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投诉及帮助: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英网论坛

查看: 5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俞敏洪:我和新概念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7 1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起《新概念英语》,只要学习英语的中国人几乎都知道。这套英语教材在中国已经流行了接近30年,还经久不衰。作为上世纪80年代进入大学英语专业的人,我算是最早受益于《新概念英语》的中国人之一。

  20多年前,中国人学习英语没有现在这么多教材可以选择。我们进大学的时候,中国学生所用的英语教科书题材都很单一,课文内容大都比较枯燥,多半是把当时中国发生的事情用英文写出来当作课文讲,使学生提不起兴趣,进而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可以说我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是被《新概念英语》这套书激发出来的。上大学时,如果没有课,我常常会骑着自行车去北大周围的书店逛。当时只有两种书店,一是新华书店,一是外文书店。逛新华书店是找中文书,逛外文书店是找外文书。外文书店对我有特殊的吸引力,因为在那里常常能够读到原版的在中国还没有出版的外语书籍和教材。当时北京海淀区有一家外文书店,是我常去浏览的地方。书店被分为里外两间,里面那间专门销售影印的外国书籍,只有出示ZJ的中国人才能进去。就是在这家书店里,我第一次见到影印版的《新概念英语》,随手拿起翻阅几页后就爱不释手,因为里面的课文精炼有趣,充满了英国人特有的机智幽默。当时这套书既没有翻译注解,也没有配套磁带,所以每篇课文都需要自己抱着字典一点点弄懂。但由于课文本身很有趣,所以尽管觉得吃力,我却没有产生任何厌倦情绪。我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把第二册到第四册的200多篇课文生吞活剥地学完了。第二年,《新概念英语》的录音磁带进入中国,那时中国流行的是英音,所有学英语的学生都如获至宝,把磁带买来拼命模仿。《新概念英语》在中国一下就流行开来,大学的上空好像飘满了新概念的声音。我的朋友、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常务副总裁周成刚——据他自己说——就是没日没夜地模仿《新概念英语》的朗读,获得了一口标准的伦敦口音,最后被英国BBC广播公司看中,变成了BBC的记者和主持人。我不如周成刚有毅力,最后把自己的口音模仿得不三不四,结果只能留在中国创办新东方。

  97年,新东方开设基础英语培训,第一套进入我脑海的教材就是《新概念英语》。王强,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和我不约而同提出了使用《新概念英语》作为新东方常用教材的想法。后来,新东方还专门成立了新概念教研部门。到今天在新东方学习《新概念英语》的学生已超过50万人,在新东方教师队伍中专门教《新概念英语》的老师就有两百多位。在近十年的教学中,新东方老师不断总结和创新《新概念英语》的教学法,竭尽全力让《新概念英语》给更多英语学习者带##被过滤##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本版积分规则

QQ|排行榜|小黑屋|Archiver|UKER.net ( 沪ICP备11021479号-1  

GMT+8, 2025-2-25 00:2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