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专家机构点评:能力比知识更难培养
职业顾问白玲认为是否求职成功与每个人的特质有关,不能完全看其背景和专业知识,
更多的是让用人单位看到你的核心能力,因为知识比能力要好培养得多,不会会计、英语差点都可以学,但一些个人能力方面的素质却不是可以在短时间学会的,而小晴最大的优势是做记者时曾经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接触过,无形中多了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但这种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张俊莉介绍,英语水平的高低和财会背景不是绝对的硬指标。事务所服务的客户几乎都是外资或合资企业,所以对沟通能力的需要占据了第一位。如果应聘的学生素质的确出色,虽然英语有一些欠缺也是有机会的。因为,英语是可以通过学习进行弥补和改善的。
普华永##被过滤##力资源部有关人士表示,不论是留学生还是毕业生都需要通过一道道招聘程序才能进入公司,不会因为其有留学背景就有所偏重,也不会对刚毕业的大学生青睐有加。
本期讲述
一个广义“海归”、一个“黄毛丫头”今年都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为“己任”的求职故事。故事的结局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黄毛丫头”最终“战胜”了广义“海归”,成功入围。而广义“海归”当起讲师,暂时了断了他曾有的求职梦想。
广义“海归”:移情别恋
讲述人:阿磊
背景:某大学金融专业毕业,曾经在大连一家银行工作一年,后留学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管理学院留学一年,2003年11月份回国求职。可算得上是个广义“海归”
当初我出国是因为对原所在银行晋升制度不满,现在更由于有了在国外银行的实习经验,更加倾向于外企的工作节奏,不会有上班看报纸、打电话聊天、上网打游戏等坏习惯,再加上所学专业,所以我在2003年11月中旬回国后,把求职意向锁定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或大的银行。
透过各大网站、朋友推荐、大型招聘会、猎头公司,我开始“普遍撒网”。
但很快,阻力产生:由于刚刚回国,对北京各方面还不是很熟悉,我像外地大学生那样一边看报纸一边找工作。因为招聘信息很不畅通,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招聘我都错过了,没能在第一时间投上简历让我痛心了很长一段时间。很多留学生等着猎头公司帮着找工作,但现在看来猎头公司不是帮你上门找工作,大多是等工作找上门才会推荐你,效率不太高。很多从国外一起回来的同学可能要等到春节过后才能找到工作。
在北京呆了不到一个月我就有点坐不住了,毕竟找工作还得靠自己,12月末一大早我就西装革履地参加了北京的大型人才招聘会。招聘会上没有我想去的外资企业,倒是一家小型的私人事务所对我很感兴趣。一听说我的学历是硕士,英国留学一年,事务所的招聘负责人就对我说了实话,公司不能给我相应的待遇,也没有信心长时间留住我。找工作的滋味的确很难受,大的事务所在网上甚至明确写着“谢绝来电来访”。被人多次拒绝之后很容易丧失信心,我决定先让自己名草有主,然后谋求更长远的发展。我试着应聘一家ACCA培训机构做讲师,这家公司对我的留学经历很是看重,专业对口加上英文不错,我和这家单位当场签约。月薪8000元,工作时间安排得不是很紧,总算把自己“推销”出去了。
我的同学很惊讶我竟然会去当老师,我总是这样解释:参加ACCA培训的大多是来自会计师事务所的员工,他们可以给我带来一些很有价值的信息。一边做老师,一边对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有些了解,一边找工作,什么都不耽误。当然我还是会瞄准大的外企,一份稳定,收入、待遇不错的外企职位是我的最终目标。现在的我还忙里偷闲代理一些英国的项目,例如节能、环保等,谈成一笔也是收入可观。
北京一些会计师事务所最喜欢两类人,一类是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工作得心应手;一类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可塑性强,对待遇要求低。而很多留学生毕业后给用人单位的印象是,要求高,能力低,也就是眼高手低。现在我的很多从英国回国的同学也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女同学甚至可以接受月薪3000元的工作。或许拿着原来的本科学历公司更容易接纳我们。
黄毛丫头:成功入围
讲述人:小晴
背景:北京某高校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纯粹一个“黄毛丫头”
2003年9月,大四的我刚刚开学,就已经能够强烈感受到周遭紧张的氛围:考研的同学开始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找工作的同学也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准备。有些外企已经先行一步进行简历投递工作了,而我的简历还没写,是否考研的问题也在折磨着我。在向系主任和其他好友进行了一番探讨之后,我决定在不放弃考研的情况下开始找工作。
进入10月,各种招聘信息纷纷在各大高校的BBS上现身。不久,我比较关注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开始进行校园宣讲了,网上申请也开始同时进行。在填写完四份内容丰富的申请表后,我便开始了苦苦的等待。
11月份是最忙碌的一个月,四大事务所的笔试、面试开始进行。我也开始了忙碌、紧张、充满希望的求职历程。每个事务所都有各自筛选简历的标准。我陆续收到了三家的笔试和面试通知,并通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