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投诉及帮助: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英网论坛

查看: 8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子足迹] 莱斯特人物:译者是学者,翻译是人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0-11 1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uamua 于 2016-10-11 17:01 编辑

各位学翻译的小伙伴!

大家对新生活适应得怎么样啦?

有没有觉得节奏很快

有没有觉得有些迷茫?

各位对翻译专业感兴趣的小伙伴!

你们对于这个专业的理解都有哪些?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名学姐的访谈

特别喜欢那句

“翻译不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

我开始会在翻译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或者说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了

而这样翻译就成了人生

译文也就活了。”

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她的感悟吧!

邹曌

  • 2015-2016年在莱斯特大学翻译研究专业(MA Translation Studies)攻读硕士学位
  • 本科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翻译)专业,本科期间攻读第二学士学位新闻学。
  • 有多年翻译学习和新闻学习经验,在英国的硕士学习期间专注于新闻翻译研究(Journalism Translation)
  • 莱斯特大学毕业后,现参与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下批的研究项目(项目名称:2016年西方主流媒体涉渝报道舆情研究)。
  • 同时,正积极申请博士学习机会,并准备移居澳大利亚。



亲爱的莱村小菜鸟们,

你们好!实在不敢以“学姐”自居,尤其是在你们这群藏龙卧虎的翻译官面前。

在51offer的建议下,还是决定提笔写上两三句。

大道理小经验算不上,但掏心窝子的话还是有几句。

我曾不知,时间像踩了风火轮的白马,说走就走,一刻不留。

一年前,我爸妈说“一年时间很快,你很快就可以回来”,我不信;开学时,老师说“一年时间很快,学不够也玩不够”,我还不信。

当我收拾行李打包准备离开时,才猛然觉得“难道这就是我生命中的一整年?”

这一年时间,不仅仅是“快”,而是快的“静悄悄”。

在我看来,不过就是上了几堂课,写了几篇论文;不过就是认了认莱村的路,走了走大英帝国的几座城;不过为秋季的狂风吐槽了几天,为冬季的霜雪狂欢了几天,为春季的连绵雨烦忧了几天,为夏季的暖阳开心了几天。

我没以为一年时间会眷顾我多久,但也从没想过会这般匆匆。

若要劝告你们什么,我想说:多进几次图书馆,多做几篇翻译,多去几个地方,多走几座城,多踩几条路,多留几份回忆。

如果时间不够,那就脚步别停,别停,别停……

译者是学者,翻译是人生。

我从本科就是学翻译的,大一时就不停地被别人当作“工具”,久而久之我们也就自嘲说“我们学翻译的就是你们的工具”。

因此,我就一直觉得吧,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玩笑之后我也想过为什么要进MA Translation Studies,毕竟我去年入学时还没有《翻译官》这部电视剧。

不知道你们怎么想,我其实并不觉得翻译官像电视剧里那样帅气。

毕竟作为译者,大多数时间面对的都是成页成页的双语、成把一个人的时间、有时还伴随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什么的。

一年来,我的朋友们说我变小气了。

过去,亲朋好友甩给我一篇文章让我翻译,那是提笔就来,一本字典一个百度,刷刷刷就完事儿,毕竟那时候以为翻译就是条条框框的“信达雅”,就是一板一眼的“直译”“意译”,就是“我让你懂你原本不懂的内容”。

一年后不一样了,提笔不敢翻译了,不问问清楚对方的翻译目的、不反反复复读几遍原文、不花个几天时间查查背景,不敢下笔了。

我不是说这一年的学习让我变得“怯懦”了,而是让我更明白也更谨慎了。

每一篇原文都会给我新的挑战点,每一份译文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满意处,这是打击,也是磨炼。

现在,我再也不会给别人说“我是译者哟”。

换句话说,学了翻译以后啊,觉得我这英语能力是一天不如一天,有时觉得连中文能力都还给小学老师了呢。

所以,我觉得,“译者”实际上是“学者”,上一秒还在得意自己的新译文,下一秒就会被新的难点秒成渣渣。

我不知道这一年的学习给别人带来了什么,就我自己而言,最宝贵的不是多学了那么多翻译理论,也不是多掌握了几个翻译技巧,更不是多做的那几篇翻译多写的那几份论文。

对我来说,一年后的今天我开始有翻译的“意识”了。

不是单纯的周旋在两种语言中,而是在文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是传话者,是协调者,是挑拨者,还是重塑者。

翻译不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我开始会在翻译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或者说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了,而这样翻译就成了人生,译文也就活了。

另外,我比较想回忆一下我修的2门选修课。

第一学期我修的是AMusing Translation,一来可以理解成“amusing translation”,二来可以理解成“am using translation”。

这门课上我尽可能的接触到了很多文体的翻译机会,最大可能的接触到自己喜欢的文体,我们班几个同学所青睐的文体都不尽相同:新闻翻译,儿童文学翻译,历史小说翻译,教育翻译,还有动漫翻译。

我个人也是在这门课上一步一步清晰明确自己想要钻研的翻译方向。

第二学期的选修是Audiovisual Translation,简单来说就是字幕翻译,对我来说完全 是一项全新的技能。

如果没有这门课,我大概一辈子都不会知道字幕翻译的软件要怎么用,字幕翻译标准是什么。

字幕翻译的期末作业,我把《华尔街之狼》里满篇的污秽台词拿出来,把骂人话脏话翻译成男女老少都可以看的风格,译文的好坏且不说,这个过程至今回想起来真的有乐趣又很享受。

其实我想说的是,趁年轻,多试试自己从没试过的;趁心还没老,多追追自己感兴趣的。

恋爱照样谈,日子照常过。

虽然已经是奔三的人了,如今谈起来这个话题,仍然有点“早恋”的罪恶感。

不管是单身汪还是异地汪,我觉得:恋爱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没人在乎你是幸福的转圈圈还是凄风惨雨哭天抹泪;没恋爱,日子还是日子,生活还是生活,都…照…过…

51offer特意嘱咐我写上和另一位的事儿,虽然有点羞羞哒。

我们跨着赤道隔着东西半球谈了365天的柏拉图恋爱。

夏时令时差9小时,冬时令时差11小时,以“晚安”回应对方的“早安”。

看我说的这么云淡风轻的,好像在讲别人家故事,并不是这份感情可有可无,而是故意把“恋爱”过成了“日子”。

这样的话,无论风吹雨打、地动山摇,日子总是不会停的,恋爱也就随着不止息了。

有一次跟老师聊天,说到一件小事。

异地恋的距离和时间差是客观存在的,我的另一位说:“你看看,非要去什么英国,当初跟我一起来澳洲,什么事儿都没了。”

我说:“那回到一年前,可以选择的时候,你还让我选英国吗?”他想了想说:“那你还是去英国吧。去了英国以后感觉你整个气场都变了,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老师哈哈大笑,问我:“究竟是怎么变了,你以前的气质是怎样的?”我哭笑不得,我对天发誓我曾经也不是土了吧叽的柴火妞儿啊!

总而言之,日子是自己的,幸福与难过都是自己的。

把日子过好了,还有什么事会变得不好?

悄悄改变如蔷薇静静绽放。

最后一次和老师聊天时,她问我为什么会选择英国。

最开始的目的很简单,想练一口标准的矫情的“英式英语”发音。

一年下来倍感幸运。

英国一年,接触的不仅是英国,而是整个欧洲。

并不是说去别的国家留学就不好,我也想去旧金山晒太阳,我也乐意去澳洲挤牛奶薅羊毛,我也不排斥去加国看枫叶扫积雪……

而在英国一年,我觉得我接触到了整个欧洲。

曾经,对我来说,英国就是大本钟,法国就是化妆品,希腊只有爱琴海,意大利都是卖皮具的……

而现在,英国是伯爵茶,法国有马卡龙,希腊真的有宙斯的痕迹,而意大利真不愧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年后,每一个人的概念都会改变,我不是想说谁的思想变高端了谁的变低级了,我是想说,一年时间,脑中原有的观念都会不知不觉改变,在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变成一年前无法想到的样子。

最后,英国时光只是一年。

一年后,不管是变成了畅读莎翁著作的大学霸,还是熟知Harrods奢侈品牌的时尚达人;不管是觉得英国生活紧张局促,还是悠闲自在又小资;不管是认为英国人都是gay,还是认为他们体贴礼貌又绅士……一年后的自己,请期待,请等待。

祝每一位MA Translation Studies的中国小伙伴,学业顺利,生活顺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本版积分规则

QQ|排行榜|小黑屋|Archiver|UKER.net ( 沪ICP备11021479号-1  

GMT+8, 2024-5-11 03:3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