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投诉及帮助: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英网论坛

查看: 1585|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申请新闻] Uker新闻:海归的发展空间 (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3-23 0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内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很多人近几年想当然地以为“海归”是不愁没有工作的,而且必然是高薪的。也是这种想法促使许多人不惜一切代价异国求学。正是这种机会成本与金钱成本的大批量投入,使他们形成回国就业的高期望值。但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飞速发展,国内产出人才的质量不断提高,导致水平参差不齐
的“海归”就业也面临种种问题。有的人甚至对当初留学的抉择产生了怀疑。留学生究竟应该怎么锤炼自己才能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的需要,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他们心中的困惑。

  北京一家酒店招聘前台接待,要求应聘者具备高中学历即可。令招聘单位意外的是,一名从澳大利亚留学归来的陈先生要求应聘这个岗位,而且开出了600元的薪水;

  中关村某家软件公司以月薪2500元招聘一名软件工程师,提出“有留学背景优先”,原以很难吊起“海归”的胃口,没想到一下子引来三名“海归”硕士竞聘……

  有人视海归为“空降兵”

  今年的职场,将会使越来越多的职场人感受到竞争的压力。据51job公司对全国今年1月份的职场调查显示,人才竞争的总有效职位数比2002年12月锐减1868个。这预示着今年人才市场依然严峻,无论海归派、大陆派还是港台派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从数字来看,京沪穗深四地今年1月的月平均有效职位数与去年末相比,都呈下滑趋势,尤其是上海的月平均有效职位数流失了1430个。

  在目前就业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很多“海归派”从现实考虑,大幅降低薪水要求,将开高薪的计划放在进单位做出业绩之后。澳大利亚某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坦言,以前他也曾向用人单位开价年薪10万元,但用人单位普遍不能接受,结果一家单位也未落实。现在他表示,只要单位开出的薪水不比留学前低即可。

  有关资料显示,在过去的20年里,有40万中国人留学海外。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3万名留学生学成归国。与此同时,“海归派”的人数还在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不过,在招聘会现场,甚至招聘广告上,已经很难看到留学背景这一条件。尽管出国留学人员曾经抱有“镀金”就业的初衷,但许多有着留学背景的人员,并没有像他们所期待的成为招聘市场中抢手的人才。一位刚从英国某大学毕业的学生回国寻找机会。然而,因为缺少工作经验,雇用他的一家咨询公司只开出4000元人民币的月薪,职务也是从最底层做起。这个薪水自然和他“投资”几十万元的留学支出很难成正比。

  对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有关人员说,前几年欧、美、日经济发展较好,留学人员回国少,加之国内毕业的MBA等高级人才数量不多,而中国经济又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因此,供不应求的状况使得海归派吃香,他们在国内的收入甚至超过了其在国外的收入。

  随着美、日经济的衰退,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特别是“9·11”事件之后,人才回国,本来感觉很好,但实际遭遇的情况却大不相同,甚至几个月找不到工作的事也有。

  “海归”已不再是人才市场上被热炒的概念。一家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将“海归”形容为“空降兵”,认为许多“海归”并不了解国内企业的情况,而是生搬硬套国外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这种理想化、超前化的做法与现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甚至直接影响企业内部的团队合作。

  当留学仅仅是一种背景时

  关于海归遭遇冷落的现象,有关专家分析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回国人员越来越多。仅以上海为例,现在每年出去的人虽然仍以30%的速度增长,但回国人员的增长速度却是50%;二是本土人才迅速成长起来了,他们在技术与国际化视野上并不逊色于海归派;三是中国高校培养的MBA等高级人才也越来越多,他们不需要出国就可以拿到国际上能用的资格认证书;四是国内企业也不再盲目“崇洋”,对人才的引进更趋理性化。

  外企服务集团人力资源分公司总经理王晓平分析后认为:“海归”派分几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是在国内有经验、有学历背景的,他们出国进修或者在国外有工作经历,也就是真正“镀金回来”,是很受外资公司、民营、国营企业青睐的,其薪酬的增值幅度最大,翻几倍都是正常的。第二种是没有专业工作经历的“海归”们,他们对一些发达国家的文化、经营管理、电子商务方面比较了解,但他们通常的想法是由于出国“投资”比较大,一回来就想快速把“成本”收回来,因而对薪酬的期望值也比较大,甚至要3万—5万美金的年薪,实际上1万—2万的都难找。而国内这几年发展得很快,不少大学生的外语也很好,如果“海归”能把自身放回国内同等水平,把自身价值放在市场上衡量,先把基础打好,增值也是很快的。另外一种就是在国外瞎混的,包括一些高中生,学习也不怎么好,未必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是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好,有钱、有机会,能出国混个洋WP回来,但有的人甚至连外语说得都不利索,他们的前景就比较令人堪忧。

  事实正是如此,随着近两年就业形势的严峻,许多留学生是因为在国内没有找到合适的学校才出国留学的。这种留学生出国学习的目的并不明确。在国外几年的留学生活中,既没有学到国外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顶 踩
2#
发表于 2004-3-23 05:08 | 只看该作者
国内媒体老拿海归说事儿,特别没意思.
3#
发表于 2004-4-3 01:17 | 只看该作者
顶~~~~~~~~~!
4#
发表于 2004-4-3 01:33 | 只看该作者

好长,

看得晕乎晕乎的~~

5#
发表于 2004-4-3 07:2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海归的压力还不是不小    别人是羡慕 自己是痛苦
6#
发表于 2004-4-13 09:20 | 只看该作者
主要是投资太大了,期望高些是很正常的心理
7#
发表于 2004-4-13 09:44 | 只看该作者

投资,就会有风险,风险和机会肯定是并存,所以造成uncertainty。

对于uncertainty大多数人分析不足,估计不足,包括我自己。

期望高,投资大,但愿大家更理智看待留英,看待留学。

8#
发表于 2004-4-14 04:26 | 只看该作者
ding
9#
发表于 2004-4-17 02:10 | 只看该作者

海归压力大,花了父母很多钱,心里难过!!摆正心态很重要。

10#
发表于 2004-5-26 16:51 | 只看该作者

也没那么悲观,大不了和国内学生一样对待呗。而且国内大学生的垃圾更更多,学了四年有一半不是学专业课,而是学什么马列主义。。。。。时间的浪费比我们多多了。钱是可以慢慢赚的。

11#
发表于 2004-6-1 04:19 | 只看该作者
顶长帖
12#
发表于 2004-6-1 04:41 | 只看该作者
以平常心看待留学,都是学习嘛!
13#
发表于 2004-6-1 13:54 | 只看该作者
彷徨中。。。。。。回,还是不回?
14#
发表于 2004-6-1 15:21 | 只看该作者

回拉

为祖国而奋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本版积分规则

QQ|排行榜|小黑屋|Archiver|UKER.net ( 沪ICP备11021479号-1  

GMT+8, 2025-5-25 05:2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