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英国人口普查将正式启动,英国ZF要求在英居住三个月以上人士不论身份都要参与,在3月27日填写人口普查调查表并交回问卷。
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对在英华人来说不光是“数人头”的数据工作,而是影响华社“钱权”分配的大事。它的结果将作为数据资料,影响英国未来十年小区服务的拨款,包括教育、医疗服务、房屋、公共交通设施、技能培训服务及紧急服务等。作为英国人口第三大少数民族的华人社区的力量如果没有通过人口普查如实反映,就无法作为“证据”得到英国ZF相应的公共资源分配。
对于今年的人口普查,不论英国ZF还是华人社团都针对华人群体给予了高度关注和特别宣传,华人莫因“沉默”失“钱权”的呼声也前所未有的高涨。
因“沉默”而失“钱权”
英国利物浦市的一项调查显示,2001年的人口普查,反应最冷淡的是年轻男性、华人、黑人和贫困小区。伦敦市2011年人口普查地区经理Colin表示,在十年前的全国人口普查中,华人交回的问卷少于70%。由于华人的参与度不够,2001年的人口普查华人并没有为自己赢得相应的利益,反而因此而损失了应得的社会资源分配。
2001年人口普查显示,英国华人近25万,占英国人口0.4%,而实际上,当时的华人数目已经远超出25万。曼彻斯特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华人参政计划”的志愿者胡沛成先生在接受《英中时报》采访时说:“2001年当时英国ZF估计曼城的华人有10万左右,而实际上统计结果只有5万不到。这在申请公共拨款的时候非常不占优势。原本ZF按照估算的10万人为华人的分配资源也随之减半,这是华人忽视人口普查带来负面影响的典型例子。”
对于华人面对“人口普查”保持“沉默”,胡沛成表示:“这与当年的宣传普及没到位有直接的关系。”而伦敦市人口普查地区的经理Colin则认为2001年华人社区对人口普查反应冷淡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人口普查当局只是以区域性为划分进行宣传和推广,并没有针对华人这个群体进行专门的普及。而最关键的原因,是因为华人社区并不了解人口普查究竟对自己的切身利益有什么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