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少有人会真的不喜欢财富。出于对财富的追求,有人热衷于##被过滤##、买##被过滤##;也有人在认真考察创业的可能性。在创业这档子事儿上,很多人一直是心存一线希望,很多人经常跃跃欲试。在创业的路上,一些人走了下去,一些人停了下来,更多的人这一步始终没能迈出去。
但总能听到人们议论创业的事。总能听到人们议论财富,议论如何挣钱。总能听到人们说,不可以这样,应该那样;不应该往左,应该往右。也总能听到人们议论领导的事、老板的事。总能听到人们议论假如自己当领导、自己当老板会如何如何。当然,参加议论的,毕竟大多是旁观者。
对于旁观者,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语。一是“旁观者清”,说得是旁观者往往看得见事实的真相。另一种相反的评语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说旁观者不亲身体验,就不知道其中真正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不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对于参与者,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语。一种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另一种相反的观点,“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认为只有参与了,才能得到真谛,取到真经。
人世间的话语,往往就是这么相互矛盾,让人无所适从,哪怕是那些富有哲理的箴言名句。这个事实本身,也许验证的恰恰是对参与者才有发言权的肯定?
我觉得,创业这档子事,的确是身在其中者有自己的体会,尽管这些体会不一定能够泛之四海而皆准。也许每个人都应该想一想创业的事儿,甚至试一试创业的事儿。但创业的确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去做的事儿。或者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功地创业。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仅限于商业方面的创业,而非政治、学术等方面的创业。
什么样的人最有机会成功地创业呢?在和新老朋友们的探讨过程中,我草草地总结了以下这么几点,和创业的先辈及后来者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