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投诉及帮助: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英网论坛

查看: 95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活琐碎] 学术造假如何对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11 1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新一期《柳叶刀》杂志发表社论说,中国必须严打学术造假,重振科研道德,否则无法实现10年后成为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这篇社论发表前,两名中国的大学讲师在英国《晶体学报》发表的70篇论文被认定造假,涉及伪造或篡改数据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等行为。
《柳叶刀》对这些论文居然顺利经过同行评审得以发表感到惊讶。
实际上,通过世界权威科学刊物的审核程序,尤其是其中最关键的“同行评审”环节而最后被发现造假的,早已有之。比如韩国“克隆之父”黄禹锡事件,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舍恩事件”,等等。

惊讶什么?
其实,真正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许多人对科学学术造假感到惊讶。
即使在职业操守和科研道德受到高度尊崇的自然科学领域,如果存在学术造假的动机,就会有人铤而走险。
这种动机古往今来始终存在,既有个人追名逐利,也有当权者政治需要,因为科学毕竟还是人类行为之一。
2008年8月28日,英国《泰晤士报》发表专题报道,探讨在“学术造假成风”的英国,是否应该以及如何确保科研领域的道德操守水准。
英国的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始终坚持“自我监管”,反对ZF成立道德监管机构、制定行为准则并以此来规管科研活动和学术成果的发表。
公众怀疑英国现有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机制是否有效。英国目前有一个专家小组负责制定科研道德行为准则,但没有对学术造假或其他学术不端行为展开调查、采取行动的权力。

科学神坛
英国《卫报》上个月发表评论文章说,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爆出气候变暖数据造假丑闻,不少人感到对科学和科学家的信任因此不复存在。文章作者史密斯认为这大可不必。
史密斯写道,科学家自己也常常不由自主地陷入对科学的客观性和实证性的迷信。而对普通公众来说,有专家化繁为简,带领我们穿越数据的迷宫,那是求之不得。但是,公众必须学会接受科学的人文性和复杂性。
也就是说,不要迷信科学,科学即使有纠错机制,往往也需借助人力启动。
文章还建议把学术刊物的看家武器——“同行评审”,搬下神坛。
同行评审可以决定什么项目可以拿到拨款/赞助,哪些论文可以在权威杂志发表,什么人可以升职提薪或者获大奖。

切身利益
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显示同行评审这一传统法宝存在诸多缺陷。不少现代科学家甚至认为这个机制弊大于利,应该取消。
另外一方面,也有人提出,让学术刊物独自承担学术把关的责任,杜绝一切学术造假的果实见诸刊物,恐怕也不现实。
专注于科研领域学术造假问题报道的美国记者莱赫认为,学术刊物的编辑能够也应该做的是,一旦发现可疑迹象立刻采取行动,比如给已经发表的有问题的论文加注提醒读者,或者同时发表对论文的质疑文章。
莱赫在《新科学家》杂志上发表文章建议,学术刊物在发表论文时留一片专家评议空间,让人发表不同意见,因为即使论文通过了同行评审,可能仍有其他同行对论文内容有质疑。
这些做法对刊物和编辑自身的最大好处是,丑闻曝光后自己可以避免被看作不是同谋就是无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顶 踩
2#
发表于 2011-5-12 11:07 | 只看该作者
是啊 这个不可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本版积分规则

QQ|排行榜|小黑屋|Archiver|UKER.net ( 沪ICP备11021479号-1  

GMT+8, 2025-1-9 16:3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