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投诉及帮助: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英网论坛

查看: 242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申请相关] 【转】我的申请经(申请文科公派博士超长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6 1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申请那段日子过得很混乱,所以一直逃避,不想回头去面对,总觉得理不清,更懒得理,但是最近一些朋友还有师弟妹们经常问我一些类似的问题,我想还是尽量回忆得清晰些,以备大家参考。


出国,从很多角度看,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很多不同的种类,我需要先把自己的情况写出来,这样大家在参照的时候,可以避免盲目。


我的关键词是“文科、国内硕士、申英国博士、CSC公派出国、无中介”。


打听——申请前或者说决定要出国,在准备申请前,最重要的一件事,不论是通过周围的亲朋好友、师兄学姐老师还是上网搜索资料,主要就是看看出去是什么样的生活,出去后回来了是什么样的生活,是否是自己能接受的、想要的。算算读这么多年付出的成本、收益。成年人了嘛出个国不论是花家里的钱还是国家的钱,都是一个家庭的大事,多想想总是好的。我在这期间就徘徊了N次一直举棋不定,⊙﹏⊙b汗。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殊性,我也只是泛泛的简单说一下,想清楚了,商量好了,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搜索资料——想去的国家、地区、学校的资料



这一部分在上一个阶段中已经完成了一部分,但是要在这个阶段继续细化。需要的信息类型因人而异,方法除了上述的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自己去学校官方网站看、找、得到第一手资料,很多人觉得不想看麻烦,满屏幕的单词字母,如果碰上个性点儿的学校页面查起信息就更麻烦。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N次,但是每次我都说服自己:这算啥啊?出去的话,都是比这麻烦N倍的破事儿,现在不学着适应,以后哭爹喊娘都没用。读硕士的话相对简单些,因为就是一两年的事儿,周围绝大部分出去读硕的朋友都是想借这个机会出去看看。如果你不想留在国外,不想继续读博,不是必须要名校和奖学金,那么现在的经济形势和出国如此低的门槛儿,小康家庭都能承受一个孩子出去读个硕。但是如果是读一两年就想留在国外的话,需要谨慎考虑,金融海啸还没过去,老外们在自己的国家都一片片的失业,更何况你一个母语不是英语的外国人呢。除非你有某些方面的高精尖技术或特殊、过硬本领,否则老外不会冒这个险在国家政策极度不鼓励雇用外来人口的时候顶风作案的。我身边牛人留下的例子不是没有,但是数量稀少,但如果家里银子多、供得起在外面没事儿干呆之类的,那就另当别论了。如果是想读博或继续做研究的人,不论你是想直接申博士还是准备在国外先读一年硕再申博士,那么选校和方向就变得尤为重要,马虎不得,因为不论什么样的选择都意味着你以后很可能一辈子做的都是这个或跟这个直接相关。国外学校说是开放,其实很认名校牌子的,这个在我申请的时候感触尤为深,别以为老外啥都不懂,一谈到中国的学校,什么211、985,我都闹不清楚,人家全明白!所以说,想继续走科研道路的人,学校、方向、老板重中之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2 顶1 踩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12:16 | 只看该作者
按照要求准备——分自我准备和别人给你准备两种



这两种方法的相似之处是几乎都要自己准备英语,但也仅仅是几乎周围有认识的牛人,被学术泰斗类的牛牛人选中直接免英语成绩,全奖出去。当然这种人凤毛麟角,恨不得几百年才出一个。呵呵,如果真想出去的话最还不要抱着这种幻想,老老实实考英语啊,雅思托福GREGMAT。。。。要去哪就考啥,都是上面那步得来的消息,考一次不行就N次,考到分儿够为止。身边拿雅思托福当六级考的人多得是,现在的小本们恨不得一上大二就拿下所有出国英语考试,满眼望去都是看大白本的人,我觉得就是GRE没开放报名,不然他们也会被中国人的疯狂所震撼。哈哈,英语的事儿就没啥好说的了,这方面我能给的经验不多,因为20多天的复习时间也只是保证自己刚刚够线,还好对于读博来说,英语真的不是最重要的。这句话我是申请后才体会到其精髓di,原来别人跟我说的时候死活不信。此事后文详述,读博是有argue的余地的在语言上。读硕士的话语言就非常重要,非常非常重要,argue余地相对小很多,而且越牛的学校越不太可能argue 语言。


之后是其他材料的准备,周围为数不少的人签了中介走的,而且我所知道的,绝大多数签了中介的都走了,签中介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事情,而且国内的中介很多都跟外方学校有合约,只要不是特别牛的学校一般多拿几个offer都没问题,但是选中介和直接对你负责的人时就必须擦亮眼睛,因为很多人也反映虽然成功走了,但是都后悔签了中介。原因主要有:态度不好、材料做的不好等等。相当多数的人告诉我不签中介自己申请完全不会比签了的申的差,所以中介与否需要仔细考虑清楚。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信息流动的发达和网络的发展,自己申请变得越来越便利和快捷,很多原来复杂的来回邮递的过程现在网上点点鼠标就能解决了,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是申请硕士(中介不接申博的生意)时间不赶,想自己体验一下申请经历丰富阅历或想省下1/2w的中介费的同学完全可以自己handle。除此之外,签个中介也无妨,至少心理上会很安慰,感觉能比较保准,能空闲处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别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12:19 | 只看该作者
P.S.
说说为啥上文提到申博英语不是最重要的或者国外读博士在申请时啥是最重要的呢?出去跟外导读博最重要的是人家觉得你的topic有意思,人家想带你;其次才考虑你的研究能力等等的问题。对于老外来说,读博更像是一种工作而不是学习,而且是那种及其枯燥乏味的工作(绝大部分人这么认为)。不是有句话么:一般出去读博了外导都会问你结婚了没,如果结了,人家都会祝你好运,衷心希望你的博士##被过滤##比离婚证书早到。。。当然很多理科生出去就是给外导实验室打工的,所以也可以出去了再听外导的定方向,那就是另##被过滤##子事情。如果你想自己主导自己的研究,最好在申请时能有个相对成型、框架清晰的research proposal,其实老外挺简单的,一眼看上你了马上合拍,不然怎么说都没用,这也省了很多麻烦。在topic被选中的情况下是研究能力的问题,这点比较难谈,对于理工科来说,之前做过的项目、实验、发表的N文都是研究能力的体现。在做申请材料或者陶瓷的时候可以尽情的写,大多数老外都是很喜欢夸张吹嘘自己的,所以在做材料的时候我们不能按照中国人“谦虚”的习惯,有一说一或者说0.5。这点在我申请的时候总是被人批评,其实申请的过程就是学着按照外国人的思维和逻辑重新审视自己的过程,咱不能像他们吹嘘自己这么厉害,但是做到有一说二说三不为过的。基本上topic好,研究能力不差(关于这点不同学校不同外导有不同标准),人家就会要你了,剩下的才是语言问题。我就是在学校基本确定,前期所有申请基本告一段落的情况下才开始准备英语的,但我不是很建议大家这么做,也是有弊端。本来以为这样就可以好无后顾之忧的好好学英语了,谁知到这时候压力反而更大,因为时间限制(公派报国家审批时间是3.20这点尤为重要)我几乎没有重考一次的机会,也就是说必须一次过外方学校的要求,否则换不到uncon的offer等于努力泡汤,最后虽然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有惊无险的擦边儿,但是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会选择早考试,哪怕一次不行多来几次也好,这样时间上也是宽裕的,不会把自己逼的那么紧。前面提过 topic好,学术背景好的话语言是可以argue的,这里面就体现了与人social特别是跟老外沟通的能力,这点在以后出国时尤为重要,argue是个技术活儿,结果是可遇不可求的,只能说尽自己最大努力就好,不要因为坚持最终目标而失去出去的机会,那就得不偿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12:20 | 只看该作者
自己准备的材料,如果是签中介走的话,我说的是硕士,材料基本都是中介管了。但是也不尽然,这需要在前期跟他们谈好,比如多少钱能申多少所学校、什么排名、有没有保底的、都负责什么材料、需要自己提供都是什么等等。我在这不赘述,我说的主要是自己申请的材料,硕士的话我也不多说,taisha很多,自己搜搜吧。申请博士最重要的如上文是research proposal,我的这份就改过7/8次,经过N个牛人之手才敢发给外导陶瓷。一般的学校都会在自己的网站上写明需要什么材料,这点需要有心人自己找,慢慢记录,每个细小的要求都不能放过,有些学校要求得及其具体,比如proposal的格式、字体、结构等等,有什么要求就按照什么要求的写。我的那份就是在一个基本proposal基础上根据不同学校的要求改了N份分别申请的,这就好像找工作不能是一份单一的简历,得根据公司职位的不同随时变化一个道理。有时一个学校一个院不同的老师要求都不同,有的老师会在陶瓷的回信中说明他要看的是什么样的proposal,这点不能懒,人家都给你机会了,当然得按照人家的意思改好了双手奉上,可以说在我的整个申请中proposal的准备占据了绝对的精力,因为这也同时是锻炼自己英语、思维、学术的机会。曾经N 次崩溃的想放弃来着,多亏身边的朋友不断劝我、鼓励我才好不容易挺过来。还是那句话,这就熬不过去了,出去读博还不得死外头!下一个材料就是自己的CV,这同样是个技术活儿,因为老外一般要求的CV1-2页,不能太长,长了人家没耐心看,短了人家觉得你啥都没干过,会质疑你的能力,所以突出重点,长度拿捏得好尤为重要。由于我这6年在学校一直马不停蹄,所以能写的事儿还真不少,学术背景、学生工作、学术活动、实习经验所获奖励,挑挑拣拣最后使劲压缩到3页,这也是实在没办法了。当时特别担心来着,这万一人家嫌长,咋办?但也真的没法儿再压缩了,剩的这些东西删哪个我都肝儿颤,于是一狠心也就这么着了。再接下来的材料是personal statement,就是讲讲为啥要做这个研究,为啥要读博,为啥要去他们国家、他们学校读博等等,还有对自己的认知,另外我把这份材料看作是cv的扩充,这6年“疯癫”的那些事儿不细想的话我已经4页纸了。汗,等我发现的时候很是崩溃,几轮蛋疼的删减后,我把重点突出自己学术能力和读博原因的留下,然后写了对所申请学校的理解和向往(这里是全部马屁。。。省略)。最后的材料是writing sample,就是曾经写过发表过的最好的或最能说明自己学术潜力的文章或文章摘要或文章介绍翻译过来,关于这个不是所有学校都要求,但是如果有的话我建议最好附上,可以作为“最能说明你学术水平的其他资料”放在申请材料里,这样更有说服力,当然如果有些人没有,也不强求,一切都看外导的意思。以上的材料中proposal是绝对的重点,这是让外导接下去看你其他材料的敲门砖,这个不好,人家才懒得浪费时间往下多看一眼;其次是cv,如果cv没有太大问题,基本上就能定下要你的意向。至于后两个,虽说没有前面的那么重要,但是作为重要的有益补充,仔细准备了总比没有强。另外必须再次强调的是不同学校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导师会对申请材料有不同的要求,有的会非常细致,所以在提前查要求的时候要格外注意,不能马虎,不是有那么句话么,优秀的学生有优秀的材料不一定能申到优秀的学校,但是如果没有就一定申不到。这部分准备的越好,后面不论是语言还是奖学金的argue,我们手里能掌握的筹码就越多,而且通过长时间的不断磨练,自己的英语在这段时间会有非常显著的提高,这在我都准备完后开始复习雅思的时候,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接着是推荐信,一般学校要求你的硕导必须写,另外再找一个,国内的老师都很喜欢给写推荐信的,忙点的你写好了让老师签字,也很少有自己亲自写的。这里面有学问,两个推荐信需要不同的行文风格,夸自己的点也要不一样,不能让老外看出来是一个人的作品,不同的学校也有不同的推荐信要求,提交方法也不同,这都需要仔细准备。再接下来就是申请材料的提交,现在绝大部分英国学校都是网申,连邮费都省下了,而且现在英国只有个别学校个别专业需要交申请费,绝大多数都不需要了,但是美国貌似还是得邮材料?这个我还说不准,但是周围朋友申美国的大都得准备1w多作为申请费+邮费,建议大家保险起见最好准备双币卡,能刷外币的招行信用卡之类,这样万一碰到要刷美金英镑欧元的时候也好有备无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12:23 | 只看该作者
套词,理论上这是可以跟申请同时做,或更早于申请做的事情,对于博士来说,出去基本就意味着跟外导一对一的关系,相比较本科和硕士,套词更重要。套词是在前期搜索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不赞成广撒网地方法,最好是真的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的导师或者是贴近自己想做的方向的再下手。我的套词是从去年8月开始的,早于申请2个月。那个时候,正式的大规模申请和套词都还没开始,老师大都没那么忙,所以我发的邮件绝大部分都得到了回复,当然有些可能几天后回,这都不要紧,不是所有的回复都能够得到有效信息,但是至少说明人家当时不是每天几百封套词信懒得理你的状况。我套词的基本内容主要是简单介绍自己情况和想做的方向,说明初步了解了这个导的某些方向觉得跟自己很相近,可以work together。注意:这里人家外导跟博士的关系是work together的关系,不是老师学生的关系,这也是我在准备的时候发现的。老外的回信中如果觉得你的看着不错,就会表示想进一步看你的proposa和 cv的意愿,这就表明有戏了,可以继续,但是有的就回复说名额满了之类的就不需要再去骚扰人家了。这里让我很意外的是有好几个外导给我回复表达了对我的 topic感兴趣的意思,但是同时说由于种种原因带不了我却推荐了别的同事给我,更有甚者亲自帮我联系这些同事,这样的事情我碰到的远不止一件,让我相当震惊于老外的helpful和nice!人家牛人那么忙,我就一封没心没肺的套词信,就能这么上心的帮忙,我这眼泪感动的啊。。。8月份这次套词是我唯一的一次有步骤有计划的大规模套词行动,后来的几乎就是零零散散的,没有这么成系统的了。但是不得不说,提前做带给了我很大益处,因为那时候老外都还没那么忙,提前做的回信率远远高于我后期的套词,而且有些外导从那时候开始就一直跟我保持通信到现在,刚才看了下信箱,来来回回几百封信都是我这段的见证。根据我的经验,凡是套词了的导师都会积极主动的帮忙申奖,即使最后没有成功那也是曾经热心帮忙的;凡是没有套词的导师基本上只是表达想你来的意愿,但是你到底会不会因为没钱不去他就无所谓了。因为我的最终的offer里,有些事没来得及套词直接申的,没想到也莫名其妙的给offer了,但是最后提到奖都悄无声息了。只有那些之前就联系好的导,才真的热心关心你奖的事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12:24 | 只看该作者
面试(含电面)
这是很多申请时需要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博士、理工类、想申请TA或RA类的奖学金时必须注意。关于这个我的经验不慎丰富,严格意义上讲只有一次,还不算那么成功。话说这是件很神奇的事情,过年回家,突然接到封信,原来是曾经我套词的一个老外觉得我不错但是带不了我就推荐给他,他很有兴趣,想深入了解,其实那个时候我的申请材料已经基本接近尾声了,所有的东西都是现成的,于是马上发了套过去(就是前文提到的四样)没过多久他回信表达了极为强烈的兴趣(汗,这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遇到如此打鸡血的老外),又对他自己进行了详细介绍,还给我研究提了建议,觉得以后可以在某某某方面跟我合作诸如此类,想尽快对我进行电面。话说之前我申的还没有一个要面我的,这是第一次,相当紧张,再加上当时在家,手头什么资料都没有,所以推到了年后回学校。上网搜了很多面经,终于等到那个时间,东西材料都准备好,摊开在眼前,准时电话打进来。。。根据面经普遍记录,通常情况下面试会从简单的自我介绍开始,然后逐渐深入到几个针对研究方向的学术问题,但是这老外是个急性子还是怎么的,说完自己是谁就开始直奔主题——就我研究的某一方向发问,MY GOD!而且一个问题说了十分钟那么长!我彻底石化!其实最开始担心的还是怕他有口音,实际证明没口音也不见得是简单的事,这老外声音实在是忒磁性,混合立体声重低音效果,电话里听都是嗡嗡的。。。就这前三分钟我还能坚持听,再往后我就崩溃了,他到底是想问啥!?我抓不到重点啊!!问完了,我硬着头皮按照准备的材料硬往下说,老外好像也有点蒙,听了会儿,说:嗯,我的意思是。。。重复+解释刚才的问题。又十多分钟,这时候我想死的心都有了,面上面不上不要紧,丢人啊!太丢人了!这时候基本上能听懂他的意思,同时也明白了老外做学术跟中国人的差距,真他妈不是一般的大啊!同一个topic我算是深思熟虑N遍的结果,怎么他们就会从那个角度看问题呢?怎么就能那么想呢?这个看法真的很新很奇怪哦!但是由于又是十几分钟的连续的超低音英语,我还是不是很敢确定自己听到的是不是对的,就在我迟疑之际,本次面试最让人崩溃的事情发生了!!他居然又耐着性子解释了第三遍!!!天啊!!!!!内牛满面、羞愤自尽啊我!我这次确定自己完完全全明白了他的问题,也同时百分之百确定我真的回答不上来,因为真的totally完全不同的思维角度,我一时语塞就直接说sorry,这个问题我真的重来没考虑过,我觉得您的想法很好,我想这会是我接下去努力的方向等等。没想到老外灰常nice的说:没问题,我理解,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人,这个问题是有些难了,我们可以在以后一起工作的时候共同探讨。。。有门儿?!!然后就是深入探讨发offer和奖的问题,我一路在石化中走过,久久挥之不去。知道第二天收到offer还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其实申请的部分基本上就这么多了。由于语言的经验我也不丰富,所以不准备多说这个。最后说说我的申请结果,呵呵,也是很多人一直在问的,经过我重新整理,再三确认,截止到现在我拿到的offer分别是:Nottingham,Manchester,Glasgow,Birmingham,WBS,SOAS,LSE, Hull八所学校(排名不分先后),除了找不到合适的能带我导师外,基本我申的学校都给offer了,我本专业没有变。

这里要感谢那些在我申请前后给过我莫大帮助的朋友们,不论是我被材料或英语折磨的发疯的时候,还是套词没回信闹心的时候,他们都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帮助,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刚出的结果,国家名单下来了,有我的名字,嗯嗯有惊无险,继续接下来的N个程序,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1-6 13:10 | 只看该作者
来看看 帮顶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1-7 09:01 | 只看该作者
真的很长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7 12:02 | 只看该作者
来看看  帮顶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本版积分规则

QQ|排行榜|小黑屋|Archiver|UKER.net ( 沪ICP备11021479号-1  

GMT+8, 2024-6-9 07:0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