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seraph_ji:且不说鲁迅以前描述白菜怎么吊起来卖,同样的物品、动作、句子在特定的场合通常会发挥不一样的效果。例如某国人会说:不就是吃饭嘛,犯得上用筷子吗?咱们都是用手的。(或者犯得上用刀、叉吗?)这时候你会有什么反应呢?为啥会有这样的反应呢?请思考。再如:某国人在其所在国触犯了该国所定义的侵犯妇女性的自由权利以及强迫妇女与其发生性关系的罪名,被该国判为死刑,但是该某国人所属国不适用死刑,对于该某人来说,“不就是发生了##被过滤##吗?犯得着剥夺我的生命吗?谁有权剥夺我的生命?”,与此同时,该某人所在国的妇女可能大部分人都说:TNND,##被过滤##犯该死!!!!!!又如:假如一棵白菜在某贫穷的山区里是一些辛勤的早出晚归地为祖国人民的粮食问题付出巨大贡献的民伯伯一天的粮食的时候,某人口袋了就80个1镑,可是他还是想去尝试一下偷窃的快感,不幸地,给农民伯伯逮住并痛殴一顿,最后被认定为一级伤残。晕。。。犯得着吗?不就是少吃一棵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