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网论坛
标题: [转]主题:关于麦肯锡、埃森哲和微软的经典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edward 时间: 2005-2-8 08:40
标题: [转]主题:关于麦肯锡、埃森哲和微软的经典故事
关于麦肯锡的案例
有一个老头,正在草地上放羊,忽然走来一个年轻人,年经人走到老头面前说:老先生,我可以为您服务,我将告诉您您的这群羊有几头,作为酬劳您需要给我一头羊。老头还未作答,年青人就开始了工作,年轻人用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链接上NASA的内部网,调动低轨道卫星,把卫星遥感成像的图片再通过软件分析,数十分钟后,年轻人再次走到老头面前:老先生,您的羊群共有763头。说完后他抱起一只羊就要走。
老头这时叫住了年青人:年青人,如果我能猜出你就职的公司,你可不可以把酬劳还给我?可以,年轻人答。你是麦肯锡公司的,老头说。年轻人很惊讶,您怎么知道?老头笑了:因为你具有该公司咨询人员的所有特点啊,第一。你不请自来。第二。你告诉我的分析结果是我本就知道的。第三。你抱走的不是羊,而是我的牧羊犬。
关于埃森哲的案例
上周末,我去一间熟悉的西餐厅吃晚饭,发现餐厅内部刚装修过,餐厅服务生的装束也有所改变。我发现服务生们上衣夹克的口袋里都多放了一把勺子。于是我叫来相熟的小张,向他打听最近的变化。小张告诉我,餐厅老板最近请了埃森哲公司作业务流程重组的咨询,以改进餐厅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埃森哲的咨询顾问经过两个礼拜的现场工作,发现33.333%的餐桌在就餐过程中都会发生一次勺子掉在地上的情况。而以往服务生需要单跑去厨房一次给客人换干净勺子。如果在服务生的夹克口袋里放一把备用勺,则他们不必单独跑一次厨房,可以在下次上菜时顺路换掉勺子,这样可以将服务生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7.365.正说着,我旁边的桌子响起叮当一声:他们的勺子掉地上了。只见小张从容地从口袋里拿出备用勺,及时给客人换上。
看到这个场景,我对埃森哲公司的咨询建议相当佩服。这时,我又留意到所有服务生西裤的拉链外有一根很细的绳子,其质地和隐性胸罩带一样,所以较难发现。于是,我又向小张提出这个新问题:“你们这根细绳儿是干嘛用的?”小张环顾了一下,将身子倾斜过来,小声说道:“好眼力!不是每个人都象您这样观察入微的!”小张接着说:“埃森哲公司通过对餐厅工作流程的现场观察和数据分析,发现服务生每班次平均要小便5.125次,而每次小便完平均要花1.306分钟洗手和烘干手。埃森哲的顾问建议我们在那儿上面系上这根绳子,以后每次小便直接把自己那话儿拉出来,可以避免手接触到,这样就可以省去洗手和烘干的麻烦,既提高服务生的劳动生产率,又节约餐厅的水费和电费”
听完小张的介绍,我对埃森哲公司更敬佩了。不过,我还有一点小小的疑问:“小张啊,你们可以用绳子把自己那话儿拉出来,但是怎么能不用手把它给放回去呢?”小张又一次谨慎地环顾左右,将身子倾得更低,用更小的声音对我说:“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解决的,但我是用的那把勺子“.
微软和百万富翁
有一个没有工作的人到微软去找一份清洁工的工作。在经过面试和实做(扫扫厕所……等)以后,人事部门告诉他录取了,向他要e-mail address以寄发录取通知和其它的文件。
他说:“我没有计算机,更别提e-mail address了。“人事部门告诉他:“对微软来说,没有e-mail的人等于不存在的人,所以微软不能用。“
他很失望的离开微软,口袋里只有十美元。他只好到便利商店去买了十公斤的马铃薯,挨家挨户的转手卖出。两个钟头后他卖光了,获利了100%.
他又做了好几次生意,把本钱增加了一倍。他发现这样可以挣钱养活自己。于是,他认真地做起这种生意来,一些运气加上努力,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还买了车及增加人手。
五年内,他建立了一个很大的“挨家挨户“的贩售公司,提供人们只要在自家门口就可以买到新鲜蔬果的服务。
他考虑到为家人规划未来,于是计划买一份保险。 签约时,业务员向他要e-mail address. 他再次说出:“我没有计算机,更别提e-mail address了。“
业务员很惊讶:“您有这幺样一个大公司,却没有e-mail.想想看,如果你有计算机和e-mail可以做多少事!“
他说:“我会成为微软的清洁工。“
结论:
1、没有Internet或是e-mail你还是可以生存甚至成为百万富翁。
2、在微软工作你需要e-mail.
3、因为你收到这篇文章,所以,你成为清洁工的机会比成为百万富翁的机会大。
作者: 刺猬 时间: 2005-2-8 08:45
想不到,南安。一个我从来没水过的##被过滤##,竟然也能被我抢到沙发?[em01][em01][em01][em01]
作者: aaronchow 时间: 2005-2-8 16:02
我对咨询公司没什么好印象,有时候只是决策者为了实施自己的意图而花公司的钱向咨询公司买“充分的理由”,让那些下属或者上面的人,对着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图标,公式,看得一愣一愣。其实嘛,大部分结论,就是狗屁,一句话能说淸的,非要用一百张powerpoint图片。
当然,有些专业领域,咨询公司还是能起作用的,让他们帮我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同时借鉴她们的在各个行业的经验和人际关系网络。
既然咨询业能很好的生存,那就有其合理性,别看他们薪水高,办公体面,但是绝对不能给这个行业套光环,绝对不能以为他们吊,他们也是混口饭吃。他们的光鲜的外表,只是行头,让你相信他行,然而我始终觉得咨询业不要充高手,谁能够了解三百六十行,谁能够行行都精通?俗话说,家有两行,必有一荒。常年浸淫在一个行业的高手,常年站在产业第一线的,都未必能完全掌握这个行业的内在规律,何况那些夸夸其谈的咨询公司分析师?
我亲耳听AT科尔尼的一个同学的同学说,“在咨询业待久了就没意思了,什么行业都清楚,觉得作甚么事情都没劲了”大言不惭,他 妈 的,这是我活到现在听过的最无耻的话之一。你懂个屁啊?很多咨询业干久了的,真正有本事的,最后都出去自己创业了。创业充满了无数挑战,面对各种新情况,还要及时调整策略。这里面学问多了。绝非那种咨询师吹牛的那样简单。
有本事你不去创业啊?有本事你不去那个行业做高级职业经理人啊?做ceo总比你在咨询公司混来得好吧?
作者: edithen 时间: 2005-2-9 05:39
我不怎么了解业内情况。有个大学同学也是在科尔尼做的,不过只是PART-TIME的,所以也只是管中窥豹了。感觉上刚进去的人除了做大量的信息收集工作外,还会写一些书面报告,只是基本面分析,很模式化。所以说·什么行业都清楚·是过了,最多只是·知道点·
anyway,能进去的人还是很厉害的。即使是吹牛,也不是谁都能吹的
作者: 人鱼不游泳 时间: 2005-2-10 07:38
咨询公司现在好像是太多了一点,多得让人不得不怀疑他们的工作质量,有时候无奈之下也只能多掏腰包给大公司以求得一个相对让人踏实的结果吧。不了解这个行业也不敢乱说话,不过就凭这个行业的入门条件不那么高来看,钻空子的肯定就不少啦。能够过五关斩六将进入大公司的也算是佼佼者,无论工作如何,也是一种经验积累吧!
欢迎光临 中英网论坛 (http://bbs.uker.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