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投诉及帮助: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英网论坛

查看: 6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选校择业] 2017年二季度人岗争夺战及职场流动力大数据报告 互联网行业平均年薪排第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8-15 1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7年二季度全行业人才紧缺程度相比一季度更加剧烈,并将延续到三季度。

而行业间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现状,则推动了人才的流动和劳动力的重新分配。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随机抽取了猎聘平台上20081899个经理人样本、780766个职位样本,这些样本包括751个小职能,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研究时段以2017年二季度为主,参照时段跨度最长可追溯到2016年一季度。

报告在分析2017年二季度行业人才供需、竞争状况的基础上,以人才供需占比最高的六大行业为例,解读了行业间、地区间以及跨行业、跨地区的人才流动难度指数(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将经理人简历投递数次数与企业下载简历次数相加,除以跳槽成功次数,再将比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人才流动难度指数,数值越接近1,表示难度越大;越接近0,则难度越小)以及相关人才流动所产生的薪资涨幅,为人才择业、跳槽、以及企业招人提供可量化的参照标准和判断依据。

二季度随着高考的结束和毕业季的到来,社会阶层固化的现象再次引发社会热议。

在猎聘二季度一项涉及约11000人的问卷调研中,74.06%的参与者认为当前社会阶层已经固化;75.10%的人认为改变自己阶层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获得职业上的晋升,提高收入”。

可见,阶层流动相对不活跃的时候,职场人还是相信职业上的努力能改变命运,给人生带来正向意义。

全行业人才供需不对等,存在结构性失衡现象



在2017年二季度,全行业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占比排名中,位居前六的行业均为互联网、金融、房地产、机械制造、电子通信和消费品。

位居前六的行业需求与供给占比排名次序各不相同。

互联网供需占比均位列第一,分别为31.03%、19.1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研究院)

行业需求占比位列第二、三、四的是金融(15.18%)、房地产(14.60%)、机械制造(7.37%);而供给占比位居第二、三、四的是房地产(15.52%)、机械制造(13.37%)、金融(11.55%)。电子通信、消费品在需求占比中排名第五(6.37%)和第六(5.84%),在供给占比中则排名第六(7.13%)和第五(8.99%)。

其中,互联网的人才需求占比远远高出其供给占比;金融的人才需求占比明显大于其供给占比;房地产、电子通信的供求占比差异较小;机械制造、消费品的供给占比则明显高出其需求占比。

这表明全国总体行业间人才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不平衡,这也在一方面推动了人才的流动和劳动力的重新分配。

互联网长期人才饥渴,房地产供需趋向平衡



从2016年一季度到2017年二季度期间,全行业TSI(注:Talent Shortage Index,即人才紧缺指数,缩写为TSI=有效需求岗位数/求职人数。

TSI>1,表示人才供不应求;TSI<1,表示人才供大于求。

如果TSI上升,表示人才紧缺程度加剧)在2016年三季度达到峰值1.3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研究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研究院)


2017年一二季度全行业TSI均低于2016年同期,说明人才紧缺程度降低,企业招人相对容易。

2017年二季度的TSI为1.18,同比下降1.67%,环比上升19.19%,说明人才比同年一季度更为紧缺。

随着秋招的启动,2017年三季度的TSI预计还会继续周期性走高。

互联网、电子通信和金融的TSI几乎在每个季度都高于全行业均值,且大于1,人才长期供不应求,而互联网的TSI为最高。

这三个行业在2017年二季度的TSI均低于去年同期,其中,互联网的TSI在2017年二季度为1.50,比去年同期下降26.47%。

房地产、消费品、机械制造三个行业的TSI则每个季度都明显低于全行业均值,且都小于1,说明人才供大于求。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TSI在二季度达到过去六个季度的最高值0.90,表明该行业供求关系趋向平衡。

房地产人才竞争最白热化,人力资源成最抢手职位



在2017年二季度人才竞争较为白热化的六大行业中,房地产名列第一,平均每个职位有92.69人投递简历;互联网排名倒数第二,平均每个职位有54.74人投递简历;倒数第一的是电子通信行业,平均每个职位有46.24人投递简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研究院)


2017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以北京为首的城市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先后出台了较为严厉的限购政策,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使得本来就供大于求的业内竞争状况变得更加激烈。


与此同时,互联网、电子通信这种创新性、技术性特色较强的行业尚有较大空间,竞争相对和缓。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高级数据分析师秦可涵建议求职者可在这两个行业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


在2017年二季度最抢手的职位中,人力资源经理/主管排名第一,平均每个职位有113.50人竞争。

这跟人力资源岗位不分行业、极易跨界的优势密不可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研究院)

在这10种职位中,有四类带有明显互联网属性的职能——运营经理/主管、产品经理/主管、WEB前端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这意味着互联网越来越多地渗入、融入到其他行业,互联网+越来越普遍。

从金融进入房地产行业最难,从消费品进入金融最易



此次报告发现,任何行业的内部人才流动难度指数都小于与该行业相关的跨行业流动难度指数,这意味着跨行业流动难度更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研究院)

在供需占比最高的六大行业中,行业内人才流动难度指数最低的是电子通信行业,为0.25;难度指数最高的是房地产,为0.52。

在六大行业的跨行业流动中,房地产是其他行业最难进入的行业,其他行业的人才进入房地产的难度指数普遍偏高,在0.58-1.00之间波动。

房地产是较为传统且非常专业的行业,直接受经济及政策的影响,从业者压力巨大,业内竞争较为激烈,对于其他行业的人而言具有较高的专业门槛和较大的心理考验。

本报告数据显示,在六大行业的跨行业人才流动中,从金融进入房地产行业流动难度指数最高,为1.00;从消费品进入金融行业难度指数最低,为0.38。

在人才需求占比最高的互联网和金融行业,跨行业人才流动是什么情况?

与互联网相关的跨行业流动中,从互联网进入房地产、从房地产进入互联网都是最难的,难度指数分别为0.81、0.71;从互联网进入消费品、电子通信和从后两个行业进入互联网难度最小,难度指数均为0.49。

从与金融相关的跨行业人才流动来看,金融进入房地产最难,难度指数是1.00;进入机械制造是最容易的,难度指数为0.47;而在其他行业进入金融行业方面,消费品进入的难度最低,难度指数为0.38;房地产进入的难度最高,难度指数为0.65。

从消费品进入电子通信涨薪幅度最高,从金融进入机械制造涨薪幅度最低



薪资是吸引人才和跨行业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2017年二季度的全行业平均年薪排名中,金融行业最高,为22.17万元,比名列第二、第三的互联网、房地产分别高出2.14万元、2.79万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研究院)

在六大行业中,行业内流动并不会产生最高的薪资涨幅,此类流动的薪资涨幅范围为23.92%-28.35%。

值得注意的是,跨行业流动会产生最高的薪资涨幅,为30.87%(从消费品进入电子通信行业);也会产生最低的薪资涨幅,为14.38%(从金融流入机械制造行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研究院)

整体而言,从其它行业流入金融行业薪资涨幅最高,涨薪范围为23.75%-30.74%;从其它行业流入互联网产生的薪资涨幅次之。

这与这两个行业薪资较高不无关系。

从互联网流入其它各行业的情况来看,流入电子通信薪资涨幅最高,为27.36%;流入消费品涨幅最低,为17.89%。

从金融行业流入其它行业的情况来看,流入消费品的薪资涨幅最高,为25.56%;流入机械制造涨幅最低,为14.38%。

金融行业最能留住人,交通贸易人才流失最严重



在2017年上半年全行业人才净流入率(行业人才净流入率=该行业人才净流入人数/该行业人才流动总人数×100%)方面,数值为正值的只有金融、互联网、制药医疗和房地产行业,说明这四个行业流入的人才多于流出的人才,对人才具有较大吸引力。



其中,金融人才净流入率最高,为4.03%。



金融行业平均年薪最高,从其它主要行业流入金融行业产生的薪资涨幅最高,因而金融行业对人才有较强的吸引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研究院)

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仅次于金融行业,为3.68%。除这四个行业外,其余行业的人才净流率均为负值,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才流失现象,交通贸易行业人才净流入率最低,为-9.99%,表明该行业人才流失最严重。

上海进入北京最难,深圳进入成都、重庆最易





在全国七大主要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重庆的人才流动中,整体而言,人才流入前四个城市难度较大,流入后三个城市难度较小。



在不同城市的流动中,从上海流入北京最难,人才流动难度指数为1.00;从深圳流入成都、重庆最容易,其人才流动难度指数为0.33。



就整体而言,其他六个城市流入北京的难度最大,难度指数在0.72-1.00之间波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研究院)





在这七个城市中同城人才流动方面,北京市内人才流动难度指数最高,为0.64;杭州市内才流动难度指数最低,为0.37。



一线城市薪资差距缩小,人才流入一线城市薪资涨幅较高





在2017年二季度平均年薪最高的20个城市中,排名前五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杭州,除去杭州,其他四个城市的平均年薪均在20万元以上。北京以23.25万元的平均年薪排名第一,上海的平均年薪只比深圳高出100元。



这表明,一线城市的薪资差距正在缩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研究院)


各地人才流入北京难度最大,而北京的同城人才流动也最难,这就不难说明进入北京的人才门槛最高,但薪资回报也同样最高。

从七大城市人才流动产生的薪资涨幅来看,人才流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杭州产生的薪资涨幅较大,流入成都和重庆的涨幅最小,甚至还有降薪的情况。

北上广深杭的工作机会多,薪资相对较高,但同时生活成本也大。

成都、重庆生活的成本小,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工资的涨幅。

而从成都、重庆进入其他五个城市所产生的薪资涨幅远远高于这两个城市内部流动所产生的薪资涨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研究院)

在七大城市之间的人才流动中,重庆流入杭州产生的薪资涨幅最高,为62.97%;深圳流入成都产生的薪资涨幅最低,为-6.39%。

在同城人才流动中,北京市内人才流动的薪资涨幅最高,为26.70%;最低的是重庆,薪资涨幅为18.91%。

杭州最能吸引人才,深圳成都上海留人魅力旗鼓相当



在2017年上半年全国主要城市人才净流入率排名中,杭州人才净流入率(地区人才净流入率=该地区人才净流入人数/该地区人才流动总人数×100%)最高,为11.21%,明显高出其他城市。杭州就业机会多、人才进入难度较小、薪资相对高、生活环境好,综合优势强,因而对外地人才有较大的吸引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研究院)



位居第二、第三、第四的是深圳、成都、上海,人才净流入率为5.65%、5.53%、5.23%,差距微小,几乎不相上下。



北京人才净流入率为4.38%,排名第五;广州人才净流入率为1.42%,排名倒数第二;排名倒数第一的是天津,人才净流入率为-2.31%,是这10个主要城市中唯一净流入率为负值的城市,人才处于净流出的状态。


现阶段,阶层固化成了多数人的共识。

在猎聘二季度的万人问卷调研中,38.52%的人认为自己在社会底层,36.86%的人认为自己在社会中层,只有0.93%的人认为自己在社会上层。

但人们并不因此而消沉,52.26%的受访者表示最想跻身社会上层,38.33%的人最想进入社会中层。

收入、职业和教育背景被参与者认为是决定自己目前社会阶层最重要的三项要素,支持率排名最高,分别为77.23%、70.03%、49.32%,而原生家庭的支持率只占到33.30%。

虽然阶层固化会酝酿一种略微消极的社会情绪,但是大部分职场人仍怀有提升自己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的进取心。

猎聘职场顾问认为,职场上的流动产生新的价值和身份认同感,也可为缓解阶层固化问题带来新的可能,建议职场人审时度势,把握好适合自己的职业机会,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本版积分规则

QQ|排行榜|小黑屋|Archiver|UKER.net ( 沪ICP备11021479号-1  

GMT+8, 2025-1-25 05:2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