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投诉及帮助: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英网论坛

查看: 56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情杂文] 英国为何这么欢迎大熊猫?二战时用来鼓舞士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19 1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年初,中国大熊猫落户爱丁堡动物园。这是时隔17年,大熊猫重新踏上英国国土,令英国民众无比雀跃。

  英国人最早看到黑白相间的大熊猫是在20世纪初,在那个对野生动物没什么保护观念的年代,西方传教士和探险家从中国西南将捕获的大熊猫走私到了欧洲。

  根据现有资料,运到英国的大熊猫都已经死亡,成为了富有人家收藏的皮毛标本。到了1938年,伦敦动物园据称也是通过非法手段迎来了3只大熊猫,分别取名为“唐”、“宋”、“明”。其中那只叫做“明”的大熊猫曾被用来拍摄反纳粹的宣传片,鼓舞英国民众战时的士气。

  当时的BBC(英国广播公司)和美国的军方媒体都曾经特别以“明”为主角,报道“虽然在纳粹德国空军的猛烈轰炸之下,英国民众的士气依旧高昂”。的确,起码依照伦敦动物园的记录看来,远近炸弹的爆炸声、空袭警报声并没有吓坏“明”。担任宣传主角也使得“明”为后世留下了不少如今看来“不可思议”的影像纪录。

  到了冷战方酣的1958年,一名奥地利的动物贩子以一批非洲动物与北京动物园交换了一只名叫“姬姬”的大熊猫。

  原先这名动物贩子已经和美国的一个动物园成交,但是那时美国禁止与中国进行贸易,所以拒绝“姬姬”入境。几经辗转,最后,决定不再豢养野生动物的伦敦动物园在私人企业的协助下买下了“姬姬”。伦敦动物园说,这是因为当时认为“姬姬”可能已经难以野放,所以才会决定“违反规定”。

    到了伦敦之后,一直到1972年死亡为止,“姬姬”都是伦敦动物园的大明星。它的主食除了竹子之外,还有游客带给它的巧克力。而世界自然基金会熊猫标志的设计创意,就是来自“姬姬”这只当时西方世界唯一的大熊猫。

  1972年,“姬姬”的死亡,让许多英国民众感到难过,他们主动到动物园来哀悼。

  后来“姬姬”的遗体就被制作成标本,在伦敦的皇家自然博物馆永久收藏。

  但是这股哀伤并没有持续太久,1974年9月,中国ZF赠送了一对大熊猫——“佳佳”和“晶晶”。

  可是,“晶晶”的身体状况一直不是太好,1988年“晶晶”死亡,“佳佳”则被送往墨西哥首都的动物园参加繁殖计划。结果相当成功,只是英国自己却没了大熊猫。

  1991年,中国出借“明明”、德国的柏林动物园出借雄性大熊猫“宝宝”到伦敦尝试交配。历时3年仍未成功,留给伦敦动物园“极大的遗憾”,“明明”在1994年返回中国,现在安身广州动物园,“宝宝”则回到了柏林。

  也就是说,在“明明”和“宝宝”离开之前,英国的动物园中,大熊猫缺席的时间最多只有几年,如今却间隔了将近17年才重新迎来大熊猫,这似乎也解释了为什么大熊猫落户爱丁堡的新闻会让英国民众如此雀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顶 踩
2#
发表于 2011-4-20 1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本版积分规则

QQ|排行榜|小黑屋|Archiver|UKER.net ( 沪ICP备11021479号-1  

GMT+8, 2024-11-11 04:5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