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独立报》仅仅两周的实习,总共历时却经历了半年多。作为英国有名的国家级报纸,即使在《独立报》实习的工作,也是竞争激烈,至少需要提前半年预订。
但我的经历告诉我,即使等了半年,也有可能在最后被拒绝。可我始终没有放弃,一直和负责人Marjlin联系。
第二次申请我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因为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已经被锻炼得能够坦然接受。几周之后,Marjlin发来邮件说,“恭喜,你成功了, Foreign Desk(相当于国内报社的国际部)接受了你的申请。”
开始实习生涯
2007年5月底,我来到了伦敦东南区Canada Warf的《独立报》的所在地。这里是著名的伦敦金融区,也坐落着英国重要的媒体公司。路透社,每日镜报都在这里。
从地铁Jubilee Line的Canada Warf上来是金融区最为繁忙的广场。一大早,这些金融人士们西装革履,各个步履匆匆。黑色和灰色是这些职业白领着装的主色调,从形象上就让人很难忽视他们的专业色彩。此时,一身黑色正装的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早上9点多,我走进了《独立报》这座白色的五层楼。让我意外的是,这里的设施非常普通,一切办公设备似乎都是从简的。一层大厅从设计上更是平淡,一张桌子,几条沙发,地板墙皮也都是一般的材料。整个大厅里唯一能看出《独立报》一份国家级大报地位的,就是墙上的世界地图的模型,圈点出了独立报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地的世界分布版图。
部门的布局非常简洁。不同的部门被安置在不同的楼层。一层是广告部。二层是做杂志的部门和餐厅。三层是《独立报》主报的编辑部,Foreign Desk就在其中。
这里是大通铺式的办公室,但与国内很多报社用标志牌挂在明显位置不同,这里没有一个标签注明各个区域的功能。外人是根本看不出来每个地方是什么部门。再看看四周,各个桌子上都是摆满了文件,报纸,书籍,绝大部分桌子看上去非常杂乱,有些编辑的桌子实际使用面积基本上就是电脑的键盘了。而桌椅,苹果电脑也都是看上去很有年头的台式机。
我不禁感叹,《独立报》,这个犀利的新闻评论的创造地,其内部各种布局,摆设竟是如此简陋。可以说,整体硬件与国内的知名报社的条件相差甚远。
我的工作
我的工作之一就是做新闻简报(Paper Chase)。每天上午选择当天最重要的一则国际新闻,并分别从当天的《独立报》,《卫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等报纸上,选择独家的报道内容和观点,组成一篇文章。这样的过程,正是对英国报纸报道方式的一种学习。
与我们中国的记者报道不同,这些西方媒体上的报道,整篇手法比较灵活。尤其是新闻导语,几乎没有按照规矩出牌的。
最人惊叹的是各个报纸文风的犀利。以布莱尔出访非洲为例,英国主要国家及媒体对此事一致讨伐,将其出访目的称为“多照些照片”。各大报纸除了具有讽刺性的新闻报道,还用专栏文章对此事进行分析。独立报的声音属于重中之重,除了连篇累牍的分析,甚至用一系列漫画来讽刺布莱尔对布什巴结的姿态。它还在此期间还发表评论文章说,“尽管布莱尔对非洲有所贡献,但是非洲最大的财富是非洲的人民,非洲的发展要靠非洲人民自己。”这些漫画和评论,都让人印象深刻。
我的另一项任务是参加每天上午十点半和下午三点半的《独立报》主报编前会。不知道是不是对于国际部实习人员的优待,在我参加例会的两周里竟然发现,尽管多个部门都有实习人员,但是只有我们这个部门实习人员参加每天例会。
早上十点半的例会准备,是各个部门当班编辑最忙的时间。他们早上9点到位,开始在内部资料库,包括全世界最主要的通讯社搜索新闻。可惜,新华社还不在他们的数据库中。
国际部每天两个编辑值班,两人一边找新闻,一边相互商量选题。10点30,各个部门的当班主编将选定的新闻标题打印出来,匆匆来到《独立报》主编Simon的办公室开会。
Simon是一位五六十开外的先生。虽然白发苍苍,但从他走路,说话样子还是能够看到一种敢于挑战的风格。会议开始,各个部门的主编就开始将当天找到的新闻逐条进行说明,其他部门的编辑对应复印好的选题报告一一对应,相互听取。从国内新闻,到国际新闻,从经济到体育,从图片到评论等等,三十分钟的会,基本上把当天的新闻都说了一遍。这个过程中,Simon几乎没有任何评论。(来源:BBC中国网,作者:霍霞)
每天十点半和下午三点半,《独立报》有两次例会。让我吃惊的是,在每天的例会中,竟然总是有一条新闻是关于中国的。从中国的股市到中国的环境,从中国的教育到中国的政治。而经济新闻和国际新闻中,中国是最容易出现的。有时甚至在同一天里,国际部提到两条中国新闻,而经济部也提到两条中国新闻。
坐在编前会的会议室,每天两三次地听到这些编辑提到“China”,“China”,作为这里唯一一个中国人,我真的是为祖国感到自豪。中国的经济实力的提升,让西方媒体必须关注这个国家的发展,不仅是政治,经济,更包括社会的细节。
《独立报》能多多报道中国的正面新闻,也是我的愿望。所以在做新闻简报之后,大部分时间里,如果没有被分配任务,我就帮助编辑搜索当天最重要的中国新闻和图片。
中国新闻
周一例会之后,首席编辑Cathrine对我说,“有一则新闻,说从今年九月开始,所有的小学生都必须上舞蹈课。”她看我有点不相信,又说,“是我们在中国的记者说的,明天要上版。你能做一些research吗?”《独立报》在中国只有一个记者,那么大的中国新闻,他一个人要跑。所以报道新闻的时候,非常需要及时的背景资料。
大概三十分钟后,我找了四篇文章,三张照片,发给了Catherine。这不禁让她有些惊讶。而让我惊讶的是,第二天,我找到的一张照片成了第二天这则新闻的主打照片,将近四分之一的版面。
然而,仔细阅读这些关于中国的报道,竟然大多都有一种负面新闻的倾向,即使是文化教育报道也是如此。例如,在报道中国高考的时候,我提前两天提供的背景报道中,全部都是中国社会对这第三十年的高考何其重视,其意义如何不同一般。但刊登出来的文章,题目是,Students seek extra edge from drugs and prayer as exam fever grips China。
文章通篇讲的是,中国受到溺爱的一代人,在他们参加高考前,如何花各种费用,吃补品,注射蛋白质,食用药物。文章最后一段还特别提到,高考导致每年都有悲剧发生。就在高考两周前,有学生因为忍受不了学习压力,食用了过量的##被过滤##药。
不过,更让人担忧的是他们对中国政治新闻的浓厚兴趣。西方媒体对中国带着一种负面政治新闻偏好。国际部的编辑几次和我提到他们漏掉了中国的政治新闻。我一看,那几条全部都是负面新闻,不免心里庆幸。
有一次,当一位编辑和我说到一则中国的负面新闻的时候,我实在忍不住,带着不满口的气地说,西方媒体总是关心中国的政治新闻。她回答得非常理直气壮,“我们就是这样的。”
西方公众通过媒体了解中国,当媒体报道带有某种倾向时,没有去过中国,甚至没有机会了解中国人的公众,往往也跟着带有某种倾向。媒体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往往是几代人。如果没有一个来自中国的声音,提供中国真正全面的信息,那么西方公众对中国的某些问题的偏见就会愈演愈烈。他们离中国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短时间内,他们偏见表现为轻蔑,长时间内,当他们的思维被局限于自己的圈子,他们的偏见就该表现为落后了。这种狭隘的媒体观念,于人于己,无利有弊。
小心吃官司
短短两周中,我还结交了一位律师朋友。
那天中午,我正在做新闻简报。眼前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经过。我友好地向他点了点头。他也如此回应。没一会儿,他竟然坐在我身边的电脑前。我暗想,应该是编辑吧。正当我埋头苦干时,他忽然走过来对我说,“我能和你换一下椅子么?我的这把椅子没有扶手。”我一看,他的椅子确实没有扶手,心想,他年纪这么大,一定觉得坐着不舒服。我边站起身边微笑着说,“没问题啊。”
他看着我,忽然问,“你来自哪里?”我说“中国。”他的脸上泛着笑容,说,“我虽然没去过中国,但是我的叔叔在那里呆了很长时间。” 他和我聊了起来。原来他是《独立报》聘请的律师,负责审查报纸文章的法律问题。
他对我说,“我今天要开看的,就是明天独立报的所有内容。”我不禁吃惊,“就你一个人么,几个小时要看完整份报纸?”他笑着说,“是啊。”
他叫John,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每周到各个报纸做兼职,比如说他每周到《独立报》两天,负责审查主报的新闻。他们的任务是,避免报社有官司纠纷。
作为律师,他们尤其重视的是商业新闻。John说,有的时候,记者写了商业新闻,他非常确定这家公司有问题,但是,报道中不能也出这种倾向。如果有,我们就让他们删掉。有些记者不愿意删,但我们都坚持让他们删掉,否则就会引起官司。
所以,记者如果认为某家公司有问题,必须写出新闻源。比如某某人说,“什么什么什么”。总之不能是记者自己说。这在英国是会引起麻烦的。(来源:BBC中国网,作者:霍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