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热映的好莱坞大片《阿凡达》“钱程似锦”,不仅令中国影迷顶礼膜拜,中国电影人也赞叹弗如。导演陆川说,在《阿凡达》面前,我们应该羞愧。而众多影评人,也在思考《阿凡达》带给中国电影的“羞愧”。 为想象羞愧
——中国导演为啥想不出这样奇妙的生物世界?
影评人鸿水评价说,在《阿凡达》中,詹姆斯.卡梅隆凭借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构筑了一个全新的生物体系:潘多拉星球。这里有纳威人、哈里路亚山,还有六脚马、斑瑟兽、莱奥诺普暴龙兽等等,这个全新的生态坏境让我们对于片中景象的美好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赞叹。
鸿水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前,但凡某些导演、编剧说花了多少多少年来弄一个什么电影、剧本,我是根本就不信的。但看了《阿凡达》以后,我信卡梅隆的这番话!”
的确,卡梅隆十多年磨一剑,没有一个中国导演有这份耐心,也不会有一个投资商愿意如此“高风亮节”。反观我们中国的科幻片,一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名。所谓的《长江七号》、《机器侠》让人大跌眼镜。中国电影人的想象力,目前还处在“穿越”阶段,很多电影动不动就玩“穿越”。现实下所有的中国导演,每个人都在为票房而战斗,屡屡被质疑“江郎才尽”并不奇怪。单就“想象力”这一点,所有的中国导演,在卡梅隆面前,应该感到羞愧!
为情怀羞愧
——中国电影为何不能充分展示对人类生存的思考?
尽管很多中国人称《阿凡达》是个“强盗开发商与钉子户”的故事,但《阿凡达》真正的主题是用潘多拉星球的原始与美好,来映衬地球上无处不在的贪婪与掠夺,表现对地球灾难和人类生存的担忧。
影评人张放说:“依我看,《阿凡达》是对人类生存主题的深入探讨。尽管高科技给这部影片带来全新面貌,给观众带来无穷快乐,更让人为之动容的,则是生活在潘多拉星球上的人们,集所有人的能力为挽救地球人生命的那一幕。这恰好是人们面对死亡时,进行的最后的也是最具有魅力的挣扎。这也是对生的某种赞美。”
当然,使人难忘的还有纳威人独特的交流方式,当人类和其他生物的“触须”相交融时,心灵得到了沟通。这似乎也在告诉现代人,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征服并不是唯一,和谐相处、共生共存才是正道。
而当中国电影开始崛起时,其电影本应该具有很独特并十分吸引人的一面。或者说,中国导演应该展现的,是中国人特有的对生、死、爱主题思考方式的影片。但显然,到目前为止,很让人感到困惑的是,看中国人拍的所谓大片,从电影院出来之后,不是让人感到厌烦,就是很不自然地产生某种狭隘的“当个中国人很骄傲”的民族主义情绪。
张放称,中国电影人,在拍摄“大片”时,应该将视角放宽,再放宽些,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民族主义情绪上。
为技术羞愧
——为何我们所炫耀的技术差人一大截?
《阿凡达》有一个说得过去的故事,便可脱离电影炫技片的范畴。影片的视听效果达到了迄今为止电影拍摄水准的最高峰。《阿凡达》最大的看点是3D,这是一次观影体验上里程碑式的革命。
影评人慕容天涯说,《阿凡达》一片震撼的视觉效果,从某种角度上看,片中那布局奇幻的未来世界,每每夺人眼球的人与物的造型和千奇百怪的生物种类,以及那一套自成体系的语言系统,都强大得几乎令人发指。
在电影技术上,我们中国电影一直在孜孜以求,《英雄》、《无极》等大片也都开始炫耀技术,但至今我们技不如人,差一大截,的确是让人羞愧。而且请好莱坞来做特技,谁敢投资这么多钱,《阿凡达》投资2.37亿美金,谁敢给中国导演投资这么多钱?
■其他观点
我们也不要妄自菲薄
对于众多影评人对《阿凡达》的迷恋,以及包括陆川在内的一些电影人的“酷评”,中国电影似乎一下子变得一文不值。网友“一华独秀”反驳说,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没错,《阿凡达》养眼、震撼、刺激,但我们中国电影人不要互踩,不要自卑,不要妄自菲薄。”
“一华独秀”认为,差距显而易见,但也没有必要上升到挥刀自宫,只信上帝的地步!一些国内影评人甚至电影导演,为了表现出对《阿凡达》的崇敬之情,不惜作践自己,这是庸俗和势利的投机者。看完《阿凡达》后自我反思值得肯定,但不能走到一个极端。“还有我们那些‘精英’以及影评人,开始骂《三枪》骂张艺谋,在恼羞成怒无处可依的情况下正好来了《十月围城》,于是把《十月围城》捧上天,以显示《三枪》之烂是多么令他们恨之入骨。现在《阿凡达》来了,他们又说《三枪》和《十月围城》那不叫电影,只能是小作坊里的‘小儿科幼儿绘画’!于是一帮人长篇大论坐而论道中国电影的未来,一脸悲情,满腔悲观。有人干脆指手画脚建议张艺谋去拜师卡梅隆,好好学学什么才叫真正的电影美学!作践自己还不算啥,那些以作践身边人和同胞的行为更是让人觉得悲哀。”
“一华独秀”说,《阿凡达》就如同我们前进中遇到的老师,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迎头赶上。好莱坞一家独大于世界是由各种因素促成的,不是我们也搞一两部《阿凡达》能赶上的。我们也无需因一个《阿凡达》的对比而如此垂头丧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