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阿齐姆•普莱姆基 (Azim Premji)
Wipro董事长
年龄: 60
身价:93亿美元
成功理念:1977年IBM被赶出印度以保护当地企业时,将家族企业退出植物油业务,进入高科技领域。
出名事迹:印度首富,但为人谦虚,言语温和,不事张扬(他的新车是一辆丰田 (Toyota)花冠)。
Wipro曾是他父亲的植物油企业,目前他拥有该公司83%的股份。他通过进入移动电话软件和呼叫中心业务而发家致富。印度的外包现象成就了普莱姆基,因此他直接和间接地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
他常被人称为印度的比尔•盖茨,两人的相似之处不仅仅在于软件和亿万家财。像盖茨一样,普莱姆基目前正在努力帮助发展中世界。阿齐姆•普莱姆基基金会每年支出 500万美元,大部分用于印度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他坦言,印度须大力改进其状况,他还加大了政治呼吁力度,要求进行土地改革,并彻底改革印度的电力、卫生和基础教育。
他说:“商业道德是一种资产,而非负债。它可能会增加交易时间,但却减少了交易成本。”
他人说:“普莱姆基先生,您应该出售自己的持股,将股份给更成熟的管理层,因为以您这个年龄的经验,不可能领导这家公司。” Wipro股东给21岁的小普莱姆基的建言。
11:拉克希米•米塔尔 (Lakshmi Mittal)
米塔尔钢铁公司(Mittal Steel Company) 董事长
年龄: 55
身价:250亿美元
成功理念:创立了全球性钢铁企业,利用现代加工技术和管理理念使旧式工厂盈利。
出名事迹:1976年,他利用父亲所给的资金,购买了一家陷入困境的印尼钢厂,成了这家世界最大钢铁公司的基础。(据报道,他斥资1亿美元在伦敦购买了一处新居,去年在巴黎为女儿的婚礼举办了奢华的宴会。)
多数的钢铁企业,即使规模很大,也仅在一国运营,但米塔尔在4大洲的14个国家拥有生产基地。他的许多工厂位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他可以利用那里的低工资和现代技术,以低成本制造高质量的钢铁,并卖出不错的价格,这是其营业利润去年高达61亿美元的主要原因。
去年,米塔尔赢得了他迄今最大的交易:收购了美国大型钢铁制造商国际钢铁集团 (International Steel Group)。他正考虑在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 ——中国新建业务,还将目光投向了祖国印度的一个大型钢铁厂。迄今为止,他在印度的商业利益最小。
他说:“我不想经营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而是经营最赚钱的钢铁企业。”
他人说:“他坚韧且有紧迫感,他事无巨细,知道公司里发生的所有事情,并赢得了员工的极大忠诚度。 ”——美国咨询公司世界钢铁动态(World Steel Dynamics)管理合伙人彼得•马科斯(Peter Marcus)。
12: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伯克夏-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首席执行官
年龄:75
身价:440亿美元
成功理念:应该只进行长期投资,并且只投资于自己了解并且有信心的行业。
出名事迹:世界第二大富豪,被称为 “奥马哈圣人”(Sage of Omaha)——他在那个前景寥寥的地方经营他的企业 39年。
伯克夏-哈撒韦以提供24%的复利年收益而闻名。巴菲特应该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投资家,通常能吸引1.5万人到他的家乡参加伯克夏股东年会。
他非常谨慎,并避免炒作。在网络泡沫期间,他受到了许多抨击,然而还是他笑到了最后。最近,他收购了自助家居连锁商店百安居 (B&Q)和家得宝(Home Depot)的股份,这使一名分析师发出了疑问:“有什么是他知道而我们不知道的?”
巴菲特十分朴实,1957年以来,他一直住在内布拉斯加州一幢简朴的房子里。他反对世袭财产,也谨慎地避免逃税,他像普通市民一样纳税,每年缴纳的税款达数百万美元。他曾表示,他去世后,99%的股票将交给巴菲特基金会(Buffet Foundation)。
他说:“只有在华尔街,才会有乘坐劳斯莱斯(Rolls-Royce)的人从乘坐地铁的人那里征求建议。”
他人说:“他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管他做什么,总是做得非常棒。他喜欢坐在办公室里阅读
作者: 人鱼不游泳 时间: 2006-1-10 18:54
全球富豪排行榜:第19-25名 |
|
|
2006年1月6日 星期五 |
|
19
:约翰•德摩尔(John de Mol)
媒体大亨
年龄:50
身价:20亿美元
成功理念:如果你将一群普通人锁在一间屋子里,拍下他们每时每刻的举动,将有数百万人收看。
出名事迹:最成功的真人秀节目《老大哥》(Big Brother)。该节目于1999年推出,并一直都有新方法震撼观众,目前在10个国家播出,包括美国,而美国之前是许多欧洲企业家的坟墓。
他将自己的制作公司Endemol,出售给了西班牙的Telefonica。出售所得的收入,已通过一个投资机构投入了一系列企业,包括制作卡通节目《建筑师巴布》(Bob the Builder)的HIT Entertainment,之后该企业被出售。他现在担任荷兰新电视频道Talpa TV的掌舵人,该频道开播体育节目和全新一期《老大哥》。有人建议直播怀孕妇女的生产过程,但该想法太过火,即便宽容的荷兰人也接受不了,但该频道开播3周,就在频道众多的市场中夺取了10%的份额。
他说:“坦率地说,我相信我们已经证明,普通人也可以非常非常有趣。”
有人说:“(他是)现代电视的马戏大师巴尔南姆(P.T. Barnum)。”——Endemol首席创意官彼得•巴扎尔杰特(Peter Bazalgette)。
19: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
甲骨文公司(Oracl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年龄:61
身价:170 亿美元
成功理念:可同时用于主机和台式电脑的数据库软件,允许企业使用众多不同的操作系统来组织信息。
出名事迹:联合创建了软件巨头甲骨文,最近通过收购,让公司在企业应用软件业重夺主导地位。上月甲骨文以60亿美元收购Siebel Systems,使最近的收购热潮价值近180亿美元。
今年早些时候,他成功阻止了美国司法部 (Department of Justice)的反对,还说服了拒不服从的管理层,收购了仁科 (PeopleSoft),并继续收购其它企业软件公司。
埃里森同时还是野心勃勃的帆船运动员,他十分渴望与宝马甲骨文(BMW Oracle)队一道,赢得2007年的美洲杯帆船挑战赛。他还自己硅谷家中的后院,建了一个日本式皇家村庄。
他说:“我想我是十分以目标为导向的。我想赢得美洲杯,我希望甲骨文成为世界头号软件公司。不管你信不信,我仍然认为有可能打败微软。”
有人说:“上帝与拉里•埃里森的区别是…… 上帝认为他不是埃里森。”——摘自1997年未经许可的传记标题。
21: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
戴尔 (Dell) 董事长
年龄:40
身价:180亿美元
成功理念:为客户定做电脑。
出名事迹:无处不在的戴尔电脑。戴尔还在念书时,就开始在寝室销售电脑,由于生意太红火,他因此于19岁时辍学。戴尔再接再厉,随后颠覆了个人电脑业务:每台电脑都定做生产,保持了低存货和低成本。人们普遍能够买得起电脑,因而电脑数量飙升,戴尔让人们都拥有了电脑,人们不可避免地拿他与亨利•福特(Henry Ford)作比较,他自己也赢得了许多赞誉。
2004年,39岁的戴尔辞去了首席执行官职位,但仍担任董事长,密切参与公司事务。戴尔目前控制着近1/5的个人电脑市场,并将业务拓展至外围设备;戴尔不断成长,而其对手则步履艰难。戴尔多样化了自己的个人资产,他于1999年拿出1.15亿美元,启动了迈克尔和苏珊•戴尔基金会 (Michael and Susan Dell Foundation)。该基金会与一些机构合作帮助儿童。
他说:“尽管上学很重要,但我觉得它会严重影响稳定的收入。”
有人说:“苹果和戴尔基本上是该行业仅有的两家盈利的公司。戴尔通过沃尔玛(Wal-Mart)模式做到盈利,而我们则通过创新。”——苹果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
22:英格瓦 •坎普拉德 (Ingvar Kamprad)
宜家(IKEA)创始人
年龄:79
身价:230亿美元
成功理念:将时尚带进千家万户。
出名事迹:有些偶像崇拜式的宜家公司。坎普拉德还是个孩子时就开始做生意,先卖火柴,然后卖鱼和铅笔。
他17岁时用父亲的钱创办了一家公司,该公司就
作者: 人鱼不游泳 时间: 2006-1-10 18:59
|
他
们共拥有超过3200亿美元的资产。他们获得了非同寻常的成功并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是全球顶尖的25位亿万富豪——这些名流巨贾不仅腰缠万贯,而且神奇地重塑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考方式。
英国《金融时报》全球记者连续第二年推出了很长的富豪名单,评审组最终从中选出了25人上榜。比尔•盖茨再度荣登榜首,证明他不仅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而且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慈善家之一。随着iPod播放器继续引领数字音乐革命,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以微小差距名列第二, 比去年的排名第六位有所上升。本榜单反映了互联网世界的很多情况:排名前四的都是硅谷富豪。最明显的新晋者是搜索引擎Google 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塞吉•布林(Sergey Brin)。
本榜与2004年相比较还有其他变化:欧洲上榜者数量翻番;政治人物达近一半;没有妇女。对于今年前25名富豪的组成及排位,肯定不会获得人们的一致赞同,但所有上榜人物的影响力都不容置疑。 |
评审组名单:
约翰•凯(John kay),作家,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理查德•兰伯特(Richard Lambert),英国《金融时报》前总编,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
杰弗里•欧文(Geoffrey Owen) 英国《金融时报》前总编,伦敦经济学院资深职员
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欢迎光临 中英网论坛 (http://bbs.uker.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