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投诉及帮助: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英网论坛

查看: 221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茶 座] [转帖]“海龟派”——来历揭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5 0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起海龟,人们眼前就会浮现出这样的情景:月夜的海边,一只笨拙的海龟,悄悄爬上沙滩,艰难地产下一枚蛋……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人就被称为“海龟派”。

  所谓“海龟派”就是“海归派”,指的是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海归”是“海外留学归国”的缩略语,而“海归”恰好与“海龟”谐音。留学生归国创业又与海龟游回陆地产卵的行为有相似之处,所以,他们被戏称为“海龟派”。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却以高速稳健的增长速度而一枝独秀,中国大陆成了投资创业的热点。于是,在海外留学生中掀起了归国创业的热潮,这股风潮被称为“海归鲜香”(参看《文汇报》2002年3月6日)。“海归(龟)”们从国外带来了前沿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在观念和作风上表现出鲜明的特色;同时,他们的回归又带有团队型的特征,所以较之“海归(龟)族”(参看《文汇报》2002年4月1日)之类的称呼,人们更喜欢称他们为“海归(龟)派”。

  几年前,第一批“上岸”的“海归(龟)”主要集中于金融界和IT业,像SOHU掌门人张朝阳、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高西庆即其代表人物。“海归(龟)派”一词最早流行于网络,至2001年下半年开始正式出现于报端,如“‘海归派’技术管理人才成争夺焦点”(《中国青年报》2001年11月3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也在2001年10月1日至7日播出了“海归派”系列人物专题片《归来的故事。

  中国“申奥”和“入世”的成功,使得“海归现象”骤然增温,“海归(龟)派”一词在各大媒体的“出境率”也迅速提高,如“教育部简化手续,‘海归派’入境便利”(《解放日报》2002年3月26日),“四百多位‘海归派’奔赴西安高新区创业”(《解放日报》2002年4月5日)……诸如此类的标题现在已屡见不鲜。

  如今的“海归(龟)派”,已不再是金融界和IT业的“专利”,它也“成了文艺界最流行的词之一”(见《海外艺人涌动归国潮》,《文汇报》2002年3月2日),戏曲、影视等领域都活跃着“海龟派”的身影。在体坛,“海龟派”也突然使引人注目的风云人物(见《“海归派”推动中国足球的历史》,《今晚报》2001年10月12日)。这正是中国经济增长带动了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体现。

  “海归(龟)派”的流行,还催生出一个对应的词——“本土派”(见《“海归派”“本土派”携手同做“发展派”》,《解放日报》2002年2月25日)。2001年11月25日,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作客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时,也曾谈到对“海归(龟)派”和“本土派”人才的看法。

  “海龟现象”的出现是中国经济崛起于世界的结果,“海归(龟)派”一词的流行昭示着一个伟大的创业时代的到来。在中国已正式“入世”的今天,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海龟”回归祖国这块火热的大陆。

——摘自《咬文嚼字》2002年第7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顶 踩
3#
发表于 2005-4-1 11:54 |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5-3-10 09:07 | 只看该作者
看到某位革命导师的解释非常之权威,什么海泡海鸥的[em92][em96][em97][em98][em99][em100][em1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本版积分规则

QQ|排行榜|小黑屋|Archiver|UKER.net ( 沪ICP备11021479号-1  

GMT+8, 2024-11-27 12:3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