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方面的直接浪费,人们是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但由于人们不熟练、低效率或指挥不当而造成的浪费,人们既看不到,又摸不到。“所有的日常活动中不注意效率的行为都在使整个国家资源遭受巨大损失,而补救低效能的办法不在于寻求某些出众或是非凡的人,而在于科学的管理。”提出这个观念的人正是被西方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
费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他18岁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维修工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在他的管理生涯中,他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 泰勒的主要著作是《科学管理原理》(1911)和《科学管理》(1912)。在两部书中所阐述的科学管理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它适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从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经过充分组织安排的大公司的业务活动。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而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使较高工资和较低的劳动成本统一起来,从而扩大再生产的发展。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为此,泰勒提出了一些基本的管理制度。
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有效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研究工人工作时动作的合理性,去掉多余的动作,改善必要动作,并规定出完成每一个单位操作的标准时间,制定出劳动时间定额。
2.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网晋升。
选择合适的工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并培训工人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之在工作中逐步成长。
3.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使工具、机器、材料标准化,并对作业环境标准化,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
4.实行具有激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对完成和超额完成工作定额的工人以较高的工资率计件支付工资,对完不成定额的工人,则按较低的工资率支付工资。
5.管理和劳动分离。
管理者和劳动者在工作中密切合作,以保证工作按标准的设计程序进行。
上述这些措施虽然在现在已成为管理常识,但当时却是重大的变革。随后,美国企业的生产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出现了高效率、低成本、高工资、高利润的新局面。
科学管理不仅仅是将科学化、标准化引入管理,更重要的是泰勒所倡导的精神革命,这是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许多人认为雇主和雇员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而泰勒所提的科学管理却恰恰相反,它相信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对于雇主而言,追求的不仅是利润,更重要的是事业的发展。而正是这事业使雇主和雇员相联系在一起,事业的发展不仅会给雇员带来较丰厚的工资,而且更意味着充分发挥其个人潜质,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雇主和雇员双方互相协作,才会达到较高的绩效水平,这种合作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正像1912年泰勒 在美国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听证会上所作的证词中强调的,科学管理是一场重大的精神变革,每个人都要对工作、对同事建立起责任观念;每个人都要有很强的敬业心和事业心。这样雇主和雇员都把注意力从利润分配转移到增加利润数量上来。当双方友好合作,互相帮助以代替对抗和斗争时,通过双方共同的努力,就能够生产出比过去更大的利润来,从而使雇员提高工资,获得较高的满意度,使雇主的利润增加起来,使企业规模扩大。
泰勒是科学管理的先锋,其追随者和同行者也对科学管理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亨利·甘特用图表进行计划和控制的做法是当时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从一张事先准备好的图表上,管理部门可以看到计划执行的进展情况,并可以采取一切必要行动使计划能按时或在预期的许可范围内完成。甘特根据这个思想设计的甘特图现在还常用于编制进度计划。亨利·福特在泰勒的单工序动作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对如何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进行了研究。他充分考虑了大量生产的优点,规定了各个工序的标准时间定额,使整个生产过程在时间上协调起来,创建了第一条流水生产线——福特汽车流水生产线,使成本明显降低。同时,福特进行了多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包括在产品系列化,零件规格化,工厂专业化,机器、工具专业化,作业专门化等等。泰勒及其同行者与追随者的理论与实践构成了泰勒制,人们称以泰勒为代表的学派为科学管理学派。
科学管理理论对我们当代企业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与内需不旺的双重压迫之下,国内企业所感受到的竞争压力日趋增大,如何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中生存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早在几年前就提出的“两个转变”正是科学管理思想的一种体现。然而经过几年的实际运作,我国的企业经营状况非但没有根本性改观,适得其反,企业整体赢利能力反倒大幅度下滑,原因何在!如河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意识水平,如河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公平高效的管理制度,如何提高我国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是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而不应把原
作者: azhuzhu 时间: 2003-12-10 10:38










作者: ttpig 时间: 2003-12-10 14:46





作者: azhuzhu 时间: 2003-12-11 12:06
以下是引用ttpig在2003-12-10 6:46:00的发言:





也不点评一下什么的就会鼓掌~~~昏。。。


作者: azhuzhu 时间: 2003-12-12 09:47
标题: 玛丽·傅利叶(1868-1933)
怎样才是好领导
领导. 傅利叶提出了一种新的领导观。人们一般都认为领导者是支配着企业及其属员的极有进取心的人物。这种看法是肤浅的。对做领导的来说,坦率真诚远比敢想敢做更为重要。
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 一个好的领导者对影响企业的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应深有了解,对变化不定的市场需要极为敏感。他必须懂得如何来保护和加强自己在市场的地位.还须了解新技术的发展,如新的机器设备、新的加工方法和新的原材料等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他必须关心人的问题,鼓励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企业环境是非常复杂的.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变化着。所以领导者应对企业管理所包括的各种不同因素做到统筹兼顾。 激发领导者的主要职能是激发起员工的全部积极性。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能力、创造力和发展潜力。领导者要注意发挥员工之所长,使之为企业组织服务。领导者好比是一个好的教师,他为员工指路,为员工鼓劲。员工于是也会积极配合他工作。
综合平衡.一个企业组织拥有各式各样的专家,如销售专家、指挥生产的工程师、核算成本的会计,以及研究企业关系的专家等。他们的知识、专长、经验和看法各有不同。领导者的作用是博采众长,但这是不容易做到的。他必须对每一种专业知识与企业的每一项目标之间的关系有着透彻的了解。 独立判断 领导者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但专家们对问题的看法很可能不尽一致、况且他们提意见时也很可能并不以全局为出发点。所以领导者在听取各方面专家意见的同时,要独立地对各种问题作出判断。
视野.一个好的领导者应善于拓宽企业的视野,增强企业的活力。一位伟大的工程师兼政治家曾说过:“企业面临的困难不会只有-个,做领导的有责任全力以赴地解决困难,决不允许留下半点隐患。”领导者还要对员工反复强调这种精神,使之在企业组织内发扬光大。
决策.人们一般认为好的领导者善于对各种问题迅速作出决定,但这种看法是肤浅的。在有些办公室里不断有危机和紧急情况要求领导者当机立断,这已成了家常便饭;但这恰恰说明了管理不善。在一个组织良好的企业里,事无大小,事先都经过仔细的安排,紧急情况是难得出现的。好的领导者富有远见,他事先考虑各种问题,作出周密安排、并有条不紊地付诸实施。
作者: azhuzhu 时间: 2003-12-12 09:49
标题: 弗兰克.吉尔伯莱斯 (1868-1924)
最佳工作方法的探索
劳动分解.弗兰克·吉尔伯莱斯(1868-1924)和莉莲·吉尔伯莱斯(1878-1972)出于探索体力劳动的最佳工作方法而成为管理史上两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是动作研究的先驱。
流程图.吉尔伯莱斯发明了许多办法用来分解劳动,其中最简便的一种可能是流程图法。任何种类的劳动都可以用流程图分解成五个基本要素:操作、运输、检验、储存和交付。
斯莱伯尔吉. 吉尔伯莱斯把自己的名字颠倒过来写成了斯菜伯尔吉,用此作为一个术语来描述一个劳动周期内的基本动作。所谓劳动周期是指由开始、持续和终止这三个阶段所组成的一个周期。在他看来,劳动周期内的基本动作共有17个之多。他的看法虽然有钻牛角尖之嫌,但也恰恰说明了他是多么热衷于劳动过程的简化。
泰勒和吉尔伯莱斯. 泰勒关心的问题是工人在一个工作日内应该付出怎样的劳动才能挣得一个工作日的工资。吉尔伯莱斯看得更远,他关心的问题是工人在一个工作日中如何才能达到最高效率。工人所能付出的劳动是一个定量,其中有相当部分很可能给白白浪费掉了。吉尔伯朵斯要杜绝一切形式的无用功,使工人工作时达到最高效率。
吉尔伯莱斯深信、不论做什么事都只存在有种最佳方法。通过动作研究、疲劳研究、技能研究和时间研究等,我们可以确定这一最佳方法。 动作研究 动作研究是指系统分解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全部动作。动作经过分解并列成表后,我们便可以了解哪些动作是不必要的,通过去除不必要的动作,我们便可以确定最佳方法。
疲劳研究. 疲劳研究的目的是消除不必要的疲劳。应该有充分的设施供工作人员休息之用,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愿意对效率的研究予以合作。吉尔伯莱斯认为,提供这类设施是有必要的,至于工作人员对此会有什么想法可以根本不加考虑。举例说,舒适的椅子有助于减轻疲劳。打字员坐的椅子如果设计合理,打字员工作时就会较松多了,他完成的工作量自然也就增加了。 技能研究. 技能研究旨在探索人员训练的最佳方法。一般说所谓训练是指由业务水平一般的教员向培训人员传授一般性的方法也就是绝大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所采用的那种平均水准的方法。吉尔伯莱斯对此持否定的看法。他认为应该让业务水平最高的教员来传授那种唯一的最佳方法。
时间研究. 时间研究有助于解决工作量的核定问题。不可以把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混为一谈
作者: pool 时间: 2004-1-19 15:09
努力学习!!!
作者: qqmerry 时间: 2004-1-20 17:05
哇!!!!!!!!!!!!!!!!!!!!!!!!!!!!!!!!!!!
楼主学管理的吗????
坚决支持!!!!!!!!!!!!!!坚决收藏啊!!!!!!!!!!!!!!!!!
俺在准备考试,晕晕之下来碰碰运气,解闷提神之余,看能不能找到些有用的资料~~~虽然内容和我的问题不太搭调,但也是意外收获哦!!!!!
赞!!!UP~~~
作者: ttpig 时间: 2004-1-20 17:20
azhuzhu学的是金融,管理也略通三四
作者: qqmerry 时间: 2004-1-20 17:44
我明天考MANUFACTURING MANAGEMENT,全是理论。。。。。
我的FLATMATE刚才已经看得尖叫啦,吓死我。。。。。。
作者: azhuzhu 时间: 2004-1-21 07:46
以下是引用qqmerry在2004-1-20 9:05:00的发言:
哇!!!!!!!!!!!!!!!!!!!!!!!!!!!!!!!!!!!
楼主学管理的吗????
坚决支持!!!!!!!!!!!!!!坚决收藏啊!!!!!!!!!!!!!!!!!
俺在准备考试,晕晕之下来碰碰运气,解闷提神之余,看能不能找到些有用的资料~~~虽然内容和我的问题不太搭调,但也是意外收获哦!!!!!
赞!!!UP~~~
偶讚MMMMMMM的精神。。。就是在大學理學了N個版本的管理學。。嘿嘿。。好東西大家分享。又不是我原創的。。。





作者: azhuzhu 时间: 2004-1-21 07:47
以下是引用ttpig在2004-1-20 9:20:00的发言:
azhuzhu学的是金融,管理也略通三四
不通不通,偶蝦米都不精通。。。。。






作者: azhuzhu 时间: 2004-1-21 07:48
以下是引用qqmerry在2004-1-20 9:44:00的发言:
我明天考MANUFACTURING MANAGEMENT,全是理论。。。。。
我的FLATMATE刚才已经看得尖叫啦,吓死我。。。。。。
讓她來嚇我把~~我要清醒。。。。




作者: qqmerry 时间: 2004-1-21 20:24
呵呵,这些理论在国内的时候都在书本里读过~~~
就是后悔没有带点中文参考书过来啊~~~
作者: qqmerry 时间: 2004-1-21 20:25
明天考WORK ORGANISATION AND JOB DESIGN,要用到MOTIVATION的理论哦~~~哈哈~~
作者: azhuzhu 时间: 2004-1-21 21:17
加油啊。。。。揮着翅膀的女孩。。。。。。。
作者: ttpig 时间: 2004-1-22 05:12
今天刚刚考完Effective Organisation
我昨天还在看 Goal setting, Organisation Design, National culture, Measurement of effectiveness
作者: cute1978 时间: 2004-1-22 12:55
我只知道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刚考完strategic information planning,晕啊……………………
作者: qqmerry 时间: 2004-1-22 23:55
以下是引用azhuzhu在2004-1-21 13:17:00的发言:
加油啊。。。。揮着翅膀的女孩。。。。。。。
哇~~~~~~~~~猪猪好好的记性!!!!!!
考完啦考完啦!!!!!呼呼先~~~~~~
作者: moselle 时间: 2004-1-23 05:23
太精彩了。好棒哦。不过这样子看法。有点看不进去耶。怎么办?????
作者: azhuzhu 时间: 2004-1-23 05:35
以下是引用qqmerry在2004-1-22 15:55:0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azhuzhu在2004-1-21 13:17:00的发言:
加油啊。。。。揮着翅膀的女孩。。。。。。。
哇~~~~~~~~~猪猪好好的记性!!!!!!
考完啦考完啦!!!!!呼呼先~~~~~~
[/quote]
羡慕啊,俻考中~~~




作者: azhuzhu 时间: 2004-1-23 05:35
以下是引用moselle在2004-1-22 21:23:00的发言:
太精彩了。好棒哦。不过这样子看法。有点看不进去耶。怎么办?????
那就稀飯那個看那個啦。。。



作者: qqmerry 时间: 2004-1-26 08:40
以下是引用azhuzhu在2004-1-22 21:35:0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moselle在2004-1-22 21:23:00的发言:
太精彩了。好棒哦。不过这样子看法。有点看不进去耶。怎么办?????
那就稀飯那個看那個啦。。。



[/quote]
哈哈哈,真是哭笑不得。。。。考试顺利哦!!!!


作者: azhuzhu 时间: 2004-1-27 11:52
以下是引用qqmerry在2004-1-26 0:40:0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azhuzhu在2004-1-22 21:35:00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moselle在2004-1-22 21:23:00的发言:
太精彩了。好棒哦。不过这样子看法。有点看不进去耶。怎么办?????
那就稀飯那個看那個啦。。。



[/quote]
哈哈哈,真是哭笑不得。。。。考试顺利哦!!!!


[/quote]

謝謝MMMMMMMMM啦。。。
作者: thisismay 时间: 2004-2-6 15:08
我们这个学期有门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下个学期有门STRATEGIC MANAGEMENT,郁闷哦!
作者: joychester 时间: 2004-2-8 07:09
够狠,比我的笔记还多:)
有没有给学工科的我提些建议?
谢了
作者: ttpig 时间: 2004-2-8 08:47
以下是引用thisismay在2004-2-6 7:08:00的发言:
我们这个学期有门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下个学期有门STRATEGIC MANAGEMENT,郁闷哦!
strategic management 别忘了看Henry Mintzberg 的strategy sarifa等等的书
[em01][em01][em01]
作者: qqmerry 时间: 2004-2-8 18:28
以下是引用joychester在2004-2-7 23:09:00的发言:
够狠,比我的笔记还多:)
有没有给学工科的我提些建议?
谢了
呵呵,就是啊。。。。给学工科的我们提些建议啦~~~~
作者: ttpig 时间: 2004-2-9 02:14
楼上的QQ是学工科的?
我怎么没有看出来呢
你到底在nott 学什么呀,我都晕啦
作者: qqmerry 时间: 2004-2-13 17:35
以下是引用ttpig在2004-2-8 18:14:00的发言:
楼上的QQ是学工科的?
我怎么没有看出来呢
你到底在nott 学什么呀,我都晕啦
TT居然忘记了。。。俺跟你说过的。。。。
俺读的就是那个不文不理、综合得不得了的工科!!!


作者: ttpig 时间: 2004-2-13 18:05
我对那个实在是困惑呀
后来到你们网站上面看到了这个
Manu Eng & Management (MSc)
Lean, Agile, eBusiness, sustainable design and the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你们真厉害,凡是能用到制造业上的一点都不剩,有没有mass customization 呀?
作者: shmilym 时间: 2004-2-14 05:22
以下是引用ttpig在2004-2-13 10:05:00的发言:
我对那个实在是困惑呀
后来到你们网站上面看到了这个
Manu Eng & Management (MSc)
Lean, Agile, eBusiness, sustainable design and the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你们真厉害,凡是能用到制造业上的一点都不剩,有没有mass customization 呀?
哈哈,鄙人也是~

作者: aqua8327 时间: 2004-3-31 02:46
这些理论的东西都学过了,可是没有结合实际的应用,总是参不透其中的精要啊~
作者: ttpig 时间: 2004-3-31 02:58
学过的人很多,但是学到什么水平只有自己知道。
其实中国的管理实践水平很低,所以管理研究水平不会高。
虽然英国的管理研究水平主要受美国影响,但至少比我们高。
但我不赞成盲目地学商科,尤其是转专业。
作者: 卷卷虾 时间: 2004-4-2 00:08
以下是引用ttpig在2004-3-30 18:58:00的发言:
学过的人很多,但是学到什么水平只有自己知道。
其实中国的管理实践水平很低,所以管理研究水平不会高。
虽然英国的管理研究水平主要受美国影响,但至少比我们高。
但我不赞成盲目地学商科,尤其是转专业。
所以国内的很多管理类教育都是照搬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
有些东西根本就不适合具体国情
而且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很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在实际中无法应用
学管理还是挺郁闷滴说~
希望这种情况能在不久的未来得到改善
作者: ttpig 时间: 2004-4-3 08:23
所以说,别学商科,别学管理。。。
作者: 卷卷虾 时间: 2004-4-8 02:56
可惜偶已经上了贼船了~~
[em58][em58][em58][em58][em58][em58]
作者: 6Anson9 时间: 2004-4-30 06:27
可是现在在英国读书的中国人10个有8个学商科的(个人认为,不完全统计),我们也学商应该说是太随波逐流了点,但我认为将来的发展还是有种种可能,并不绝对,所以对于对自己有信心的人(也是要有一定能力的人),在下还是认同学商的.
欢迎光临 中英网论坛 (http://bbs.uker.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1 |