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投诉及帮助: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英网论坛

查看: 176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职场你我他] 海归就业遭冷遇 放下身段只为不做“海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6 1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些年,与“留学热”不断升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留学生归国求职时却遭到“冷遇”:  英国硕士毕业,严艺今年7月回深后,投出去60多份简历,目前仍然“一无所获”;
  海外商科毕业,王姓“海归”在深圳某企业应聘,笔试就被淘汰;
  海外留学两年,找工作处处碰壁,阿杰打算抹掉留学经历再去求职;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毕业,张红虽然找到了一家普通企业,但月薪只有2000元;
  ……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令人尴尬的状况?记者最近采访留学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和部分留学生后发现,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归国留学生日渐增多是其中两个原因,据教育部的一项统计,1999年内地当年送出的留学生为2万人,2008年这一数字变成了20万人,回国就业的海归这几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从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海归”这个牌子的分量自然下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顶 踩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7:2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很多高素质海归根本不愁找工作,遭遇‘求职难’的海归多数是自身有某些不足。”从事留学咨询近10年的娄永安分析认为,很多学生出国时目标不明、心态不正,盲目留学,严重影响了后来的发展。

  “过去人们常说‘海龟’(海归)变‘海带’(海待),现在,人们又把‘海带’改称为‘海豚’了,意思为回来后就‘囤积’在家。”作为深圳市爱子教育促进会的秘书长,娄永安见证了不少留学生回归后遭冷遇的例子。

  “海归沙拉”市场不认可

  每次当朋友开玩笑地对柯扬说“兄弟我在英国的时候”,他都会在尴尬之余倍感庆幸。

  2002年,柯扬从内地一家报社辞职,去英国读了一年新闻学专业,拿到硕士学位后,在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找到了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又跳槽到另一家基金公司,职位上也获得提升。

  “还好,我那时出国留学的还不算特别多,物以稀为贵吧。”柯扬回忆,刚到深圳工作没两年,他就发现英国短期留学经历越来越不值钱了。他所就职的第一家公司目前有海归39名,其中不少是沃顿商学院、纽约大学、牛津大学等海外名校的学子。“在那家公司,如果不是美国常青藤毕业的,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说自己是海归。”柯扬说,海外留学生的求职信雪片般堆积在人力资源部的桌子上,不是名牌大学的,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教育的周小姐对自己接触的一位姓王的同学印象很深。他在澳大利亚一所不知名大学商科读了两年毕业后回国。漫天撒网投了几十份简历后,一家深圳企业打来电话,通知他面试。他如约前往,没想到这个公司人事经理递给他一份笔试翻译题,更没想到这个常规的测试结果显示,该同学的翻译得分还没其他国内毕业的学生高。用人单位据此婉拒了这位海归。

  严艺留学英国Cardiff University,一年之后拿到人力资源硕士学位。 今年7月回到深圳,马不停蹄地开始找工作,求职简历投出去60多份,工作仍然没有着落。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7:29 | 只看该作者
“海归找工作,一定要放下身价,千万不要把留学花费当作马上要收回的投资,否则就业时眼光就很难长远,也错失成长的机会。”娄永安表示,现在不少海归找工作期望值过高,除体现在薪酬待遇要求高外,也表现在流动性高的方面。

  企业拒绝“次品”欢迎“精品”

  “我的公司每周都招聘,就是不招海归。”说这话的是位于罗湖某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的老板徐女士。虽然说得偏激,但也代表了部分用人单位的观点。

  徐女士从简单的货运通关代理做起,把公司业务做到了中东、东南亚等地。公司业务扩张,迫切需要外语好、国际视野开阔的人才。据她介绍,公司曾经大张旗鼓地招募过海归入职,希望借助他们的力量将业务推广到更多的国家。没想到,来的那些海归本身水平让她大失所望。比如在与外国客户谈判时,这些在国外学习生活了五六年的海归,居然连基本的物流术语也说不清楚,往往要她中途亲自上阵救火。而入职的海归对公司要价高,也超过了本地学生,使她担心团队积极性受影响,“让他们出去拉单,几天不见动静,还每天吵,嫌公司给的钱少,这样的海归,不要也罢。”

  有意思的是,徐女士的儿子现在就在英国读书,她对儿子讲:毕业了一定要来公司,就从最底层的业务员干起,拉单不达标的话,照样得被淘汰。她最后向记者坦承,也不是对所有海归一律拒绝,只是来应聘的海归极少能吃得了苦。“素质高又能吃苦的,当然不会拒绝。”

  如果徐女士坚决拒绝的海归算是“次品”,那么对“精品”海归,用人单位伸出的就不只是橄榄枝了。不久前记者采访深圳发展银行时了解到,该行把金融危机当作淘取海归的良机,招募力度很大,而且待遇很好。

  在金融业,什么样的海归受青睐?大致说来,从内地出国,在欧美结束留学生涯后选择在当地工作,进入华尔街、伦敦金融城等金融机构任职,做到部门经理级别,平均在欧美居留时间在8至10年,业内认可的经验比较丰富的海外留学专业人士。在日渐增多的海归群体中,能达标的,确实是难得的“精品”。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17:3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我找到的一篇文章 和大家分享一下!  其实就是希望大家要是去留学 就要真的学出点有用的东西 这样才好找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本版积分规则

QQ|排行榜|小黑屋|Archiver|UKER.net ( 沪ICP备11021479号-1  

GMT+8, 2024-4-24 03:3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