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投诉及帮助: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英网论坛

查看: 81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国调高收中国留学生门槛 小留学生成直接因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8-26 1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4年8月26日 07:40
  东方网8月26日消息:8月24日到26日,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举行。又一批家长和学生的出国热望、留学梦想在此升腾。

  “英国PFB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专门负责介绍中国留学生去英国。该公司总裁布彼得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由于去英国的中国学生急剧增加并产生了很多问题,该公司已开始控制推荐去英国的留学生数量。布彼得说,现在最重要的是确保中国留学生的教育质量。他说,太多的中国学生##被过滤##到了一所学校,他们没有与当地学生交流,而是自己在一起扎堆儿。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未成年留学生(俗称“小留学生”)急遽增长,尤以英语国家为主要留学目的地: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和南非,另外还有德国、法国、日本、马耳他等其他国家。中国小留学生产生的问题已引起驻在国和本国的强烈关注。“留学垃圾”的概念也由此产生。

  “出国无意识”泛滥

  “签证官先生,求您把我拒签了吧!我不想出去,但我妈非让我去留学不可。”一位英国高级签证官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终于成全了那个中国孩子,把他拒签了。”“出国无意识”是指对出国没有明确概念和目标,要么在父母督促下、要么是在周围人感染下、要么因为其他非学习的原因而出国,但不知道留学为了什么,纯粹为“留学”而留学。

  “我不知道出去干什么,但只要能出去,什么方式都行”。新东方的一位老师说,这样的情况并非个案。也许正基于此,在中国才产生一个新职业——“留学人生设计”。

  在记者采访过的德国学校(好几所学校都是专门为中国人开办的学校)里,记者听到最多的是:“管不了那么多,出去以后再说”。这些没有目标的年少的孩子往往就像浮萍一样漂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一年又一年。

  记者曾连续采访18个国家的驻华外交官谈留学与签证问题,其中有些外交官对中国留学生素质颇有非议。欧洲某大国驻华高级外交官曾在一个私下场合非常直白地说:如果中国有10个留学申请人,前5个基本不用考虑,第6个和7个只能满足最低要求,第8个和第9个可以考虑,第10个算比较符合条件,但“我们真正想要的是第11个。可惜,这第11个已经去了美国。”这位外交官还抱怨说,中国的小留学生把一些社会问题带到了他们国家。

  “问题留学”四大环节

  在走访近30个国家、连续采访完18个国家驻华外交官后,在深入调查德国和日本的中国小留学生问题后,记者发现,在全球范围内的中国小留学生几乎都在重复几个类似的问题。

  留学生本人、留学生家长、中介公司、国外学校———这四个环节决定了是否会出现“留学垃圾”现象。

  一个自理能力很差,且在国内就不能像样读书的孩子,会给“留学垃圾”埋下第一个伏笔。留学生本人的素质是这四大要素中最根本的一个。跨过国门,父母只能“遥控”,对学生发生问题的真相往往一无所知。

  家长基于“洗钱”、“逃难情结”、“留后路”等方面的考虑,把这样的孩子送到国外,问题就加重了。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没有机会出国留学了,但要给孩子一个机会,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出国。家长的良好愿望往往成为孩子悲剧的发端。此外,从已曝光的大案要案看,一些高官为了送孩子留学而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中介通常目的明确。通过把孩子送出国门而挣钱。有些中介替年轻人进行包装(造假),这些孩子抵达“垃圾学校”后,一系列问题随之出现。“问题学生”、“问题家长”、“问题中介”和“问题学校”组合在一起,想不成垃圾都难。并不是在四个环节的每个环节里都会产生问题,但已经出现的问题一般无法超越这四大环节。

  小留学生问题导致接收政策调整

  日本曾希望提高中国赴日学生素质,新西兰为规范中国学生出台了一些限制措施,澳大利亚已经停止对中国中学生的“优待”,去澳大利亚读中学免试英语的日子行将结束;“美国不好去”已是希望赴美留学人群中相当流行的一句话;德国为控制中国留学生专门设立“留德人员审核部”,这是德国在全球众多驻外机构中惟一一个专门针对中国人的机构。

  德国埃森大学一位退休教授介绍,大批低素质中国留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到来引起了不正常的大学申请“热”,使德国大学感到了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因此决定,在德国驻华使馆设立“留德人员审核部”,借此控制低素质的学生来德国。部分小留学生的违法行为所产生的一些不良影响,加剧了德国人对中国留学生的误解和不良印象,直接影响了德中两国教育的正常交流。

  新西兰英文报纸《新西兰先驱报》当地时间8月21日报道说,据新西兰最新统计显示,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和移民大幅度下降。报道说,中国学生不再来新西兰的原因,部分与SARS有关,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新西兰学校的糟糕情况被曝光。

  较早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顶 踩
2#
发表于 2004-8-27 05:24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太小了送出去都不够自立真的觉得不太好

很多问题是心理承受不了的

3#
发表于 2004-8-26 20:12 | 只看该作者

小晨所在的学校在柏林郊区一个很偏僻的地方,是第一次招收学生,几乎全是中国人。这样的学校在德国有很多。据悉,类似学校大多是中国人拉德国人做招牌办的。“不跟中国人来往”、“中国人坑中国人”是在德国的小留学生中比较流行的说法。

他说得没错啊,我也是这么觉得,同哪国人交往都好,更中国人交往可要提起十二分的精神。

记者曾连续采访18个国家的驻华外交官谈留学与签证问题,其中有些外交官对中国留学生素质颇有非议。欧洲某大国驻华高级外交官曾在一个私下场合非常直白地说:如果中国有10个留学申请人,前5个基本不用考虑,第6个和7个只能满足最低要求,第8个和第9个可以考虑,第10个算比较符合条件,但“我们真正想要的是第11个。可惜,这第11个已经去了美国。”这位外交官还抱怨说,中国的小留学生把一些社会问题带到了他们国家。

首先要想想为什么精英都到了美国,清华北大被炒作的这么响,到头来不过是出汉奸最多的地方,这是不是才是真正的所谓高分低能。(虽然可能她们真得很“能”!)再者,这位高明的外交官说的是不错,可是他们有没有想到堂堂中国大使馆,却没几个真的过得了语言关的,##被过滤##自己不清理门户,废材成堆,不要讲人才,我不是人才啦,自命够得上两撇,都不要在这个虚伪的地方继续生活下去。

4#
发表于 2004-8-27 01:26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ava在2004-8-26 12:12:00的发言:

小晨所在的学校在柏林郊区一个很偏僻的地方,是第一次招收学生,几乎全是中国人。这样的学校在德国有很多。据悉,类似学校大多是中国人拉德国人做招牌办的。“不跟中国人来往”、“中国人坑中国人”是在德国的小留学生中比较流行的说法。

他说得没错啊,我也是这么觉得,同哪国人交往都好,更中国人交往可要提起十二分的精神。

记者曾连续采访18个国家的驻华外交官谈留学与签证问题,其中有些外交官对中国留学生素质颇有非议。欧洲某大国驻华高级外交官曾在一个私下场合非常直白地说:如果中国有10个留学申请人,前5个基本不用考虑,第6个和7个只能满足最低要求,第8个和第9个可以考虑,第10个算比较符合条件,但“我们真正想要的是第11个。可惜,这第11个已经去了美国。”这位外交官还抱怨说,中国的小留学生把一些社会问题带到了他们国家。

首先要想想为什么精英都到了美国,清华北大被炒作的这么响,到头来不过是出汉奸最多的地方,这是不是才是真正的所谓高分低能。(虽然可能她们真得很“能”!)再者,这位高明的外交官说的是不错,可是他们有没有想到堂堂中国大使馆,却没几个真的过得了语言关的,##被过滤##自己不清理门户,废材成堆,不要讲人才,我不是人才啦,自命够得上两撇,都不要在这个虚伪的地方继续生活下去。

有时间,多做点实事,帮帮人也挺好。

不管在所谓“虚伪”的地方,或者不“虚伪”的地方。

只要自己不虚为就好。

5#
发表于 2004-8-27 04:55 | 只看该作者

i agre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本版积分规则

QQ|排行榜|小黑屋|Archiver|UKER.net ( 沪ICP备11021479号-1  

GMT+8, 2025-4-19 21:1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