存在的普遍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门向世界敞开,欢迎世界各国的宾朋到中国来访问、旅游、经商,各条战线的对外宣传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我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对外宣传工作方面由于英语翻译水平所限,还存在不少问题。错误的英语、蹩脚的英语、不规范的英语无处不有,无所不在。这些五花八门的英语错误,即便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也是比比皆是,在外宾来华访问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他们的足迹所到之处随处可见。

二、不规范英语带来的后果
在公共场所、宾馆饭店、旅游景点或博物馆等的英文简介或说明中,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错误的或不规范的英语。这些错误百出的不规范英语已经泛滥成灾,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有的甚至成了外国游客中的绕口令,让他们感到啼笑皆非。

早在1988年,就有一对外国教师夫妇给《中国日报》来信说:“我和我丈夫在中国已经工作了15个月。我们热爱中国,感到中国人民热忱慷慨。因此,当我们看到为旅游者印制的告白和小册子时,就为中国人感到难堪。英文译文几乎总是充满了拼写和语法错误,更不用说用词不当了。印刷的数量很大,造成了成千上万元的损失。对英语读者来说,这些材料给中国造成了一个可怕的形象┅┅在一份约有130个单词的材料中,我们竟数出了28个错!多可怕的浪费!”

三、不规范英语产生的原因
翻译人员的英语水平不高,工作态度不够认真负责,不懂得翻译(尤其是汉译英)任务的艰巨性,是上述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有关单位的领导,对翻译并不懂行,以为某某人学过几年英语甚至十几年英语,肯定能够翻译的好。如果要追根寻源,这些翻译错误的产生应该归咎于英语教学工作脱离实际,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务实的翻译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在打好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上,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训练他们的翻译能力,尤其要培养他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四、不规范英语的种种表现
第一种情况:说到不合格的英语,首先想到的当然是英语拼写错误。英语拼写错误事实上是随处可见,例子不胜枚举。例如:
京津塘高速公路上某服务站的英文牌子上写着SERVIVE AREA(应为Service Area)。某机场售货厅手工艺品部的英文牌子是Ants and Crafts,成了卖蚂蚁和手工艺品的地方。

第二种情况:望文生义,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翻译,即“中式英语”。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例如:
把“不准拍照”译成Don’t take picture(应为:No photography);
把“当心碰头” 译成Be careful, head(应为:Mind your head / Lower your head);
把“步行街”译作foot street或walking street(试比较:pedestrian street/precinct);
把 “京城大厦”译作Capital Mansion,把一座高楼变成了一个宅子。译为The Capital Plaza比较合适;
把“科技旅游”译成technological tours,这给人的印象似乎是,旅游本身是技术性的 (参考:science-theme tours);
把电视屏幕上的栏目名称 “第一时间”翻译为 “first time”(应为prime time); 把“看世界”译作 Look the World,(试比较:Around the World / Window onto the World / Across the World 等);
把“摸着石头过河” 译成 crossing the river by feeling the stones,让外国读者看了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 可以考虑: “wading across the stream by feeling the way,” so to speak.)

第三种情况:不符合国际上通用惯例的翻译,这主要是指一些常用的专门术语。这方面的例子也不胜枚举,例如:
把“外向型产业”译成external directed industries (比较:export-oriented manufacturing/industries );
把“保税区”译为tax-protected zone (比较:bonded zone 或 free-trade zone);
把“追求卓越管理”译为working for brilliant management (参考:in search of excellence in management / commitment to managerial excellence );
把“小商品博览会”译为small goods / commodities fair (参考:general merchandise show / expo);

第四种情况:意思走了样的翻译,即译文同原文说的不一样,有的差别不大,有的则差别甚远,例如:
把“旋转果盒”(一种可以转动的盛糖果的圆盘)译为spinning fruit box (试比较:rotating dish for nuts and candies);
把“进出口商品结构”译为foreign trade structure (试比较:the make-up 或composition of imports and exports);
把去机场的班车译成 Airbus, 与欧洲制造的“空中客车”飞机雷同。(应为:airport shuttle bus 或 airport shuttle);
把空调公共汽车译成air bus (应为 air-conditioned bus)。
某旅游景点把“注意防火”翻译成Take care of fire,要人们把火照看好。“护林防火人人有责”翻译为Fire preven
60#
 楼主| 发表于 2006-7-14 06:0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学习英语的误区


摘要:全民疯狂学习英语是对国家和民族的一种不负责任,疯狂投入的人力和精力是对国家创造力的巨大破坏,年轻人把全部宝贵的时间用在死记硬背上,专家认为,由于中国的条件所限,大部分人只需要初通英语就行了,术业有专攻,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天分或者能力成为外语专家的,人人都想精通外语是不现实、不可能的。对于专业的需求完全可以委托给专门的翻译机构去做,正如同我们每个人都初通法律,但是涉及到诉讼时,我们会委托专门的律师一样。这样社会资源就可以得到合理得利用以利于达到效率最大化,这样也符合经济学上的比较优势原理。对于目前的英语学习热,相关ZF决策者应该去采取措施适当降温(比如一些和外语不沾边的岗位评定职称时废除外语、废除一些外语考试等),另外更重要的是,如果国家鼓励国民学习英语,就应该采取措施来更好的引导外语学习,使学员摆脱瞎学、苦学的无效学习,尽量减轻应试教学的影响,尽力创造一个外语学习的小环境(语言环境),比如创立一个针对英语学习者的24小时的英语教学电视台(仅仅有中央9台是不够的),播送英语新闻、英语课堂(含各种语言、文化、文学、历史的授课,把原先只有英语专业学生才能独享的一些课程大众化)、播送英文优秀电影(带字幕,意在创造英语环境,不带字幕绝大多数人都看不懂,无意义),放宽对于家庭安装CNN、BBC等境外##被过滤##的限制(可通过技术手段防止国民收看一些##被过滤##或者黄色的不健康的电视台),这些措施看是简单,却可以大大提高国人接触英语的机会,而不接触、使用英语是绝对不可能学好的。

原文:
作为一名从事翻译的译员,我深感中国人学英语投入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极其不得法,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首先,我们学习英语没有环境,这是最致命的,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而工具是要用的,而99%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很少有机会使用英语,而语言如果没有大剂量的接触和使用是绝对不可能熟能生巧的。所以,很多人只能是背诵单词和语法条文,但是却没有机会使用,这样就会陷入“学了忘,忘了学“的怪圈,始终难以突破。英语专业的学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四年的时间充分接触英语,使用英语,有很多外国教师,经过大量的训练,他们有了一个很好的英语基础,但是也仅仅是基础而已,过了8级的学生有时连一些简单的翻译都做不好。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提高,英语专业是这样,其他专业的学生或自学者就更可想而知了。
关于语言环境的问题,我想提一下巴基斯坦、新加坡等国的情况,在这些国家,英语是官方语言或者第二语言,也就是说在这些国家
其二,我们的应试教学罪不可恕。我们过于强调语法和词汇,比如我们的试卷中会设计一些类似于一些太拘泥于语言细节的试题,比如所谓的语言点,比如一些同义词的辨析,这样就迫使学生去背诵大量的条条框框,而这样的条条框框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仅仅靠死记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很快就会忘掉,而且有些问题纯粹是“茴“字有几种写法之类的题目,经常看到一些重要考试后比如高考,四六级之后,一些专家为一些选择题的答案争论得面红耳赤,试想,我们有必要去玩一些专家都弄不清楚地文字游戏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本版积分规则

QQ|排行榜|小黑屋|Archiver|UKER.net ( 沪ICP备11021479号-1  

GMT+8, 2025-7-7 01:2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