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投诉及帮助: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英网论坛

查看: 88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经济学研究水平比西方差多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5-17 15: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果我说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水平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大概没有几个人会反对(除了中国政法大学杨博士之流。这些人时至今日还在划什么左派右派,成日跟张无常无理取闹,居然还断言老张是美国中情局到香港卧底的特务,实在贻笑大方),如果我再说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水平大大落后与西方发达国家,不是五十年能接近的,大概反对的人会多一些,想必还是心底认同的人居多。中国经济学较之西方的落后如果往细处谈起来,没完没了的能写个长篇累牍,本人只谈一点,去看看国外的核心学术期刊, 诸如Journal of Finance之类,论文的题目大概都是很理论的,诸如The Economic Theory of Agency: The Principal's Problem The Determination of Financial Structure: The Incentive-Signalling Approach此类,国内的经济学核心期刊上的题目,以权威的《经济研究》论,2004年第2期目录:中国经济改革的双重探索,经济学家、经济学与中国改革,人民币已进入了长期升值预期的阶段了吗,汇率调整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基于理论与经验的研究,等题目十分十分惹眼,类似的题目不胜枚举,很明显,国外的核心期刊文章都是对最基本的理论的探讨,国内的期刊是对国内的具体某个经济问题发表意见。(国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多为著名学者,《经济研究》上发表文章的也多为著名学者,著名归著名,对经济理论没有什么贡献可言。更有些发表者是有官方背景的,搞得不像是学术性的东西,像李铁映,我不知其水平高低,可是把政治和学问搞成一团,感觉不是好事,(克林顿牛津大学法学院毕业,没听说在法律学刊上发过文章)。

本人国内某前几名的重点大学毕业,大学读本科的时候,知道老师们研究的和布置的论文都是就事论事,诸如谈谈什么人民币汇率,讲讲国有银行产权治理之类,出国之后登陆本系老师的个人网站,发表的文章全都是诸如Determinacy Through Intertemporal Capital Adjustment CostsRuling out Multiplicity and Indeterminacy: the Role of HeterogeneityTime-c##被过滤##istent Policies……国外的大学老师偶尔也谈经济形势和政策,但是说的少,只是副业,主业是研究一般的经济理论和经济研究方法,主要是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不似国内的著名经济学家们,开口闭口只谈形势和政策,不知道真的对经济学作出了什么贡献,更有因为提出发展股票号称“X股票”的,也有提出搞市场经济号称“Y市场”的,只是似乎这样子下去,永远是和所谓经济学的“学”字沾不上边。。(我永远承认国内也有少数真的学者,感觉哈佛博士,武大北大两地任职的邹恒甫是一位)一句话,国内的经济学者们总的来说是就事论事,谈些具体问题,讲些具体办法,国外的经济学人是致力於构建一般性的理论体系,谈谈形势和政策只是副业或者是消遣。而国内还常常批评庸俗西方经济学是理论脱离实际的。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我个人认为:讲什么具体问题,解决办法,那是必需的,可是却与“学”字无关,唯有具有一般性解释力的理论才能被叫做“某某学”,那些讲问题,办法的事情,经济学家可以提提,但是不应该是他们的主业,那是政客和干实际工作的人的事情,经济学家的职责是建立一般性的经济理论,具有一般性的解释力,把具体的现象抽象为理论。“以事实解释事实,新古典主义的宗师马歇尔的话::“是卤莽而又无耻的”,这也记载在张无常的《佃农理论的前因后果》中。看看诺贝尔奖得主们都是怎么得奖的,中国人比较熟悉的有弗里德曼,靠的是货币理论,Stigler是把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打下框架,SharpeCAPM, 两个M是双M定律,纳什是重开博弈论,科斯是提出科斯定律,开一派之先河,大幅改善经济学家对经济体系的认识,最近的2003年的经济学奖给了EngleGranger, 是因为他们提出的Cointegration 理论,是计量经济学基本方法的重大突破。其他阿罗,Samuelson等人更有重要的论述遍布经济学各个领域,那个是谈具体政策和问题成名的。张无常大谈特谈经济学要解释现象,可是背后是要用一般性的理论来解释现象,说到底也是一般性理论的建构,不是因为谈“股票”的重要意义而成为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顶 踩
2#
发表于 2004-5-17 16:00 | 只看该作者

[em60][em60][em60]

说得好啊!深有同感!国内太缺少在象牙塔里钻研学术的人了,经济学尤其如此!

我有时候看那些期刊论文的时候,总会觉得:“这样的东西也好意思拿出来发表?”

国内大学的体制和氛围,对学术研究实在是不激励啊!

[em55]
3#
发表于 2004-5-17 23:4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大多数经济领域的学术研究者不想也不愿意做基础理论研究,因为作基础研究远不如点评实事出名声。

偶尔引进一些国外的理论到中国,就Ok了。国外很多大家都是长期默默的工作,在学术上面颇有建树。

另外一点是,也不得不承认,作基础研究需要很强的实力,恐怕,我们到目前还没有这个实力。

虽然我不是学经济的,但是也看过Hayek 和 Samuelson 两位大师的一些生平和演讲,感觉对人生很大启示。

4#
发表于 2004-5-18 03:0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uker的经济金融版和商业管理版一直都梦想着成为真正的学术讨论区。

当然,需要很长的时间发展,需要很好的用户基础,可能这些我们目前都不具备。

我也很想跟大家讨论企业信息化,可是真的是没啥子己会

今天看到了荆棘鸟和roaroa, 感慨万千。两位的文章写的都挺好,

来源于分析思考问题。

5#
发表于 2004-5-19 14:34 | 只看该作者

哎,我的姑奶奶们呀

[em01][em01][em01]
6#
发表于 2004-5-19 10:24 | 只看该作者

水王小米阴魂不散来也!!

7#
发表于 2004-5-19 10:3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发到这里果然有知音啊。呵呵,其实一开始就该在这里混,在别的地方被水被转换话题是必然的说。

P.S.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已经发表过了,在此就不再重申了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本版积分规则

QQ|排行榜|小黑屋|Archiver|UKER.net ( 沪ICP备11021479号-1  

GMT+8, 2025-4-27 06:2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