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投诉及帮助: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英网论坛

查看: 72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国预科课程的三种体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5-26 2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国的学制与中国大陆很不相同。大体上说,英国没有初中高中的区分。中学五年级毕业,义务教育已经完成。在义务教育之后有一个“第3J”教育,它即包含大学预科教育,又远远超出预科教育。不过对中国大陆的高中学生,我们只需要关注预科教育课程就够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顶 踩
2#
 楼主| 发表于 2004-5-26 23:22 | 只看该作者

  英国的预科课程主要有三种体系:

  一. 两年制的GCE A Level预科课程

  所谓GCE A Level是Advanced Leve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即普通教育高级水平证书课程,简称为A Level。 A Level是升入英国大学的学术性教育途径,也是入读英国名牌大学的主要途径。A Level的课程按照学科来划分,包括英国语言和文学,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经济学,艺术与设计、现代外语、商学和计算机等经典或新兴学科。A Level阶段一般要求每个学生选三门课,优秀的学生可以选四门课或更多,最少的也可以只选两门课。

  学生就凭A Level的成绩报读大学,不需要再参加所谓“高考”,也没有高考。当然,你可以把A Level的考试理解为高考。A Level的评分为五等级制,从A到E(此外当然还有一个“鸭蛋”等级)。评分方法是校内成绩与校外公开考试成绩相结合,校内作业和测验占大约25%,校外公开考试占约75%。

  告诉你一个小诀窍,英国的校外公开考试大有讲究。同一门课,有两种“课程体”,一种是所谓线形课程体,与中国大陆类似,两年学完了以后“一考定终身”,另一种是所谓模块化课程体,一般分成四到六个模块,学完一个模块参加一次公开考试,两年内分四次考完。没年一月和七月各考一轮。学模块化课程,考试的负担就不会那么重。更妙不可言的是,如果一个模块的公开考发挥不好,还可以重考,真是“便宜”了英国学生。不象国内,中学毕业会考有一门不及格,高考资格都没有啦。当然,学线形课程体的也可以重考,不过,如果你不太笨,就能想清楚,那个重考代价太大:你已经来不及当年入大学啦。

  如果在A Level阶段获得三个“C”的成绩,肯定可以进入大学;如果获得三个“B”,可以升入很好的大学,象曼联足球迷们爱屋及乌仰慕的曼彻斯特大学,是欧洲著名高等学府,许多专业两个“B”加一个“C”就有机会录取了;如果获得三个“A”,有条件升入除牛津和剑桥以外的任何一所名校;如果获得四个“A”,也就是说,你读了四门考了四门,竟然让你全得了##被过滤##成绩,嫉妒死你啦,有资格竞争牛津与剑桥啦!

  A Level课程一般要学两年。许多面向国际留学生的学校,也提供压缩的A Level教学,用一年半或一年时间完成A Level。

  中国大陆学生,成绩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比较擅长书面语学习的,选择读A Level比较合适。再告诉你几个小诀窍,第一,预科的课程与将来报读大学时所选的专业,不必完全对应。例如,大学想读经济学,A Level阶段不一定要读经济学;大学要读计算机,A Level阶段不一定要读计算机。换句话说,英国学生真幸福,考大学居然可以没有必修课!第二,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科,对英语要求略低一些,不少英国学生又“懒”又“笨”不爱读(优裕的生活条件使他们没有多少学业竞争的压力),而经济、社会和人文方面的课程,对英语要求较高,来自英国学生的竞争自然比较激烈,所以,对中国学生说来,即使将来大学想学经济或人文,只要不讨厌数理课程,预科阶段选数学、物理等理科课程比较有利。第三,虽然各门A Level在报读大学时名义上相互等价,但实际上,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的招生主管们,最看重的仍旧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这类经典课程,因此选这些课程就会有优势。第四,如果你碰巧有数学才能,那么数学可以作为两门、甚至三门A Level来学;如果你碰巧有语言天赋而厌恶数学,那么“语文”课也可以作为两门或三门A Level来学,例如可以选英语、汉语和法语。孔老夫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自己有兴趣、有特长的科目,才能乐啊。让孔老夫子参加我们的高考,管保他比丧家之犬还伤心,哭都来不及啦。

3#
 楼主| 发表于 2004-5-26 23:22 | 只看该作者

  二、大学先修课程

  这是另一种主要的预科课程,学制一般是一年,读完后可以升读大学的学位课程,这种课程一般都由大学或与大学挂勾的继续教育学院提供,读完后进入对应大学的对应专业。

  读这种课程的学生主要有两种背景。第一种是英国本土的学生,读完中学以后没有直接升学,而是先工作几年,接触社会,积累了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感觉,再回过头来读大学先修课程。大学先修课程在职业方向上比A Level明确得多。选择这种预科途径的英国本土的学生,年龄一般在二十岁以上。第二种是国际留学生,由于学制与英国不同,在本国获得的学历已经超过了英国中五毕业的会考,没有必要再读两年的A Level,但是还达不到直接读英国大学的程度,所以选读一年的大学先修课程。

  高中毕业的大陆学生,英语基础较好的,可以考虑选读大学先修课程,这样比读A Level要节省一年时间。大学先修课程,也比A Level容易一些。

  大学先修课程的名称不统一,也经常称做基础课程或衔接课程,英文是ACCESS,FOUNDATION或者 BRIDGING。 不过,对中国学生而言,比较起来,报读大学先修课程要获得学生签证,比报读A Level要困难一些。徐老师的建议是,如果你选择读大学先修课程,那么最好直接报读正规大学提供的大学先修课程,这样申请签证比较容易。

4#
 楼主| 发表于 2004-5-26 23:22 | 只看该作者

  三、GNVQ课程

  这是升读英国大学的第三条途径,英文名是General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即国家通用职业资格教育。GNVQ是一种兼顾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预科课程,分为三个等级,初级,中级与高级,如果读完了高级,可以报读大学。

  GNVQ与传统按学科划分的学术导向的课程体系不同,它的课程按照社会工作或就业的分工领域的划分来组织,包括14门课程:

  艺术与设计,商业,建筑,工程,健康与社会护理,旅馆与餐饮,信息技术,土地与环境,闲暇与旅游,制造,媒体,表演艺术与娱乐,零售与配送,科学。

  GNVQ比较注重开发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潜能和主动参与精神,简单些说,就是动手能力。有许多青少年不属于书呆子型,他们聪明伶俐,反应敏捷,手巧腿勤,干活麻利,但偏偏读书成绩一般般,更不喜欢死记硬背,如果在国内,他们往往与大学无缘,十年寒窗,差不多是为人做嫁衣裳,到头来只能离乡背井去打工;如果到了英国,学GNVQ 就太合适了。如果你认为自己属于能工巧匠类型,或者富有艺术才能,那么学A Level很可能就不如学GNVQ了。

  GNVQ的评分是三等级制:及格,良好,优秀。读大学一般要求达到良好或以上。GNVQ的评分,校内作业、作品和设计占的比例较大,校外公开考试的负担相对较轻。

  不论你学哪门GNVQ课,都包含被称做“关键技能”的训练,它包含三种技能:沟通,数字应用,信息技术。人是群体动物,学会沟通,是学会生活、学会工作的基础。数字运用和信息技术的技能训练在现代社会中日益重要,这绝不是要让你当数学家或计算机工程师,而是让你学会与数字和计算机交朋友,把它们用到你所从事的职业领域和日常工作中去。工商企业界的老板们很看重这些技能。

  不要因为GNVQ是职业性训练课程而小看它。我们都知道,在西方国家,博士属于高失业率人群。我们也知道,大陆名牌大学的本科WP全世界都看重,但大陆的博士WP西方人往往看不起。这应了一句老话,百无一用是书生。为什么?不少博士课程,玄而又玄,怪上加怪,不象职业课程那么实实在在。英国著名教育家迪瑞英爵士(Sir Ron Dearing)在1995年受英国国务大臣和教育大臣委托,对英国预科教育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研,他发现选修GNVQ的学生越来越多,其中包括不少最有才华的青少年。迪瑞林在1996年公布了他的考察报告。恰恰是这个报告,引发了英国预科课程的重大改革。

  最后,还有一种国际预科课程,叫做IB课程,通过这种课程的学生,原则上可以报读任何一个西方国家的任何一间大学。不过英国提供这种课程的学校很少,这里就不介绍了。

5#
发表于 2004-5-28 11:53 | 只看该作者
MM的知识含量挺高的嘛~!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28 4:03:06编辑过]

6#
发表于 2004-6-3 06:40 | 只看该作者
zen mo ban !!!
7#
发表于 2004-9-29 06:27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8#
发表于 2004-9-29 11:56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friday在2004-6-2 22:40:00的发言: zen mo ban !!!

问我呗

过几天去伦敦考察

9#
发表于 2004-9-29 20:0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本版积分规则

QQ|排行榜|小黑屋|Archiver|UKER.net ( 沪ICP备11021479号-1  

GMT+8, 2025-1-12 22:0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