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在描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直接坐到表象的描述,英语则无法坐到。例如,汉语中表示“受伤的战士醒了”,这里的“醒”有苏醒的意思,和睡觉睡的“醒”是一个字。但在英语中则需要用其他词汇将二者区分开来:The fighter comes back to life。这里就用了comes back to life 代替了wake up。
汉语喜欢把原因放在前面,来解释后面的结果,英语则喜欢先告诉读者或听着结果,然后用原因修饰这个结果。例如: The prince in rags was thrown out of the palace because the guard could not recognize him. 那个侍卫认不出穿着破衣裳的王子,就把他从王宫里赶了出来。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基本上是首先考虑事物的环境和外围因素,然后考虑具体事物或中心事件。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正相反,首先考虑中心事物,然后才加上外围因素。例如:去年他为了完成一个项目在实验室用计算机努力地干了三个月。She worked hard with a computer in the lab for three months in order to complete a project last year. 这里的背景是她为了完成一个项目,而中心和焦点是她用计算努力工作了三个月。
汉语里面比较喜欢用动词来表达,比如,他喜欢抽烟,这里的抽是动词,而在英语里不吸烟者用nonsmoker表示。比如:He is nonsmoker就比He does not smoke 地道,而且后者还会产生歧义,比如 He does not smoke today, 仅仅是他今天不抽烟,而并非从不不吸烟的人。英语里用动词有次数的意味在里面。同理,喝酒也是一样,用teetotaler表示不喝酒的人,就更加地道。
这点相信许多朋友都有了解,高中时被动语态的语法总是掌握不好,原因就在这。因为汉语更常用主动形式表达,而英语则相反,甚至用被动形式表达会产生不同的意思。例如:Chinese is spoken by many people. 中文Chinese是动词speak的承受者。汉语则直接表达为:很多人都说中文。
英语里用介词的情况非常多,而汉语则按照时间先后发生顺序进行铺陈,汉语动词无形态变化,所以多用动词并不变扭。例如:Since we are through with the customs formalities, we feel rather released. 这里的 through就是介词,而汉语暗含时间先后顺序,我们(先)办完了海关手续,(之后便)感觉如释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