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构图 现代的高科技可以使对焦,测光,暴光完全由相机的电脑芯片控制,但只有构图还是需要我们自己来完成,电脑在聪明也不能智能化到自己选择景色。 三分法原则 传统的构图原则,在美术上也是几百年的准则了。该原则主张主体不要放在画面的中央。在这个原则下,我门可以把一张相片分成上下和左右各三等分,然后把摄影的主体放在其中的某个交叉点上。例如当你要拍摄某个特写时,你可以把你最要表现的那部分(人物的眼睛、花朵的花蕊等)放在某个交叉点上。如果是范围较大的风景照,可以把地平线或海平面置于上1/3或下1/3的位置,主要看你想要表现什么主题。 前景 如果照片的空白部分太多或者是背景的天空(海洋)的颜色不理想时,可以或减少背景的范围或在其中增加入前景。 1.一般而言,前景的表现总是比较清晰,尤其在拍摄建筑物时,通常使用比较清晰的前景,这时可以使用比较小的光圈和广角镜头。 而现在我们很流行表现一些花朵叶子昆虫等微距效果的相片,拍摄这些自然体时,很多时候都是虚化背景,其实也可以尝试虚化前景,使用大光圈和远距镜头来表现,会由意外的效果。(可惜我现在不能贴图) 2.前景的选择往往是仁者见仁,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但一般来说,前景的选择不能太大,太美太亮丽,否则难免给人主题不明确或喧宾夺主的感觉。但如果前景太暗,有时又会对主体的衬托不够,这个问题大家自己琢磨吧。 不要入俗套 其实这只是很原则很基本的理论,构图千万不要落入俗套,也不必死板的照这些原则去做,否则所有的照片看上去就差不多了。 还有很多构图的小技巧,也不是我学的教科书上都能提到的,那是大家自己去体会的了。有机会的话愿意和大家交流。但是有一点,对于初入门的朋友,在打破这些规则之前,建议先在这些规则之下好好练习,练熟了以后再有所突破和创新会更容易成功。 五)镜头 镜头是照相机最主要的部分之一,也可以说是相机的中心元件。我这里只讨论35mm的规格的相机的镜头。 相机的镜头由多组光学镜片组成。包括凹透镜和凸透镜。好的镜头需要有高解析力(指表现细节的能力)和好的反差(指表现明亮层次感的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主体在画面上的大小可以由镜头来控制。当相机固定于一点时,我们所观察到的景象范围取决于镜头的焦距长短,当用15mm的超广角镜头将一大片风景收入眼底时,600mm的超望远镜头在这一点只能看到树上的一只老鹰。 我们平时可以买到的镜头由很多种,从鱼眼镜头,广角镜头,超望远镜头,微距镜头,变焦镜头等等,不过对于现在大多数普通的数码相机用户来说,由于镜头不可更换,而且由于价钱太昂贵,所以备一堆镜头的可能不大,大家作为基础了解了解吧。 对于长镜头和短镜头之间的主要差别,其实就在于视角的不同(也就是所能包括入画面的范围的不同)。例如15mm的超广角镜头的视角为110度,而600mm的超望远镜头的视角只有4度。另外28mm、50mm、105mm、200mm的镜头的视角分别为75度、46度、23度、12度。 标准镜头 在35mm规格的相机中,50mm到55mm的镜头被成为标准镜头,它的视角在45度左右,和人一个眼睛的视角差不多。因此使用这种镜头所得到的效果会很自然舒适。 广角镜头 焦距不到50mm的镜头都可以成为广角镜头。而小于20mm(包括20mm)的镜头可以成为超广角镜头。短焦距的镜头可以得到比较广阔的画面,当你退无可退而又要得到更大范围的景色时,广角镜头会很有用。广角镜头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视角宽阔 可以得到比标准镜头更大范围的景色。28mm的镜头的视角为75度,和人双眼的视角相当。而使用15mm的镜头视角可以增大到110度。 2.长景深 用广角镜拍摄时,可以让前景到背景都达到比较清晰的程度。 3.线条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