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投诉及帮助: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英网论坛

查看: 84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活琐碎] 英伦随笔:不“纯洁”的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5 1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管别人怎么笑话,英国曾经很爱炫耀和美国的特殊关系比任何其他两个国家之间的感情都紧密,有点 “姑表亲、姨表亲,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意思。

八国和20国集团峰会,卡梅伦这个“新街边仔”初次在世界舞台亮相、会晤奥巴马。

特殊关系到底有多特殊?乍看起来确实很特殊;深究一下,却正在经历利益碰撞的考验。特别是近期,BP在墨西哥湾漏油,破坏的不仅仅是环境,还可能“污染”到英美关系。

蹭车、送酒

开完了G8,各国元首启程前往G20。由于大雾沉沉,卡梅伦的直升机不能起飞。奥巴马立刻邀请卡梅伦搭乘自己更先进的“海军一号”直升机。

白宫说,这是奥巴马第一回与外国领导人共乘海军一号或是空军一号。唐宁街立刻不失时机地回答,“特殊关系真正起飞了”!

别的国家领导人只能驾车赶路,卡梅伦和奥巴马飞在半空聊家常,你说,这个关系特殊不特殊?

落了地,两人在记者面前互开玩笑。卡梅伦说奥巴马让他付路费,他回答“英国现在手头太紧,我只能蹭车”!奥巴马称赞卡梅伦是“模范乘客。该系安全带立马就系上了”。

初次见面,就这样随意,你怎能不看好这段关系?

到了目的地,两人互送啤酒兑现赌球约定。英格兰和美国在世界杯中打成平局,奥巴马和卡梅伦没有输赢,互赠对方一箱老家出产的啤酒。

当着摄像机的面,两人继续“打情骂俏”,拿对方的啤酒开涮。如此放松,分明是哥们聚会聊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顶 踩
2#
 楼主| 发表于 2011-5-25 11:15 | 只看该作者
沾了布朗吃亏的光?


卡梅伦加拿大首度会晤奥巴马
聊完了,奥巴马告诉记者美英关系“坚如磐石”,卡梅伦则说英美关系“令人难以想象地紧密”,两人异口同声地高呼,特殊关系只会越来越稳固。

奥巴马为什么如此下力与卡梅伦套近乎?随同卡梅伦前往G20的BBC政治事务记者尼克·罗宾逊透露了一点内幕。他说,原来为前首相布朗准备峰会的工作人员现在为卡梅伦做事 ,他们说,当年布朗首会奥巴马时“热脸贴个冷屁股”。

布朗接任首相后首访华盛顿,奥巴马送了他一套DVD,甭说礼物不起眼,由于制式不同,在英国还不能播放!相比之下,布朗却带去了一份很有象征意义、能够展示两国长久深远的亲密关系的古董级大礼!工作人员说,白宫心存内疚,一直想找补回来。

原来,拉关系动机也不纯,卡梅伦是沾了布朗受委屈的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1-5-25 11:15 | 只看该作者
关系降温谁的错?

卡梅伦、奥巴马向世界展示两情相悦,英国国内老百姓怎么看待特殊关系呢?

也就在一个多星期前,民调公司YouGov调查发现,美国拿着漏油大棒痛打英国,BP贬值、甚至破产给英国养老金带来的威胁,可能正在让许多英国人对与美国表兄弟保持紧密特殊关系的幻想破灭。

这项在6月17-18日两天间展开的调查发现,只有54%的受访者表示“赞同美国”,与一个月以前的66%相比下降了12%。

从调查结果看出,许多英国人将对美国观点的转变归咎于奥巴马本人。受访者中45%表示,自从2008年11月奥巴马上台以来,英美关系有所恶化。一个月以前,还只有25%的人持这种观点。

具体到漏油,64%的人认为,奥巴马对事件的处理和态度“削弱”了英美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1-5-25 11:15 | 只看该作者
蜜月结束了?

英国媒体对奥巴马的态度也有所转变。奥巴马刚上台的时候,全家老小都成了英国媒体的红人,恨不能捧上天。但是,漏油事故发生以来,奥巴马不断提高痛骂BP的声音,英国媒体对他“故意”使用BP的老名字“British Petroleum”大为不满。

美国的其他一些外交政策也给英国人心里添堵。特别是有关福克兰群岛(又称马尔维纳斯群岛),美国不仅没有站在英国一边,反而表示支持阿根廷要和英国谈判的立场。

事实上,过去几个星期,翻开英国报纸,经常可以看到对奥巴马的质问、批评、抗议。不久前,曾有评论文章形容英国媒体与“奥巴马的激情热恋彻底结束了”,或是把奥巴马称作“现在在英国最不受欢迎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5-25 11:15 | 只看该作者
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回首历史,二战期间的丘吉尔与罗斯福像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冷战时期的撒切尔和里根亲密得如情人,伊拉克战争期间的布莱尔和小布什更有点像铁哥们。英美两国领导人间的私下交情曾经不断给特殊关系增添特殊意味。

奥巴马和卡梅伦年龄相仿,应该更容易有共同语言。但是,面对国内、国外的重重难关以及经济政策的不合拍(奥巴马更倾向于刺激经济),关系的发展,恐怕不可能完全由意识形态、兴趣爱好来支配,更多的可能还要取决于利益和实力。

除了美国,英国是向阿富汗派兵人数最多的国家。仅此一点,可能足以让奥巴马和卡梅伦成了一条绳上的两个蚂蚱。在国内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继续打一场国民越来越反感的战争,还要应对阵亡士兵人数不断上升带来的政治压力。

卡梅伦的直升机比不上人家的先进,就只有蹭车的份儿;奥巴马在战场就这么一个忠实战友,最好也别得罪。

虽然英国国内早就有人呼吁,别对特殊关系抱太大希望,下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在今年3月发表报告,建议唐宁街应该懂得向美国说“不”。但是现在,硬着头皮也好、两情相悦也罢,我看奥巴马和卡梅伦除了继续发展关系,恐怕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卡梅伦将于7月20日前往奥巴马官邸白宫访问,你看,两人会继续加深感情?还是会谈判、甚至拉开距离呢?

(苏平 2010年6月30日 伦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5-26 1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本版积分规则

QQ|排行榜|小黑屋|Archiver|UKER.net ( 沪ICP备11021479号-1  

GMT+8, 2025-2-25 01:0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