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投诉及帮助: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英网论坛

查看: 5330|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学感悟] 【英国伯明翰】浪迹天涯之英国生活(下)——平静生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7-2 1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在广东,从来没看过下雪,每次于书上看到关于雪的文章总想亲自领略一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原驰蜡像。。。”的情景。留学异国的收获之一是终于体会到文人笔下的雪是怎样一回事。
  
  第一场雪前几天,天气严寒,上学时只见路上满布大块小块的肥皂水迹,一不小心踏上了,贼滑,好在没跌倒。心里怪英国人洗街半途而废,留着这手尾陷人。后来才算弄明确白了,原来是结霜了。
  
  那天醒来,拉开窗帘只见一片白光直射眼中,白色的窗框上还堆着些白色的事物,这才知道是下雪了。推开窗,雪早停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顶 踩
23#
发表于 2012-2-11 2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2-11 2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2-2-11 2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2-11 2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2-11 2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2-11 2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2-11 2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11-25 16:12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11-21 23:43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12-17 10:03 | 只看该作者
来看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12-8 11:40 | 只看该作者
有图片就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1:20 | 只看该作者
  
  饭后天色早就黑透了,匆匆出来赶着回家,去取车的路上经过牛津大学正在兴建中的商业系大楼,众人笑他不懂商业,据Michael Poter的Generic
  Strategies(典型策略)一家公司想在竞争中出人头地要靠低成本或产品与众不同,牛津是名牌大学,这成本无论如何是低不下去的,现在又和其他大学一样搞商业系,然而又比人家慢了十几年,如何竞争得了?不怪得给伦敦大学赶过头去。然而我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惜,一个注重传统的国家中注重传统的“老大”大学,能迈出这一步,其实不轻易。以牛津大学的底子,迎头赶上不成问题,试看明日大学,竟是谁家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1:20 | 只看该作者
  
  牛津这地方以牛津大学闻名,虽没有谁写过再别牛津的诗,可这里究竟有英国最古老的大学,而在英国因大学出名的城市也只有剑桥和牛津。剑桥还没去过但几年前曾过一次牛津,然而也没到大学里去看,这次是到朋友家开的餐馆所以也是过其门而不入。不过上次来时走高速公路,这次因牛津地势低洼,连日下雨,恐路上水浸故由小道去。时在午后,天阴微雨,路宽只可供二车行走,路旁古木参天,与平时大路六线行车,两旁开阔草地连绵大不相同。烟雨迷茫,如诗似画,可惜我性不喜雨,一发只在车上呼呼大睡。既到牛津,因为另有一批人未到,就在城中转了一圈。因为曾经来过,就没了初到一地时那种应有的新鲜感。牛津大学的名头虽响,城市只是中小,虽然牛津大学近年表现不佳可是游人依然比一般城市多。然而这里却保留一般小城才有的小贩市集,地点靠近市中心的商业区,天天早上有小贩驾车运货来这里搭起档摆卖,通常卖些四周农庄出产的时鲜蔬菜水果,或者旧书、旧工艺品、杂牌衣物之类的东西。到了傍晚才收了摊子回家。到达牛津时已是傍晚,所以经过时只见小贩们在收拾离开。
  
  朋友家在此地,于这里一切颇为熟悉,一路走,一路指指点点,令大家对牛津又多一层了解。似乎闹市中有一建筑十分古旧,有些摇摇欲坠的样子,和四周房屋格格不入,经他说明才知这是牛津最古老的建筑;路过一大厦竟是英国一间挺大的书店BLACKWELL 的总部,而城中居然开了五家分店,想来牛津大学里的学生照顾这家书店不少生意。如此边走边说边等,终于等齐人,就去朋友家开的馆子吃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1:20 | 只看该作者
  
  日子就在学煮于至善中渡过,转眼有是第二年,第二年的学生是没宿舍住的,但是我决定为国争光弄套校内宿舍住住。于是亲临房屋中心要房,不过规矩是定死了,所以房屋中心要我慢慢等,当候补看有谁不要才给我。好在人是活的,恰好那找厕男孩在房屋中心帮忙,见到了,问知我的事,顺手把我的表格排到最前面去了,几天后我就分到房子了。怪不得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得,在亲临。。。。原来他们也明白关系的作用,知道亲自关说的效率,还假惺惺的扮君子呢。
  
  第三年,因为我是毕业生自然又分到宿舍,成为这大学历史上第一个连续三年有宿舍的中国人。独居三年,自己煮饭,三年之后已经到了在煮于至善的程度,终于因此顺利毕业。
  
  指点迷津
  
  英国四月整天下雨,放晴的日子不过数天,这雨又偏不大不小,外出时带伞则嫌繁,不带则身上湿粘的极不舒适。英国人称之为April Shower 就是指这是的多雨,多雨则天色阴暗,阴暗而不肯出外就不免心下烦闷。虽然有功课要做但总是坐立不定,可见天气对人的影响。
  
  夜里独在房里闷的荒就下楼冲茶喝,一面和朋友们说话解闷。客厅里已有数人在座,正在谈论什么,进去时小妹忽然问我:明天和我们去牛津好吗?我见就快放假,左右无事就答应当下来。次日依然下雨,拖到下午众人放学才停,于是驾车前往牛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1:20 | 只看该作者
  
  本来我是海外生依例学校该分配房子给我,根据学校印的介绍凡第一及最后一年的学生保证能住上学校的房子。这学校宿舍摆明是我应得的,此为明明得了。于是打电话到大学的房屋中心要房,可是学校以人满为理由叫我找私人房屋,就给了我一堆电话,地址让我自己找房,一查发现房租贵得要命。只好再问房屋中心,声泪俱下晓之以情,我没房子就的露宿街头,动之以理说明海外生有宿舍的嘛;威逼要不给就违犯合同,我是可以告学校的,利诱我是外国生学费交的多。经过这样一番晓之以情东之以理加威逼利诱,最后大学终于给了我一套离学校颇远的宿舍,学校内的宿舍是没有的了,谁叫我不能亲临呢,只好接受了。
  
  就这样我就到布力斯托住下了,宿舍是一栋老房,住了六伙人,平时上学,傍晚回来才会撞上,那时多在厨房煮饭,见了面免不得客套几句,吃一口你的菜,喝一口我的汤,品评谁的菜好,是如何做的,谁的菜又可作那些改进,嘻嘻哈哈颇不寂寞。
  
  忽一日房屋中心派人来查卫生,于是全屋行动大肆清洁,我负责清理全屋三个厕所,大费周折终于完成楼下最后那个,这时一人急冲下来,望了一眼那厕所,指着我气急败坏的说:你、你、你。。。。同在楼下的还有一人,那人看了看不禁笑出来,原来我在门口贴了一张字条,上书停用(NOT IN USE)三字,就对冲下来的男孩说:那你就用另外两个吧。那冲下来的男孩跳了跳说:可那两个一写着“占用”(OCCUPIED) ,一写“请用另一个”(PLEASE US E THE OTHER ONE)。说完三个人一齐大笑,于是我说:那就用“请用另一个”吧,地也该干了。经过这一次,我和那男孩交往渐多起来,向他学了不少煮西餐的法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本版积分规则

QQ|排行榜|小黑屋|Archiver|UKER.net ( 沪ICP备11021479号-1  

GMT+8, 2025-2-17 13:1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